三、
主持人:古語說“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一個人的道德品質需要長期教育和灌輸,整個社會的道德風氣也需要精心培育和引導。那麼範部長,我們如何在實際工作提升道德水平呢?
範 鵬:
主持人:說到最近的一個熱詞,我們不能不提“最美”。“最美司機”吳斌、“最美媽媽”吳菊萍、“最美警衛戰士”高鐵成,等等等等。這些最美人物的出現,讓我們看到了社會光明的一麵、積極向上的一麵。我們可以理直氣壯地說,中國人的道德高地沒有丟失!黑龍江有“最美教師”張麗莉,我們甘肅的閆桂珍老師也是這些美麗麵孔中的典型代表。閆桂珍老師常說,索取不是愛,奉獻才是愛。我們也知道,像這樣的事例,全省還有很多。現場請問一下周部長,我們如何發揮這些榜樣的示範作用,來引領整個社會的道德建設?
周奉真:佳木斯女教師張麗莉,在車禍發生的瞬間,舍身保護學生的事跡,感動了全國億萬民眾,他的病情也牽動著全國億萬民眾的心。從張麗莉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人性的光輝,也看到了人間的大愛。她的事跡,是對社會道德麻木者,或道德悲觀者的一種深度喚醒。我們應該看到,人之初,性本善。應該相信人都有天良,都有側隱之心、榮辱之心、是非之心,這是人性的本能。隻是在紛繁複雜、忙忙碌碌的社會生活中,許多人會在快節奏的、機械的、瑣細的日常生活的重複中,麻木了心靈,模糊了是非,迷失了價值取向。這種情況下,不能說人心不古。作為社會的管理者,就有責任選樹道德典型,對全社會的民眾進行喚醒、引導、教育。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近幾年來,從中央到省、市、縣,層層都選樹不同層麵的先進典型,如全國道德模範、隴人驕子等,通過對他們先進事跡的宣傳,巡回報告,都起到了“點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的作用,對甘肅的道德建設發揮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在目前道德模範選樹的基礎上,我們還要充分考慮社會各方麵道德建設的需求,增強道德標杆選樹的針對性。要立足於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麵、各個領域,大力選樹政治精英、經濟精英、文化精英等各類賢德良才。因為精英人才經常活躍在公眾的視野中,也掌握著更多的社會資源、信息,他們對社會道德進步的引領作用更大。中國古代統治者,在治國上推行一項策略,就是“以吏為師”,意思就是為官者不僅要領導、組織、管理百姓,還要為人師表,以自己的行為感化、教化百姓。這種思想和策略,在今天依然是適用的。我們常說,黨風連著社會風氣,上梁不正下梁歪,就是這個道理。因此,我們要注重在各級黨政機關中選樹在職的、品質高尚的領導幹部引領道德建設。領導幹部去世或退休後,宣傳其高尚品德,當然有教育作用。但在大眾視野中,其作用遠比不上在位在職者。清朝同治光緒年間的中興名臣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等人,不僅是治國的能臣,也是道德的楷模。曾國藩誠實不欺的理學修養,左宗棠的廉潔奉公,胡林翼的鞠躬盡瘁,一再為朝廷褒獎,他們的道德文章在當時已是士林和社會的榜樣,為晚清的中興發揮了巨大作用。我們借古鑒今,在黨員幹部、領導幹部,尤其是居高位的領導幹部中選樹道德典型,就是要為各級黨員幹部樹立學習的榜樣,通過領導幹部的影響,引領和帶動社會道德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