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現代2

鄂登堡(1863—1934)

又譯鄂登堡。俄國人。生於後貝加爾州。1885年彼得堡大學東方語言係梵文波斯文專業畢業,獲得副博士學位,留校任教。1894年通過博士論文答辯。1900年為俄國科學院研究員。1903年被選為科學院通訊院士。1908年被選為院士。1903年創建俄國中亞研究委員會,以後又組織幾次中亞考察隊。1909年至1910年組織第一次俄國東突厥斯坦考察隊,自任隊長,考察發掘吐魯番等地。1914年至1915年組織第二次俄國東突厥斯坦考察隊,仍任隊長,考察敦煌等地。二次考察均收集到大批寫本和文物資料。1916年至1930年為亞洲博物館館長。1930年至1934年任蘇聯科學院東方學研究所所長。從1897年至1934年還主編《佛教文庫》。一生發表研究論文五百五十種左右,大部分屬於印度學和科學發展史。關於兩次東突厥斯坦考察的文章有《千佛洞》、《杜丁收集的古物研究》等。有關兩次東突厥斯坦考察的日記、石窟敘錄、照片、平麵圖、正麵圖、臨摹、白描圖等資料,迄今隻發表一小部分。

(《敦煌學大辭典》)

斯坦因(1862—1943)

馬克·奧裏爾·斯坦因,英國人。原籍匈牙利。1862年11月26日出生於匈牙利。早年在維也納、萊比錫、斯賓根等大學學習,獲得哲學博士學位。後遊學牛津大學、倫敦大學和劍橋大學,主攻東方語言學和考古學。1886年至英屬印度,任拉合爾東方學院校長、加爾各答、穆斯林學校校長等職。1904年正式加入英國國籍。在英國和印度政府的支持下,先後進行三次中亞探險。第一次中亞探險(1900—1901年)主要發掘和田地區和尼雅的古代遺址,其旅行記為《沙埋和田廢址記》,正式考古報告是《古代和田》。第二次探險(1906—1908年)除重訪和田和尼雅遺址外,還發掘古樓蘭遺址,並深入河西走廊,在敦煌北長城沿線盜掘多處遺址,獲得不少文物,又走訪莫高窟,拍攝洞窟壁畫,並利用王道士的無知,騙取藏經洞出土敦煌寫本二十四箱、絹畫和絲織品等五箱。其旅行記為《沙漠契丹廢址記》(1912年),其中有敦煌活動經過的詳細記錄;其正式考古報告為《西域考古記》(1921年),全五卷。第三次探險(1913—1915年)又重訪和田、尼雅、樓蘭等遺址,並再次到敦煌,從王道士手中騙取五百七十餘件敦煌寫本,還發掘黑城子和吐魯番等地遺址,其正式考古報告為《亞洲腹地考古記》(1928年),全四卷。還著有《在中亞的古道上》(1933年),對三次探險做了簡要的記述。1930年,擬進行第四次中亞探險,被南京政府拒絕,其所獲少量文物,下落不明。三次中亞探險所獲敦煌等地出土文物和文獻,主要入藏倫敦的英國博物館、英國圖書館和印度事務部圖書館,以及印度德裏中亞古物博物館(今在新德裏的印度國立博物館)。藏品由各科專家編目、研究,發表大量的研究成果。斯坦因本人除上述考古報告和旅行記外,還編著有《千佛洞:中國西部邊境敦煌石窟寺所獲之古代佛教繪畫》(1921年)一書。1943年10月24日,去阿富汗實地考古時突患中風,兩天後逝世於美國駐喀布爾公使館。

(《敦煌學大辭典》)

伯希和(1878—1945)

