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 北 朝

·本籍人士·

索 敞

北涼、北魏時敦煌人。字巨振。自幼篤誌好學,通覽經籍,以儒學見拔。北涼時任劉昞助教,專心經籍,盡能傳昞之業。北魏太延五年(439),魏滅北涼,徙敞至平城,以儒學為中書博士。大族貴遊之子,皆受業於敞,多所成益,前後顯達位至尚書、牧、守者數十人。因喪服散在眾篇,敞遂撰成《喪服要記》。後出補扶風太守。在位清貧,未幾,卒官。時舊同學生等為請諡,詔贈平南將軍、涼州刺史,諡曰獻。子,僧養,中書議郎、京兆太守。初,敞在涼州,與鄉人陰世隆文才相友。世隆至京師,被罪,徙和龍,屆上穀,困不前達,土人徐能抑掠為奴。五年,敞因行至上穀,遇見世隆,語其由狀,對泣而別。敞為訴理,得免。世隆子孟貴,性至孝,每向田芸耨,早朝拜父,來亦如之,鄉人欽焉。

(《十六國春秋》卷九七《北涼錄》四 《北史》卷三四《索敞傳》)

北涼及北魏時敦煌人。善天文術算,馳名當世。沮渠蒙遜時,任太史令。實觀河西星象,撰《七曜曆數算經》。北魏世祖滅北涼,得之,謂為密,以代時《景初曆》。並著成《河西甲寅元曆》、《陰陽曆術》、《算經》各一卷。英人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有載。

(《十六國春秋》卷九七《北涼錄》四)

範 紹

字始孫,北魏敦煌龍勒人。紹少而聰敏。年十二,父命就學,師事崔光。以父憂廢業,母又誡之曰:“汝父卒日,令汝遠就崔生,希有成立。今已過期,宜遵成命。”紹還赴學。太和初,充太學生,轉算生,頗涉經史。十六年(492),孝文帝選為門下通事令史,遷錄事。令掌奏文案,帝善之。又為侍中李衝、黃門崔光所知,出內文奏,多以委之。帝曾謂近臣:“崔光從容,範紹之力。”稍遷強弩將軍、積弩將軍、公車令,加給事中,遷羽林監。揚州刺史、任城王澄請征鍾離,敕紹詣壽春,共量進止。澄曰:“須兵十萬,往還百日,渦陽、鍾離、廣陵、廬江,欲數道俱進,但糧仗軍資,須朝廷速遣。”紹曰:“計十萬之眾,往還百日,須糧百日。頃秋以向末,方欲徵召,兵仗可集,恐糧難至。有兵無糧,何以克敵?願王善思,為社稷深慮。”澄沉思良久曰:“實如卿言。”使還,具以狀聞。後澄遂征鍾離,無功而返。尋除長兼奉車都尉,轉右都水使者,錄事如故。丁母憂去職。值義陽初複,起紹除寧遠將軍、郢州龍驤府長史,帶義陽太守。其年冬,使還都,值朝廷有南討之計,發河北數州田兵二萬五千人,通緣淮戍兵合五萬餘人,廣開屯田。八座奏紹為西道六州營田大使,加步兵校尉。紹勤於勸課,頻歲大獲。又詔紹詣鍾離,與都督、中山王英論攻鍾離形勢,英固言必克。紹觀其城隍防守,恐不可陷,勸令班師,英不從。紹還,具以狀聞。俄而英敗。詔以徐豫二境,民稀土曠,令紹量度處所,更立一州。紹以譙城形要之所,置州為便,遂立南兗。入為主衣都統,加中堅將軍,轉前軍將軍。追賞營田之勤,拜遊擊將軍。遷龍驤將軍、太府少卿,都統如故。轉長兼太府卿。紹量功節用,甄煩就簡,凡有賜給,千匹以上,皆別覆奏,然後出之。靈太後嘉其用心,敕紹每月入見,諸有益國利民之事,皆令麵陳。累遷至安北將軍、並州刺史。清慎守法,頗得民和。值山胡來寇,不能擊,以此損其聲望。複入為太府卿。莊帝初,遇害河陰。

