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關係4(1 / 3)

中外關係4

赫德

(1835~1911)清末英帝國主義侵華代表人物之一。北愛爾蘭人。在中國任海關總稅務司長達四十五年(1863~1908),被清廷視為“客卿”。他於1854年(鹹豐四年)來華,1854~1858年間,先後在英國駐寧波和廣州領事館擔任翻譯和助理。1859年起參加中國海關工作,任粵海關副稅務司。1861年起,代理總稅務司職務。1863年11月(同治二年十月)繼李泰國任海關總稅務司。1885年(光緒十一年)6月被英國政府任命為駐華公使,未就。1908年休假離職回國,仍掛總稅務司的頭銜,直至逝世。

在主持中國海關的近半個世紀中,赫德在海關建立了總稅務司的絕對統治,並把他的活動伸向中國的軍事、政治、經濟、外交以至文化、教育各個方麵。他通過攫取海關行政權,進一步侵奪中國港口的引水權;通過海關會審製度的建立,擴大海關稅務司對海關案件的審判權。同時,他還把中國的郵政權控製在海關稅務司手中,並利用關稅的抵押擔保,直接參與中國舉借外債的活動。他曾以總理各國事務衙門顧問的身份參與清朝政府與西方國家之間的各種交涉,如1885年的中法和約草案,1887年的中葡裏斯本會議草約,以及後來的中緬交涉和印藏交涉等。甚至曾被清政府派駐倫敦直接代表中國政府同外國商議條約草案,所處的地位遠遠超過中國駐倫敦的使節。他還插手中國的文教事業,如中國第一個新式學校京師同文館的經費來自海關稅收,負責人也由總稅務司推薦。他深受清政府的信任,以至封疆大吏如總督的任命,有時也要谘詢和采納他的意見。

1911年9月20日(宣統三年七月二十八),赫德病死於英國白金漢郡。死後第二天,瀕於覆滅的清王朝追授他為太子太保。

《大唐西域記》

唐代有關西域的曆史地理著作。玄奘、辯機撰。共十二卷。唐貞觀元年(627,一作貞觀三年),玄奘為了探研佛學,從長安出發,經中亞到達印度。在印度遊學十多年後,於貞觀十九年返抵長安。回國後,玄奘遵照太宗意旨,口述旅途所經各地情況,由協助譯經的辯機筆錄,次年,完成這部十萬多字的著作。該書記載了玄奘親身經曆和傳聞得知的一百三十八個國家和地區、城邦,包括今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亞細亞地區、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孟加拉、斯裏蘭卡等地的情況。書中各國的排列,基本上以行程先後為序:卷一所述從阿耆尼國到迦畢試國,即從今中國新疆經中亞抵達阿富汗;卷二為印度總述,並記載了從濫波國到健馱羅國,即從阿富汗進入北印度;卷三至卷十一所述從烏仗那國至伐刺國,包括北、中、東、南、西五印度及傳聞諸國;卷十二所述從漕矩吒國至納縛波故國,即從阿富汗返抵中國新疆南部地區。該書的內容非常豐富,有各地的地理形勢、水陸交通、氣候、物產、民族、語言、曆史、政治、經濟生活、宗教、文化、風俗習慣等方麵的敘述。特別是對各地宗教寺院的狀況和佛教的故事傳說,都作了詳細的記載。記事謹嚴有據,文筆簡潔流暢。

該書對研究古代中亞及南亞的曆史,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玄奘的記述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印度的史料,如關於古代印度的地理、政治、賦役等狀況;關於傑出的梵文文法學家波尼尼(Pānini);關於印度曆史上著名的毗盧擇迦王(Vidūdabha)、阿育王(As’oka)、迦膩色迦王(Kaniska)等,該書都提供了很寶貴的史料。所述佛教史上《大唐西域記》共12卷幾次著名的結集,大、小乘部派的分布,一些著名佛教學者的活動等,更是印度佛教史研究的難得資料。該書也是中亞和南亞考古不可或缺的參考文獻,考古學家曾根據書中提供的線索,發掘和鑒定了許多有重要價值的曆史遺址和文物。印度著名的那爛陀寺遺址,就是據該書提供的線索發掘和複原的。

