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2 / 2)

故事的寓意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它意在告訴人們成功的法則是很簡單的,那就是鍥而不舍,在挫折中要勇敢的站起來。

雖然這個法則很簡單,但為什麼在現實社會中成功的人卻少之又少呢?原因是:大多數人認為這些法則太簡單,而不屑於堅持去做,執著追求,所以,他們不會成功。其實,成功就好像穀倉內的金表,早已存在於我們的周圍,散布於人生的每個角落,隻要執著地尋找,我們就會聽到它那清晰的嘀噠聲。所以,無論你現在從事的是什麼樣的工作,做自己的事業也好,為別人打工也罷,隻要你明白成功的基本法則,確定目標,執著地去做,在挫折中依然能夠勇敢的站起來,那麼就一定能到達成功的彼岸。

在我們的身邊,有許多鍥而不舍,執著追求目標的成功者。人終生地奮鬥,鍥而不舍,所執著的隻是一種態度,一種對自己以及對世界的態度。其實,要出類拔萃,就必須具備職業、敬業方麵上的精神。它的真正含義是為自己心中的目標,也就是願景,進行鍥而不舍的追求,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付出一番努力。

追求卓越,往往與人的性格有關,它是一種內在的東西,自我的鍛煉依然是非常的重要。可以看到,我們以不畏艱險的敬業精神,影響並推動自己所從事事業的發展,對於工作任務不計得失、不怕困難、積極采取行動,全心全意地工作,高效地完成任務,將這種敬業精神滲透於每一項任務當中,堅忍不拔,我們就會積累到成功。

《荀子·勸學》中有這樣一句話:“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在生活中,當我們發現時間如白駒過隙一般從我們身邊溜走,當我們發現自己青春不再時,我們隻知道發出“老大徒傷悲”的感慨,還是積聚力量奮力一搏?蒼鷹在臨死之前都能昂首的展翅在天後的最後一次搏擊,動物也是如此,何況人呢?

所以,人生要具有“目標精神”,要有大膽創新精神,敢於承擔責任,確定人生目標後,就應突發野勁,在事業的道路上奮力拚搏、鍥而不舍、執著追求,即使有再大的困難我們也要麵對這些挫折,勇敢的麵對它,讓自己從中站起來取得最後的成功。

成功有時候猶如一位性格乖張、脾氣捉摸不透的老人,但隻要你具有鍥而不舍的勇氣和耐力及永不言敗的精神和智慧的話,你就能最大程度地博取他人的青睞,取得人生的成功。

馬可思的才能是驚人的,因為他在學習上有持之有恒的精神。他認為:“隻有在科學的崎嶇道路上勇於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 在世界上,這樣的精神可以說是無處不在的。每個成功人士的背後必定有一段辛酸的曆程……

事實告訴我們,隻有把想和做結合起來,腳踏實地,堅持不懈,才能獲得成功。

光輝的目標,偉大的勝利正是從我們自己的腳下開始的。如果一個人在事業上沒有“鍥而不舍”的精神,試問他怎麼會有“金石可鏤”的壯舉呢?生活就是這樣公正,勝利隻屬於那些刻苦努力,持之以恒執著追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