保羅·伯希和,法國人。1878年5月28日出生於巴黎一個商人家庭。早年在法國政治科學學院、東方語言學院等處學習,後往越南河內,學習並供職於印度支那考古學調查會,即法國遠東學院,曾數次奉命往中國,為該學院購買中國古籍。1904年回法國。翌年,由“中亞與遠東曆史、考古、語言及人種學考察國際協會”法國分會會長塞納委任為法國中亞探險隊隊長,與測量師瓦揚和攝影師努瓦特一起,於1906年至1908年間進入新疆絲綢之路北道,發掘巴楚、庫車等地的佛教遺址,並深入敦煌莫高窟,對全部洞窟編號,並抄錄題記、攝製大量壁畫照片。因伯希和通曉漢語,並熟悉中國古典文獻,在取得王道士的同意後,用三周時間將藏經洞中的遺物翻閱一遍,重點選取佛教大藏經未收的文獻、帶有題記的文獻和非漢語文獻6000多件,騙取大量的藏經洞文獻中的精品和為斯坦因所遺的絹畫、絲織品。這些收集品運到巴黎,寫本部分入藏法國國立圖書館東方寫本部,絹畫、絲織品等入藏集美博物館。探險結束後,伯希和經中國內地回河內。1909年,為采購漢籍,攜帶部分敦煌寫本精品,經南京、天津到北京,出示給在京的中國學者羅振玉、蔣斧、王仁俊、董康等人和日本文求堂書店主人田中慶太郎。伯希和在敦煌時,將重要的發現用書信的形式報告給塞納,後編為《甘肅發現中世紀的文庫》一文,發表在《法國遠東學院院刊》第8卷3、4期(1908年),陸翔的漢譯文題《敦煌石室訪書記》(載《國立北平圖書館館刊》第9卷5期,1935年)。伯希和回法國後,曾編製所獲部分敦煌漢文寫本的目錄,將所攝敦煌壁畫照片,編為《敦煌石窟圖錄》全六冊(1920—1924年);並和高梯奧合作,刊布粟特文《佛說善惡因果經》(1920—1928年);與羽田亨合作,刊布漢文《敦煌遺書》(1926年)。並且在其所主編的《通報》雜誌等書刊中發表大量的研究論文。此外,各科專家研究他帶回來的敦煌文獻的成果,形成《伯希和中亞探險隊叢刊》。伯希和去世後,法國學者編輯《國立圖書館藏伯希和探險隊所獲文獻資料叢刊》和《伯希和探險隊考古資料叢刊》,整理伯希和帶回的敦煌和中亞資料,其中包括《伯希和敦煌石窟筆記》。伯希和的遺稿,由其弟子編輯為《伯希和遺稿從刊》,已出版的有《元朝秘史》、《金帳汗國曆史注記》、《馬可波羅遊記詮釋》全三卷(1959—1973年)、《卡爾木克史批注》、《西藏古代史》(1961年)、《中亞及遠東基督教徒研究》等。但仍有許多遺稿未發表,其目錄日本《史學雜誌》第89編10號(1980年)有存。

(《敦煌學大辭典》)

華爾納(1881—1955)

美國人。早年畢業於哈佛大學,曾任該校福格藝術博物館東方部主任。1924年初首次到敦煌,為大量剝取壁畫作準備工作。在十天裏,他用塗有粘著劑的膠布片敷於壁畫表層,剝離莫高窟第335、321、329、323、320等窟唐代壁畫精品十餘幅,連同第328窟彩塑供養菩薩像等,掠至美國,入藏福格藝術博物館(今轉藏賽克勒博物館)。另外,還購得敦煌寫本《妙法蓮華經》殘卷。其旅行記錄為《在中國漫長的古道上》。由於技術上的失敗,華勻納的作法實是對敦煌壁畫的人為破壞,使完整的畫麵支離破碎,而且帶回的殘片,又有儀式。1925年2月,他又組織一個七人的考察隊,並邀北京大學陳萬裏同行做釋讀漢文碑銘工作。因當地民眾的反對和官府的阻止,他想再次大批剝取莫高窟壁畫的陰謀沒有得逞,隻購得一件敦煌寫本《大般若經》,後轉到安西榆林窟考察。並於1938年發表專著《萬佛峽一所九世紀石窟佛教壁畫研究》。陳萬裏《西行日記》記載這次考察從北京到敦煌的工作情況。

