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2章:五大絕地(1 / 2)

張立接過高覺遞過來的雜誌,高覺剛剛讀的入神的那篇文章,張立認真的讀了起來,這篇文章的標題十分嚇人--《鄴城五大絕地,流傳在都市的恐怖傳說》,文章並不長,幾張配圖卻十分嚇人,透著滿滿的地攤文學的味道。

張立在讀書的時候也寫過此類的文章,用來賺取外快,他十分了解此類恐怖文章的寫法,開頭要先聲奪人,用一個大大的標題唬住人,張立看了這篇文章的標題《鄴城五大絕地,流傳在都市的恐怖傳說》,五大絕地這四個字,聽起來好像是旅遊景點介紹,但“絕地”兩個字用上了扭曲的紅色字體,確實透出一股絕地的凶煞之氣來。

張立覺得這本雜誌辦得不錯,這篇文章總結了鄴城都市白領間流傳的幾大傳說之地,將這些地方做了一個總結排行,文章用倒序列舉了所謂鄴城五大絕地,排行第五名的是鄴城著名景點燕子磯。

燕子磯是鄴城臨江的一片突出江麵的山石,因為形似燕子展翅欲飛,顧得此名。燕子磯是古代鄴城重要的渡口,在鄴城長江大橋修建之前,也是往來長江兩岸的重要通道。

原本是一處風景優美,人文薈萃的曆史知名景點,但在日本侵華戰爭的時候,日軍在燕子磯殘殺了六千多名中國人,那時候長江上漂滿了浮屍,燕子磯的石壁上更是染滿了鄴城老少的鮮血,從此燕子磯變得鬼氣森森,大白天走進去,都感到脖子後麵冷風嗖嗖。

這些年隨著都市居住的壓力變大,燕子磯又成了鄴城著名的自殺聖地,靠江的石壁前豎著大量開解自殺者的標牌,但每年死在燕子磯的自殺者還是數不勝數,所以這篇文章將燕子磯列位排名第五的絕地,認為這裏怨氣太重,生人勿進。

而排名第四的則是鄴城大屠殺紀念館,這也和當年日軍侵華的罪行有關,早些年開放的時候,大家總覺得周圍有冤魂低吟,後來才發現紀念館的音響做的很隱蔽,像是普通的石頭散落在路邊,紀念館中播放著鬼氣森森的音樂,嚇得大家都以為冤魂不寧。

不過這種萬人坑,屠殺塚,確實有些異常的陰冷,張立縮了縮脖子,繼續向下看去,排名第三名的也是鄴城的一處著名景點,正是鄴城郊外的鍾山陵,這裏自古認為是龍脈所在,孫權建墓在此,後來黨國開創者鍾山先生也葬於此地,甚至汪偽政權的zhu席,著名漢奸汪兆銘,死後也要將自己的屍體葬在此地,後來蔣中正返回南京,還親自下令炸了他的墳,最後落了個死無全屍。

白天的時候鍾山陵並無異狀,全國各地的旅行團往來不絕,裏麵滿是踏青的市民和參觀的遊客,是個風景秀麗的度假勝地。

可是到了太陽下山,鍾山陵地區就開始不消停,露出這片絕地的猙獰麵貌。

通往鍾山陵的繞城高速非常好走,雙向四車道的筆直路麵,視野中一點遮擋都沒有。可是就這麼一條大直馬路,竟然年年都會出很多惡性交通事故,年年都能評上公安部交通局選出的年度危險路段,每年都有十數人在這條筆直的大路上喪生,無論怎麼增加巡邏,加強安全標示,這條路上都會發生車禍,而且許多車禍十分離奇,司機也想不起來為什麼自己會開車撞上護欄或是開出馬路。

雜誌上還刊登了幾張淒慘的車禍照片,張立看的也覺得後背發涼,決定自己千萬不要夜裏前往鍾山陵。張立翻到後一頁,排名第二的絕地竟然是自己的母校,國內知名的鄴城大學。

張立仔細閱讀下去,原來鄴城大學能夠上榜,就是因為曾經發生過的一起轟動全國的案件,鄴城大學碎屍案,1996年,鄴城大學的一名女生失蹤,該女生失蹤9天後,一市民在華僑路有人撿到了一個放著煮好肉片的皮包,拎回家之後,該市民發現肉片中有人的手指,立刻報了案,之後警察陸續在鄴城各處發現床單,拎包包裹的其他屍體殘骸,高達2000多片人體碎片,讓人感歎凶手的殘忍和冷酷。

從此之後,鄴城大學本部老校區的女生宿舍,留下了被碎屍女子冤魂的都市傳說,從1996年至今,每年都有入學的女生,在宿舍、食堂、樹林、圖書館見到受害者的幽靈,她還穿著失蹤時的紅色外套,留著不長不短的頭發,但麵色蒼白、表情猙獰,似乎在尋找凶手複仇。

看到這裏張立打了一個寒顫,慶幸自己四年的大學都不在本部上課,要不然自己也會被嚇得不輕吧,趕緊翻過這一部分,張立開始看排名第一的‘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