近代以來,中外曆史學家和考古學家對該書進行過大量的研究,對書中的人名、地名、曆史事件和宗教、社會、語言、民族等方麵都做了詳細的詮釋和探討。其中如人名、地名的還原和今地所在,已基本得到解決。但書中尚待研究的問題還很多。

該書現存版本甚多,主要有:①敦煌寫本殘卷;②北宋福州本殘卷,③金趙城藏本殘卷(以上三種見向達輯《大唐西域記古本三種》,1981年中華書局出版);④南宋資福寺本(《四部叢刊》影印本);⑤明洪武南藏本;⑥197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章巽點校本;⑦1985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季羨林等校注的《大唐西域記校注》;⑧1911年日本京都帝國大學文科大學出版的校本。該書還有英、德、法等國文字譯本。

《嶺外代答》

宋代地理名著。周去非撰,共十卷。周去非(生卒年不詳)字直夫,浙東路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南宋孝宗淳熙(1174~1189)初,周去非曾“試尉桂林,分教寧越”,在靜江府(今廣西桂林)任小官,東歸後於淳熙五年撰此書。

周去非自序稱此書本範成大《桂海虞衡誌》,加以耳聞目睹的材料而成,共錄存二百九十四條,用以答客問,故名曰代答。書分地理、邊帥、外國、風土、法製、財計等共二十門,“今有標題者十九門,一門存其子目而佚其總綱”。它記載了宋代嶺南地區(今兩廣一帶)的社會經濟、少數民族的生活風俗,以及物產資源、山川、古跡等情況。其中外國門、香門、寶貨門兼及南洋諸國,並涉及大秦、大食、木蘭皮(故地在今非洲西北部和歐洲西班牙南部地區。約自1056年開始建國,至1147年滅亡)請國,反映了當時嶺南地區與海外諸國的交通、貿易等情況;邊帥門概述嶺南沿邊各軍事建置的淵源、演變和轄屬;法製門列舉一些當時嶺南地區政治、經濟方麵的特殊規定;財計門記載當時嶺南地區的財政、商業等情況,並附有統計數字,這些都保留了許多正史中未備的社會經濟史料。所記條分縷析,較以前記載嶺南情況各書敘述為詳,參考價值甚高,是研究嶺南社會曆史地理的重要文獻。原本已佚,今本從《永樂大典》中輯出。

《諸蕃誌》

宋代海外地理名著。作者趙汝適(生卒年不詳),南宋宗室,宋太宗趙炅八世孫,宋寧宗嘉定(1208~1224)末至理宗寶慶(1225~1227)初,曾提舉福建路市舶司。《諸蕃誌》成書於宋理宗寶慶元年(1225),分上下卷。上卷記海外諸國的風土人情,下卷記海外諸國物產資源。為研究宋代海外交通的重要文獻。它記載了東自日本,西至東非索馬裏、北非摩洛哥及地中海東岸中世紀諸國的風土物產,並記有自中國沿海至海外各國的裏程及所需日月,內容豐富而具體。該書有關海外諸國風土人情多采自周去非《嶺外代答》的記載,有關各國物產資源則多采訪於外國商人。其中雖然不免有錯訛,但就全書史料價值來說,仍不失為記述古代中外交通的佳作,並經常為後來的史地學家所引用。原書久已佚亡,今本自《永樂大典》卷四二六二“蕃”字韻下輯出。舊刻本有《函海》本和《學津討原》本。近人馮承鈞著《諸蕃誌校注》,對該書考訂甚詳。20世紀初,《諸蕃誌》即被譯成外文。