(《敦煌學大辭典》)

於右任(1879—1964)

陝西三原人。原名伯循,字右任,別署劉學裕,筆名神州舊主、騷心、大風、太平老人等。光緒二十九年(1903)舉人。光緒三十二年赴日本,加入中國同盟會。翌年任《神州日報》社長。1912年1月南京臨時政府成立,任交通部次長,代理部務。1918年返陝西,任靖國軍總司令。1922年10月任上海大學校長。1924年4月當選為中國國民黨第一屆中央執行委員。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任國民政府委員,陝西省政府主席。1928年2月任審計院院長。1931年起任監察院院長。1949年去台灣。擅書法。1941年10月赴西北考察,參觀千佛洞,返重慶後,撰《建議設立敦煌藝術學院》一文,在《文史雜誌》上發表,並多次向當局呼籲。著有《右任文存》、《右任詩存》、《牧羊兒自述》等。

1941年10月,時任國民政府監察院院長的於右任先生由重慶到西北考察。10月4日抵達敦煌。第二日,適值中秋節,縣長章朗軒率地方人士任子宜、竇景椿陪同前往莫高窟。他極為珍視洞窟壁畫藝術,認為:“莫高窟是中國的驕傲,更是甘肅的驕傲。”

在敦煌,於先生除關注莫高窟藝術外,縣城附近其它文化古跡遺存也引起了他的關注。月牙泉、西雲觀、岷州廟都有他的足跡。尤其岷州廟所存《六朝石經幢》,因他的鑒定才引起地方和有關部門的重視,後被收藏在敦煌研究院。

參觀訪問之餘,於先生應當地各界人士的請求,揮毫留念。於先生還盛讚當地瓜果和風味小吃:“瓜美梨香十月天,勝遊能複續今年。”;“敦煌烤羊肉是獨具特色的西北風味。”於先生寫下《敦煌紀事詩》九首(藝文誌有錄),充分表達了他希望敦煌藝術能盡快得到保護與研究的心情。其一為:“仆仆髯翁說此行,西陲重鎮一名城。更為千年文物計,草聖家山石窟經。”

曆時五天的敦煌之行結束後,於先生又在河西走廊進行考察,1941年12月11日,完成了對西北的考察,14日返抵重慶。回渝後即將建議書一件送達國民政府,要求設立“敦煌藝術學院”。現將其建議書錄存如下:

“為提議設立敦煌藝術學院,以期保存東方各民族文化而資發揚事。右任前次視察西北,因往敦煌縣參觀莫高窟之千佛洞,洞距敦煌四十裏,依崖築鑿,綿亙裏許。誌稱有千餘洞,除傾地沙埋者外,尚有五百餘。有壁畫者計三百八十,其中壁畫完整者二百餘,包括南北朝、唐、宋、元各時代之繪畫泥塑,胥為佛經故事。其設計之謹嚴,線條之柔美,花邊之富麗,絕非尋常匠畫,大半出自名手。今觀其作風,六朝以上無考,自唐以下率類閻立本派。唐塑分西塑、中國塑兩種,底紋神態,大者五六丈,小者盡餘,無不奕奕如生。就所見之文字,有梵文,西夏文等五、六種之多。而各時代供養人之衣冠飾物用具,亦可考見當時風候習尚。洞外殘餘走廊,猶是宋時建築。惜在過去未加注存,經斯坦因、伯希和誘取洞中藏經及寫本書籍,又用藥布拓去佛麵,將及千數。複經白俄摧殘,王道士塗改,實為可惜。沙埋之洞不知更存何物。且聞敦煌西部尚有西千佛洞,數僅二十餘,壁畫尚存。而安西萬佛峽之榆林窟,洞畫完好者凡四十六,曾經親自察看,壁畫之精美皆可與千佛洞莫高窟匹敵。似此東方民族之文藝淵海,若再不積極設法保護,世稱敦煌文物,恐遂湮銷。非特為考古家所歎息,實是民族最大之損失。因此提議設立敦煌藝術學院,招容大學藝術學生,就地研習,寓保管於研究之中,費用不多,成功將大。擬請交教育部負責籌劃辦理。是否可行,理合具文,提請公決。”