(《魏書》卷七九《範紹傳》)

宋 雲

北魏敦煌人。少慕佛法,明帝神龜元年(518),胡太後遣使如西域求佛書,與沙門慧生、法力、王子伏、子統等西行四千裏,至赤嶺,乃出魏境。又西行,再期,至乾陀羅國,得佛書百七十部,皆大乘妙曲,至正光三年(522)二月,始還。著《使西域記》,行於世。楊衒之《洛陽伽藍記》存有其事。

(《資治通鑒》卷一四八、一四九)

宋 顯

字仲華,北魏時敦煌效穀人。性果敢,有幹用。初仕爾朱榮為軍主,擢為長流參軍。永安中,除前軍,襄垣太守,轉榮府記室參軍。從平元顥,加平東將軍。榮死,世隆等向洛,複以顯為襄垣太守。普泰初,遷使持節、征北將軍、晉州刺史。後歸孝文帝,為行台右丞。樊子鵠據兗州反,前西袞州刺史乙瑗、譙郡太守辛景威屯據五梁,以應子鵠。孝文帝以顯行西兗州事,率眾討破之,斬瑗,景威遁走。拜西兗刺史。時梁州刺史鹿永吉據州外叛,西魏遣博陵王元約、趙郡王元景神率眾迎接。顯勒當州士馬邀破之,斬約等,仍與左衛將軍斛律平共會大梁。拜儀同三司。顯勇決有氣幹,在州多所受納,檢禦左右,鹹能得其心力。及河陰之戰,深入赴敵,遂歿於行陣。贈司空公。

(《北齊書》卷二Ο 《續敦煌實錄》)

宋 繪

北朝敦煌人,顯從弟。少勤學,多所博覽,好撰述。魏時,張緬《晉書》未入國,繪依裴鬆之注《國誌》體,注王隱《晉書》及何法盛《晉中興書》。又撰《中朝多士傳》十卷,《姓係譜錄》五十篇。以諸家年曆不同,多有紕繆,乃刊正異同,撰《年譜錄》,未成。河清五年並遭水漂失。繪雖博聞強記,而天性恍惚,晚又遇風疾,言論遲緩。乃失所撰之書,乃撫膺慟哭曰:“可謂天喪予也!”天統中卒。

(《北齊書》卷二О 《續敦煌實錄》)

宋遊道

北朝時敦煌人。宋繇玄孫。弱冠隨父任,父亡,吏人贈遺,一無所受。事母以孝聞。孝莊即位,除左兵中軍。後入北齊,為尚書左丞。遊道剛直,疾惡如仇,見人犯罪,皆欲致之極法。彈糾見事,又好察陰私,問獄察情,捶撻嚴酷。天保之年,遊道兼太尉卿,於少府覆檢主司盜截,得钜萬計。奸吏反誣奏之,下獄。尋得出,不歸家,徑之府理事。卒,遺令薄葬,不立碑表,不求贈諡。贈瓜州刺史。武平中,以子士素久典機密,重贈儀同三司,諡曰貞惠。

(《北史》卷三四 《北齊書》卷四七)

令狐崇哲

北魏敦煌人。敦煌鎮經坊典經師和寫經師。敦煌遺書存其署名典經五部,寫經三部,凡八部。

年代 典寫經名 部數 卷號 備注

永平四年(511)

七月十五日

延昌元年(512)

八月五日 典《誠實論卷第十四》 2. S.1474

S.1547

延昌二年(513)

六月日 典《大樓炭經卷第七》 1 S.341

延昌二年(513)

七月十九日 典《華嚴經卷第十六》 1 S.2067

延昌三年(514)

四月十二日 典《大方等陀羅尼經卷第一》 1 S.6727

延昌二年(513)

癸巳六月廿三日 典《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卅五》 1 P.2110

延昌二年(513)