《島夷誌略》

元人記述海外諸國見聞的著作。一卷。原名《島夷誌》,現存諸本並作今名,當係明人抄本所改。著者汪大淵,字煥章,江西南昌人,生卒年不詳。該書張翥序稱其“當冠年,嚐兩附舶東西洋”,書中記至順元年(1330)曾泊舟大佛山下(在今斯裏蘭卡西南海岸),當是他第一次出航時事,據此推斷,他約生於至大三年(1310)或四年。汪大淵兩次隨商船遊曆東西洋許多國,所到地方,皆記其山川、習俗、風景、物產以及貿易等情況。至正九年(1349)路過泉州,適泉州路達魯花赤楔玉立命吳鑒修《清源續誌》(清源,泉州舊郡名),以泉州為市舶司所在,係海外各國人物聚集之地,對各國風土人情應有記錄,遂請大淵著《島夷誌》,附於《清源續誌》之後。次年,他攜《島夷誌》歸南昌,單獨刊印以廣流傳。上述兩種元本今俱佚,現存有《四庫全書》本(係據天一閣藏明抄本轉錄)、彭元瑞知聖道齋藏抄本(今藏北京圖書館)、丁氏竹書堂藏抄本(今藏南京圖書館)和《知服齋叢書》刊本。

現存本中有至正十年張翥為南昌刊本所作序,至正九年吳鑒序,並附錄吳鑒的《清源續誌》序;書末有著者後序。全書共分一百條,除末條“異聞類聚”係抄撮前人說部而成外,其餘每條大抵記述一個國家或地區,有些條還附帶提到鄰近的若幹地方。全書所記達二百二十餘國名和地名,其中有不少是首次見於中國著錄;涉及的地理範圍,東至今菲律賓群島,西至非洲。汪大淵自謂其記述“皆身所遊覽,耳目所親見”,當較翔實可信。該書是研究元代海外貿易和14世紀亞非各國史地的重要資料,為中外學者所重視。近人研究它的主要著作有沈曾植的《島夷誌略廣證》、日本藤田豐八的《島夷誌略校注》。美國柔克義所著《十四世紀中國與南洋群島及印度洋諸港往來貿易考(Note on the Relations and Trade of China with the Eastern Archipelago and the Coasts of Indian Oean during the Fourteen Century,載1914、1915年《通報》),將該書一半以上譯成英文並加考釋。1981年中華書局出版的蘇繼顧《島夷誌略校釋》,集諸家之說,擇善而從,並考其未備,為最新研究成果。

《真臘風土記》

元朝有關柬埔寨情況的著作。一卷。撰者周達觀,自號草庭逸民,溫州永嘉人。元成宗元貞元年(1295)奉命隨使赴真臘,次年至該國,居住一年許,至大德元年(1297)六月始返。該書即其返國後根據親身見聞寫成的。真臘即今柬埔寨,中國史籍中此名初見於《隋書》,唐宋時仍稱真臘,元代又稱為甘孛智、幹不昔、甘不察,明萬曆後始譯為柬埔寨。該書所記凡城郭、宮室、服飾、官屬、三教、人物、產婦、室女、奴婢、語言、野人、文字、正朔時序、爭訟、病癩、死亡、耕種、山川、出產、貿易、欲得唐貨、草木、飛鳥、走獸、蔬菜、魚龍、醞釀、鹽醋醬麵、蠶桑、器用、車轎、舟楫、屬郡、村落、取膽、異事、澡浴、流寓、軍馬、國主出入共四十條。前有總敘。書中城郭條之州城,即柬埔寨的古都吳哥城(Angkor Thom,亦稱大吳哥),《諸蕃誌》作祿兀城,祿兀為吳哥之音譯,意即“城”。城中有許多建築和雕刻,為東南亞最著名的古跡之一。書中所記與今之遺址情況皆相合,足證撰者本人曾親臨其地,故確實可信。《元史·外國傳》未列真臘,該書可補其缺。