(《敦煌學大辭典》)

陳萬裏(1892—1968)

江蘇吳縣人,曾在北京大學、廈門大學、故宮博物院任職。陶瓷學家、早期攝影藝術家之一。1926年2月16日離開北平,與美國考古隊往西北進行實地調查。5月20日到達敦煌。因華爾納之故,僅在千佛洞考查3日合計15小時。他在莫高窟拍攝照片17幀。6月7日,從西北返程東歸,7月31日到達北平。隨後,在北平舉辦“西行考察收獲展覽”。一年後,其《西行日記》作為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實地調查報告出版,同時,發表《敦煌千佛洞三日間所得之印象》和《萬裏校碑記》。在《西行日記·自序》中稱莫高窟為“國內無第二處足以相抗的偉大古跡。”極為敏銳、深刻地提出對莫高窟的研究和保護。陳萬裏是第一個到達敦煌的中國學者。

向 達(1900—1966)

湖南漵浦人。字覺明,筆名方回、佛陀耶舍。土家族。我國著名的考古學家、曆史學家、敦煌學專家。一生致力於中西交通史及敦煌學等研究工作。1919年考入南京高等師範學校。1924年任商務印書館編譯員。1930年任北平圖書館編纂委員會委員。1933年兼北京大學講師。1935年秋到牛津大學鮑德裏圖書館工作。翌年秋轉倫敦,在英國博物館東方部檢索敦煌寫卷和漢文典籍,閱讀五百餘卷漢文和回鶻文寫卷,並做詳細記錄,有的拍成照片。1937年赴德國訪問柏林科學院及各地博物館,考察劫自中國西北地區的壁畫、寫卷;同年末赴巴黎,研究法國國立圖書館藏敦煌遺書。1938年攜數百萬字手抄資料返國,先後任浙江大學、西南聯合大學教授並兼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導師。1942年9月至次年7月及1944年,兩次考察河西走廊古跡文物。第一次住莫高窟九個月,考察陽關、玉門關、千佛洞、榆林窟、萬佛峽等遺址,對莫高窟、榆林窟部分洞窟做考古學記錄。其間,訪查散在敦煌當地的藏經洞寫卷,將具有重要價值者,如任子宜藏《六祖壇經》、神會《壇語》及《壽昌縣地鏡》、《唐代地誌》等錄存,輯成《敦煌餘錄》二冊。1943年於重慶《大公報》發表《論敦煌千佛洞的管理研究及其他連帶的幾個問題》,建議將莫高窟收歸國有並設立管理、研究機構。抗戰勝利後,任北京大學曆史係教授兼掌北大圖書館。建國後,任北京大學曆史係教授、圖書館館長,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曆史研究所第二副所長等。1951年赴新疆天山南北考察東西交通遺址及石窟寺。譯有《斯坦因西域考古記》、勒柯克《高昌考古記》(未刊);撰有《記倫敦所藏的敦煌俗文學》、《倫敦所藏敦煌卷子經眼目錄》、《唐代俗講考》、《莫高、榆林二窟雜考》、《羅叔言〈補唐書張議潮傳〉補正》等;著有《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敦煌》(與常書鴻等合著);編有《敦煌變文集》(與王重民等合編)、《大唐西域記古本三種》等。還著有《中西交通史》、《明清之際中國美術所受西方之影響》、《鄭和航海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