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真相(2 / 3)

事不宜遲,陸寄點了兵就走,顧謙隻來得及跟他說一聲一路小心,陸千戶就已經帶著人跑遠了。

“大人,咱們接下來該做什麼?”顧小九看著疾馳而去的王府衛隊,小聲地問道。

“咱們啊,”顧謙將手揣進袖子裏,淡定道,“自然是等消息了。”

代王已經派人去捉拿朱充耀了,如果代王想證明自己的清白,那他肯定會不遺餘力地將朱充耀找出來,並交給大同方麵。

而陸寄派出去追蹤另一位賊人的校尉,也將在傍晚時分趕回,所以顧謙現在能做的,也隻有等待。

兩個人等啊等,一直等到傍晚,才看到王府的校尉們腳步匆匆地跑了回來,看著校尉們一無所獲的樣子,顧謙的心提了起來,太原可是代王的地盤,如果連他也抓不到朱充耀,那麼朱充耀會去了哪裏?

難道是跑了嗎?

他正在思忖,卻聽到王府的長史過來傳話,說是校尉們在太原城搜了一圈也沒有找到朱充耀,恐怕是已經畏罪潛逃了,而城門官的話也印證了這一點,說是一大早就看到朱將軍出城去了。

“跑了?”顧謙皺起了眉頭,他們剛剛過來抓人,朱充耀就跑了?這會不會太巧合了?

“大人,你說是不是那位……”顧小九指了指主院的方向,小聲道,“是不是那位把人放跑了?”

顧謙也有這種顧慮,畢竟他們都姓朱,而且都是代王一支的。

主仆倆正要想辦法證實這個猜測,匆匆趕回來的另一個追蹤的校尉卻打消了他的念頭,因為這個校尉帶回來一個更加勁爆的消息。

“你說什麼?”顧謙聽著校尉的彙報,眼睛都快要瞪出來了,“你說朱充耀彙合了之前逃跑的那個賊人,一路往川北方向去了?”

川北?顧謙扶額,朱充耀出事之後不往北跑,反而一路向南,這可是何道理?難道川省還有人與他有勾連不成?

事情越來越複雜,顧謙也覺得腦子不夠用了,不過現在可不是躲懶的時候,他必須得把事情的脈絡捋順了,不能讓對方牽著鼻子走。

“你說朱充耀往川北去了?”代王接到這個消息,也很震驚,難怪他的人抓不到朱充耀呢,原來這廝早就跑了,“可是他到川北去幹什麼?”

這個也是顧謙想知道的,現在卻沒有頭緒,顧謙正在暗自思忖,代王卻大叫一聲,“壞了。”

“王爺何出此言?”顧謙問道。

“川王府!朱充耀一定是跟川王府勾結上了!”

看著代王激動的麵容,顧謙忍不住出聲提醒道,“王爺,即便有這個可能,咱們也要找出證據來。”

上下嘴皮一碰誰都會說,但是沒有證據說破大天去也沒用。代王顯然也知道這個道理,他坐回主位,不悅道,“朱充耀為什麼去川北?除了找川王庇護他還能做什麼,你可別忘了川省出什麼,如果他們和韃靼勾結上了,大景朝可是會有□□煩的!”

顧謙聽了這話,才知道朱充韑不是說著玩的,川省盛產鐵器和鹽,偏偏這兩樣東西既受管製,來錢又快,如果川王府真的有反意,那對景朝來說,可絕不是一件好事。想到這裏,他坐不住了,這個情況必須盡快落實,早一天找到證據就早一天把這些賣國賊繩之以法。

事情越鬧越大,代王也坐不住了,命人去抄了朱充耀的家,企圖找到一些朱充耀通敵的線索。

代王忙著洗清自己的嫌疑,查起案來自然很賣力氣,顧謙也沒閑著,他把各條線索彙總到一起,製了一張圖表,按著上麵的人員關係,一個一個排查。

功夫不負有心人,就在顧謙順著關係圖查找線索的時候,陸寄有消息傳了過來,他在查抄襄垣王府時發現了朱充輝和川王、韃靼部落來往的書信,這些書信中有一份是景朝文字,但是與他們在賊人身上發現的韃靼語的字條是一樣的意思。

有了確鑿的證據,顧謙和代王齊齊鬆了口氣,捉拿皇親國戚,這件事本身就擔著風險的。好在他們的推測沒有錯,朱充耀、襄垣王府和川王果然勾結到了一起,從信上的內容分析,他們應該是想借著草場被燒,邊關將士補給不足的時候,裏應外合放韃靼人入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