該書是反映柬埔寨曆史上文明極盛之吳哥時代(10~13世紀)最重要的文獻,其所記吳哥城及當時柬埔寨人民的經濟活動、日常生活各方麵情況,是現存的同時人所寫的惟一記載,故為研究柬埔寨曆史的學者所重視。書中貿易、欲得唐貨、器用諸條,皆記有真臘人與唐人通商往來情況,是研究中國與柬埔寨關係史的重要資料。由於時代的局限,撰者對於所謂“奇風異俗”的記述,有些地方誇大了落後的一麵,並摻雜一些荒誕無稽的傳聞。

元末刻的陶宗儀《說郛》,收有該書,為其最早之刻本。後有明嘉靖刊《古今說海》本、隆慶萬曆間刊《曆代小史》本、萬曆刊《古今逸史》本、明重輯《百川學海》本、清初重定陶氏重輯《說郛》本、《古今圖書集成》本、《四庫全書》本、清瑞安許氏刊巾箱本等。1981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夏鼐《真臘風土記校注》,以明刊本《古今逸史》為底本,對勘各本,並加注釋,是目前最好的本子。國外有法、日、英等文字譯本,以1951年出版的伯希和法文新譯注本較善。

《鄭和航海圖》

明代航海圖籍。原名《自寶船廠開船從龍江關出水直抵外國諸番圖》,後人多簡稱為《鄭和航海圖》。約成於洪熙元年(1425)至宣德五年(1430)間。原圖為自右而左展開的手卷式,茅元儀收入《武備誌》卷二百四十後改為書本式,共二十四頁,包括茅元儀序一頁,圖二十頁,《過洋牽星圖》二頁(四幅),空白一頁。

該圖製作於鄭和第六次下西洋之後,全體下洋官兵守備南京期間。其時正值明宜宗朱瞻基醞釀再下西洋之際,因將鄭和船隊曆次下西洋航程綜合整理,繪製成整幅下西洋全圖,為鄭和使團適應下西洋的需要而集體編製的不朽之作。全圖以南京為起點,最遠至非洲東岸的慢八撒(今肯尼亞蒙巴薩)。圖中標明了航線所經亞非各國的方位,航道遠近、深度,以及航行的方向牽星高度;對何處有礁石或淺灘,也都一一注明。圖中列舉自太倉至忽魯謨斯(今伊朗阿巴丹附近)的針路(以指南針標明方向的航線)共五十六線,由忽魯謨斯回太倉的針路共五十三線;往返針路全不相同,表明船隊在遠航中已靈活地采用多種針路,具有高超的航海技術和較高的海洋科學水平。在圖中鄭和船隊所經之地,均有命名。圖中的約五百個地名中,外國地名約三百,大大超過汪大淵《島夷誌略》一書所收的外國地名。

15世紀以前,中國關於亞非兩洲的地理圖籍,以《鄭和航海圖》最為詳盡。受到當時科學發展水平的限製,該圖仍采用傳統的繪畫方法,圖中的地域大小、遠近比例,都隻是相對而言的,有些地方的方位甚至有錯。但隻要了解其繪製方法,結合所記針路及所附的《過洋牽星圖》,並以今圖對照,便可發現該圖在描繪亞非沿海各地形勢,以及在認識海洋和掌握航海術等方麵,在當時都達到了較高的科學水平。該圖不僅是研究鄭和下西洋和中西交通史的重要圖籍,在世界地圖學、地理學史和航海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瀛涯勝覽》