七月十五日 寫《華嚴經卷第四十九》 1 S.9141

延昌三年(514)

六月十四日 寫《誠實論卷第八》 1 P.2179. 寫於法海寺

(《敦煌學大辭典》)

張 穆

敦煌人。博通經史,才藻清贍。沮渠蒙遜克姑臧,擢拜中書侍郎,委以機密之任。蒙遜西至苕,遣前將軍沮渠成都將騎五千襲卑和虜,蒙遜率中軍三萬繼之,卑和虜率從迎降。遂循海而西,至鹽池,祀西王母寺。寺中有《玄石神圖》,命其中書侍郎張穆賦焉,銘之於寺前,遂如金山而返。

(《續敦煌實錄》)

令狐虯

北朝(西魏)時敦煌人。世為西土冠冕。虯早以名德著聞。仕曆瓜州司馬、敦煌郡守、郢州刺史,封長城縣子。魏大統末,卒於家。周文帝傷悼之,遣使者監護喪事,又敕鄉人為營墳壟,贈龍驤將軍、瓜州刺史。子,整。

(《周書》卷三六《令狐整傳》)

令狐整(511—572)

北朝敦煌人。本名延,字延保。曾祖嗣,祖紹安,並官至郡守。父虯,早以名德著聞,曆瓜州司馬、敦煌郡守。整少年有膽識,善騎射。東陽王元榮任瓜州刺史時,征為主簿,加蕩寇將軍。孝武帝西遷後,河右擾亂,因遣整理防務,州境獲寧。及鄧季彥竊瓜州,拒不受代,整與開府張穆、使者申徽密議,於驛館執季彥送京師。魏太祖嘉其忠節,表為都督。又計殺叛據瓜州張保,被州人推為刺史,不受。詔征赴朝,援壽昌郡守,封襄武縣男,食邑二百戶,立瓜州義首。北周時,累遷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加侍中,賜姓宇文氏。天和六年(571)進位大將軍,增通前二千一百戶。建德二年(573)卒,時年六十一,諡曰襄。子熙。

(《周書》卷三六《令狐整傳》 《敦煌學大辭典》)

令狐休

休,整弟,幼聰敏,有文武材。起家太學生。後與整同起兵逐張保,授都督。累遷大都督、安樂郡守。入為中外府樂曹參軍。時諸功臣多為本州刺史,晉公護謂整曰:“以公勳望,應得本州,但朝廷藉公委任,無容遠出。然公門之內,須有衣錦之榮。”乃以休為敦煌郡守。在郡十餘年,甚有政績。進位儀同三司,遷合州刺史。尋卒官。

(《周書》卷三六《令狐整傳》)

張 保

西魏瓜州人。大統十二年(546),殺刺史成慶,與涼州刺史宇文仲和圖謀割據河西。晉昌人呂興也殺郡守郭肆,舉郡響應,西魏瓜州都督令狐整表麵親附張保,實欲暗圖之。保不知,命整統精兵援涼州。大軍行至玉門郡,整召集豪傑,揭露張保叛亂,率大軍回師襲保,保眾叛親離,逃奔吐穀渾,叛亂平息。

(《周書》卷三六《令狐整傳》 《敦煌學大辭典》)

釋道法

俗姓曹,魏晉南朝劉宋時敦煌人,生年不詳。西晉前,佛門弟子多隨師姓。東晉時,釋道安認為佛以佛主釋迦為尊,佛門弟子應隨佛主姓氏。故佛門弟子改姓釋氏遂成傳統。道法棄家入道,專精禪業,亦學習神咒。後遊成都,王休之、費鏗之,請為行樂、香積二寺主。訓眾有法,常行分衛,不受別請及僧食。乞食所得,常減其分以施蟲鳥。每夕輒脫衣露坐,以飴蚊虻,如此者累年。後入定,見彌勒放齋中光,照三途果報。於是深加篤勵,常坐不臥。元徽二年(474)於禪定中滅度。平坐繩床,貌如恒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