明人記述15世紀中外交通的史籍。馬歡著,郭崇禮協助編撰。馬歡字宗道,浙江會稽(今紹興)人。永樂十一年(1413)、十九年和宣德六年(1431),先後參加了鄭和下西洋第四次、第六次和第七次出訪活動,以親身經曆各國的見聞,撰成該書。書中記載占城(今越南南部)、爪哇、舊港(今印度尼西亞的巨港)、暹羅(今泰國)、滿刺加(今馬來西亞的馬六甲)、啞魯(今蘇門答臘的日裏河流域)、蘇門答刺、那孤兒(在今蘇門答刺島北部)、黎代(在今蘇門答臘島北部)、南淳裏(在今蘇門答臘北部)、錫蘭山(今斯裏蘭卡)、小葛蘭(在印度柯欽南)、柯枝(今印度柯欽)、古裏(今印度科澤科德)、溜山(今馬爾代夫)、祖法兒(今阿曼西部沿岸的多法爾)、阿丹(今亞丁)、榜葛刺(今孟加拉國及印度孟加拉邦地區)、忽魯謨斯(今伊朗阿巴丹)、天方(今沙特阿拉伯的麥加)等二十個國家的情況。每一個國家都單獨成篇,以簡潔的文字,對其位置、沿革、重要都會港口、山川地理形勢,社會製度和政教刑法,人民生活狀況、社會風俗和宗教信仰,以及生產狀況、商業貿易和氣候、物產、動植物等,作了翔實而生動的敘述,較《星槎勝覽》所記更為具體詳賅,為研究15世紀初這些國家的基本狀況,提供了極為珍貴的資料。書中對鄭和使團訪問各國時的一些情況,也作了真實的記錄,是研究鄭和下西洋和中西交通史的基本史籍之一。

該書有《紀錄彙編》本、《國朝典故》本、《勝朝遺事》本和《三寶征彝集》本。1935年馮承鈞據前三種版本作《瀛涯勝覽校注》,商務印書館列入“史地小叢書”內出版,1955年中華書局重印。

《星槎勝覽》

明代記述15世紀中外交通的史籍。著者費信,字公曉,曾以通事(翻譯)之職,於永樂七年(1409)、十年、十三年,宣德六年(1431)四次隨鄭和等出使海外諸國(見鄭和下西洋)。該書即其采輯二十餘年曆覽風土人物,圖寫而成,約成書於正統元年(1436)。該書分前後集。前集所記占城國(今越南南部)、賓童龍國(今越南南部)、靈山(今越南中部)、昆侖山(今越南昆侖島)、交欄山(今印度尼西亞格蘭島)、暹羅國(今泰國)、爪哇國、舊港(今印度尼西亞巨港)、滿刺加國(今馬來西亞的馬六甲)、九洲山(今馬來半島霹靂河口外)、蘇門答剌國、花麵國(今蘇門答臘北部)、龍牙犀角、龍涎嶼(今蘇門答臘西北海麵的布臘斯島)、翠蘭嶼(今尼科巴群島中的大尼科巴島)、錫蘭山國(今斯裏蘭卡)、小嗅喃國(今印度奎隆)、柯枝國(今印度柯欽)、古裏國(今印度科澤科德)、忽魯謨斯國(今伊朗阿巴斯附近)、刺撒國(今也門木卡拉附近)、榜葛刺國(今孟加拉國及印度孟加拉邦地區)為其親曆的國家和地區;後集所記真臘國(今柬埔寨)、東西竺(今馬來西亞的奧爾島)、淡洋、龍牙門、龍牙善提(今馬來西亞的淩加衛島)、吉裏地悶(今帝汶島)、彭坑(今屬馬來西亞)、琉球國、三島(今菲律賓群島)、麻逸國、假裏馬丁國(今印度尼西亞的卡裏馬塔)、重迦邏、渤泥國(今加裏曼丹島)、蘇祿國(今菲律賓南部諸島)、大暝喃國、阿丹國(今亞丁)、佐法兒國(今阿曼西部沿岸的多法爾)、竹步國(今索馬裏的準博)、木骨都束國(今索馬裏摩加迪沙)、溜洋國(今馬爾代夫)、卜刺哇國(今索馬裏的布臘瓦)、天方國(今沙特阿拉伯的麥加)、阿魯國(今蘇門答臘島日裏河流域)等國家和地區,為采輯舊說傳聞而成,其中有些內容采自元汪大淵的《島夷誌略》。所記四十餘國對其位置、沿革、重要都會、港口、山川地理形勢,社會製度和政教刑法,人民生活狀況、社會風俗和宗教信仰,以及生產狀況、商業貿易和氣候、物產、動植物等,作了扼要的敘述。該書補充了《瀛涯勝覽》所未收錄的若幹亞非國家,對於研究15世紀初亞非各國,特別是鄭和使團出訪的幾個非洲國家的基本狀況,極有價值。書中對鄭和等訪問各國時的一些情況,也作了比較翔實的記述,是研究鄭和下西洋和中西交通史的基本史籍之一。原本今可見者有《國朝典故》本,羅以智校傳抄明抄本,羅振玉影印天一閣本。1938年馮承鈞據羅以智本為底本,參校以一、三兩本,成《星槎勝覽校注》,商務印書館列入“史地小叢書”內出版,1954年中華書局重印。

《東西洋考》

記述明代海上貿易的史書。所記東西洋泛指今東南亞地區。張燮(1574~1640)撰。燮字紹和,漳州府龍溪縣(今福建漳州)人。萬曆二十二年(1594)舉人。誌尚高雅,隱居不仕。曆覽天下名山,博學多識,通貫史籍,著述豐富。為適應海外貿易之需,初受聘於海澄縣令陶,始撰該書,未成而輟。後應漳州府督糧通判王起宗之請,完成該書。

全書共十二卷,計《西洋列國考》四卷,《東洋列國考》一卷,《外紀考》一卷,《餉稅考》一卷,《稅考》一卷,《舟師考》一卷,《藝文考》二卷,《逸事考》一卷。其中《西洋國列考》所列國名和地區有交(今越南北部)、占城、暹羅。下港、柬埔寨、大泥、舊港、馬六甲、啞齊、彭亨、柔佛、丁機宜、思吉港、文郎馬神、遲悶,共十五個,基本上都在今越南、泰國、印度尼西亞、柬埔寨和馬來西亞境內及其附近地區。《東洋列國考》所列國名和地區共六個,即呂宋、蘇祿、貓裏霧、沙瑤呐美洛居、文萊。除文萊外,均在菲律賓境內。書中詳細記載了東西洋諸國和地區的曆史沿革、形勢、物產和貿易狀況,特別記述了西班牙殖民主義者奴役和掠奪該地區的史實,以及華僑和當地人民反抗西方殖民主義者的鬥爭。《餉稅考》詳細記述了漳州地區在外貿中征收商稅的製度和抽稅則例,以及督餉職官和督餉衙門。《稅考》集中地記述了福建稅監高暴斂橫征、激變人民的史實。《舟師考》對航海技術和地理組織都有詳細的記述,其中有關東西洋航路的記載,絕大部分均正確無誤。《藝文考》收錄梁、宋、元、明等朝有關對外關係的部分詔告、表奏和碑記。《逸事考》是從曆代史籍中輯錄的部分有關對外關係的資料。

該書取材於曆代史籍和當朝邸報,參以故老、海商和舟師的誦述與見聞,尤詳於嘉隆以後的史實,事具辭核,可補其他史書之不足,是研究明代對外關係和福建地區對外貿易的重要資料。有萬曆刻本存世,通用本是1981年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的《中外交通史籍叢刊》鉛印標點本。

《殊域周谘錄》

記載明代關於鄰近及有交往各國和地區以及邊疆民族狀況的著作。約成書於萬曆二年(1574)。嚴從簡撰。從簡字仲可,號紹峰,浙江嘉興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進士。初授行人,後轉工科、刑科給事中。隆慶元年(1567)遭陷害請婺源縣丞,曆揚州同知,免官還鄉。生平嗜書,此書即係官行人司時所撰。

全書以明王朝為中心,分別記載其東、南、西、北四方海陸各國和地區的道裏、山川、民族、風俗、物產等,以供當時官員出使時參考。所用資料取自明王朝曆年頒發的敕書、各國間交往大事和相互來往使節所作的文字記錄,以及行人司所藏文書檔案等。共二十四卷:卷一朝鮮,卷二至三日本,卷四琉球,卷五至六安南,卷七占城,卷八真臘、暹羅、滿刺加、爪哇、三佛齊、渤泥、瑣裏古裏,卷九蘇門答臘、錫蘭、蘇祿、麻刺、忽魯謨斯、佛郎機、雲南百夷,卷十吐蕃,卷十一佛、榜葛剌、默德那、天方國,卷十二哈密,卷十三土魯番,卷十四赤斤蒙古、安定阿端、曲先,罕東,火州,卷十五撤馬兒罕、亦力把裏、於闐、哈烈,卷十六至二十二韃靼,卷二十三兀良哈,卷二十四女真。全書又按地域分為東夷,南蠻、西戎,北狄四部。其中卷九的雲南百夷、卷十的吐蕃,卷十二至二十四所記均為明代邊疆地區民族情況。

該書是研究明代中外關係史和少數民族史的重要資料。書中敘事較為詳細,遇有歧說則並列有關史料,不輕易排斥異說。又注明材料出處,給後人研究提供方便。此外,正文後麵的按語和輯錄的有關詩文亦很有價值。今通行本為1920年故宮博物院圖書館排印本。

《西域行程記》

明人記述出行西域的曆程和所經各地情況的著作。原名《使西域記》,陳誠、李暹著。明永樂十二年(1414),中亞哈烈(Herat,今屬阿富汗)等處遣使來貢,明成祖朱棣命中官李達、吏部員外郎陳誠、戶部主事李暹等護送使臣回國,同時報聘。明朝使團於次年正月出發,曆經十七地,同年十月還。十七地除部分在中國新疆境內外,其餘均在今阿富汗與中亞地區,當時大都屬帖木兒帝國。回國後,陳誠、李暹將此行經過,及所曆地區的山川、物產、風俗等,編成《使西域記》進獻。此書對了解明初西域地區自然和社會狀況,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長期隻有抄本流傳。《學海類編》有《使西域記》一卷,內容簡略,並非原文。1934年,原北平圖書館得到陳誠、李暹所作《西域行程記》和《西域番國誌》兩書抄本,刊於該館善本叢書第一集。前者記使團行程及道裏,後者記所曆山川風土人情,均與原名《使西域記》不符,疑或後人據《使西域記》分為兩書。《明太宗實錄》記述的內容,與《西域番國誌》同,但文字有出入。此外,陳誠的《竹山文集》(清嘉慶己卯刻本)內篇卷一有《進呈禦覽西域山川風物紀錄》,內容與《西域番國誌》同,文字略有出入。該書卷二有《進呈禦覽奉使西域往回紀行詩》,可與《西域行程記》相印證。中外條約四、中外條約

《尼布楚條約》

中俄兩國締結的第一個平等條約。正式名稱是中俄《尼布楚議界條約》。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十四(1689年9月7日)由清政府全權使臣索額圖和沙俄全權使臣戈洛文簽訂於尼布楚(今俄羅斯涅爾琴斯克)。

從17世紀中葉起,沙俄殖民者先後侵入中國黑龍江流域長達數十年之久,入侵範圍遍及黑龍江的上、中、下遊。侵略者在黑龍江兩岸強築城寨村屯,搶劫村莊,勒索毛皮,捕捉人質,奸淫婦女,虐殺居民,策動當地頭人歸順俄國。清政府多次向俄國提出抗議,要求停止對中國東北邊疆的侵略並引渡逃人,沙俄不予置理。

為了保境安民,康熙帝於平定“三藩之亂”(見三藩)後,采取了一係列《尼布楚條約》劃定的中俄邊界加強中國東北邊防的措施。二十三年,沙俄侵略軍又屢次下竄黑龍江中下遊進行強擾。鑒於雅克薩已經成為沙俄侵略黑龍江流域的前哨陣地,康熙帝遂於二十四年正月諭令都統彭春、副都統郎談、班達爾沙、黑龍江將軍薩布素,統兵由水陸兩路進取雅克薩(見雅克薩之戰)。經兩次戰鬥,打擊了沙俄的侵略氣焰,迫使沙皇政府“乞撤雅克薩之圍”,並派戈洛文為大使,前來中國舉行邊界談判。十一月,清政府為表示談判誠意,宣布無條件停火,停止攻城。

二十八年七月初八,中國使臣索額圖和俄國使臣戈洛文在尼布楚開始談判。在談判過程中,俄方先後提出兩國“以黑龍江至海為界”、“以牛滿河或精奇裏江為界”和“以雅克薩為界。等三個侵略性方案,均為中方嚴辭拒絕。經過半個多月的談判,雙方達成協議,於康熙二十八年七月二十四日正式簽訂中俄《尼布楚條約》。條約有滿文、俄文、拉丁文三種文本,簽字後即行互換。

中俄《尼布楚條約》共分六款,其中有關中俄兩國東段邊界的規定是:兩國以流入黑龍江之額爾古納河、格爾必齊河為界,再由格爾必齊河發源處沿外興安嶺。“直達於海,亦為兩國之界”。唯烏第河與外興安嶺之間的地方暫行存放待議(第一款)。條約還規定:“俄人在亞(雅)克薩所建城障,應即盡行除毀。俄民之居此者,應悉帶其物用,盡數遷入俄境。”(第二款)。條約還就兩國互不收納逋逃、居民不得擅自越界、貿易互市等事宜作了具體規定。

中俄《尼布楚條約》明確規定了中俄兩國的東段邊界,從法律上肯定了黑龍江、烏蘇裏江流域的廣大地區是中國的領土。俄國事實上承認侵略中國黑龍江地區為非法,並將其侵占的一部分領土交還中國。與此同時,俄國通過條約將中國讓予的貝加爾湖以東尼布楚一舉納入它的版圖,將烏第河與外興安嶺之間的地方劃為待議地區,並獲得重大的通商利益。中俄《尼布楚條約》是一個平等條約,是雙方經過平等談判、中國政府作了讓步的結果。條約的訂立為中俄兩國關係的正常化奠定了基礎,維護了中國的領土完整,使中國東北邊疆獲得了比較長久的安寧。

《布連斯奇條約》

中俄兩國於清雍正五年(1727)訂立的劃分中俄在蒙古地區北部邊界(即中俄中段邊界)的條約。關於劃分這部分國界的問題,中國方麵從康熙二十八年(1689)《尼布楚條約》簽訂、中俄劃定東段邊界起,曾多次建議俄國舉行談判,但俄國利用邊界未劃定的狀況,蠶食蒙古的大片土地,一直拒絕中國的建議。後來因擔心邊境問題長期拖延不決,將嚴重影響對華貿易,葉卡捷琳娜一世才於雍正三年任命薩瓦·務拉的思拉維赤為特命全權大使來華,雍正五年五月十五日,薩瓦與中國代表在邊境舉行談判。為了侵占中國的更多領土,薩瓦在談判期間使用種種侵略手段向中方施加壓力。由於中國方麵的讓步,七月十五日(8月31日),中俄代表簽訂界約,因訂約地點在布爾河畔,故稱《布連斯奇條約》。該約規定的中俄中段邊界,以恰克圖和鄂爾懷圖之間的第一個鄂博為起點,由此向東至額爾古納河,向西至沙畢納依嶺(即沙賓達巴哈),北部歸俄國,南部歸中國。《布連斯奇條約》簽訂後,中俄雙方即派出界務官,分組前往恰克圖迤東和迤西,劃定地段,勘分國界。在勘界過程中,俄方進一步將一些原屬中國的土地劃入沙俄版圖。勘界結果,雙方分別訂立了《阿巴哈依圖界約》和《色楞格界約》,在東麵設置了63個界標,在西麵設置了24個界標。中俄中段劃界工作至此全部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