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過眼雲煙(1 / 2)

因為是守備大人親自帶人抓捕人犯歸案,錦城沈氏犯的案子在第二天就審了個水落石出,案情也很快就在錦城傳揚開來。

先是沈國煌與侄兒媳婦有染,不巧被元娘子撞見,元娘子恥為沈家婦,因此提出了和離。錦城沈氏擔心事情外泄,一邊同意了元娘子的和離,一邊暗中買凶殺人,誰知道因為洪災到來,元娘子終日在醫署忙碌,雇傭的兩名江湖人士並沒有找到機會。

而後錦城沈氏又接連出事,一時也沒有顧上這件事了。可後來沈氏清瘟散被元氏通聖丹完全壓製,錦城沈氏新仇舊恨一起算,逼著那兩名江湖人盡快將元娘子抓來,一是想殺人滅口,二是想在滅口前先問出元氏通聖丹的配方。

沒想到那兩名江湖人士連日跟蹤元娘子,被守備大人發現;元娘子在這次洪災中為百姓可謂是鞠躬盡瘁,守備大人擔心元娘子出事,格外派人護著元娘子,這才緊跟著在元娘子被擄進錦城沈氏府中後,及時把人救了出來……

從官方渠道流傳出來的版本都如此宕蕩起伏,民間版本更是流傳得傳奇了。

因著元靜姝之前的盡心救治病患,之後為了治療瘟疫出售的元氏通聖丹又便宜又靈效,救了不少人,因此老百姓們對錦城沈氏想逼問元娘子秘方的行徑極其痛恨,接連好幾天,錦城沈氏根本就開不得門,門外全被臭雞蛋爛菜葉給扔滿了!

不少鄉紳百姓還自發寫了請願書,拜會了童太守,要求對錦城出的這種斯文敗類進行嚴懲。

哪怕沈家還一個沈明萱嫁進童家,兩家還有著親戚情分,童太守也顧不得了:笑話,為著一個沈明萱,他犯得著去包庇錦城沈氏這個大爛瘡嗎?這一次洪澇災害,相鄰的幾個城聽說人員死傷慘重,有些正在瘟疫橫行,反觀錦城卻是一切井然有序!

今年考評,他是妥妥會得一個“優”了,功績如此明顯,再加上本家在燕京再使一把力,到明年年初考績的時候,他很有可能往上挪一挪了!

如果沒有元娘子,他能有這麼大好的希望和前程?何況自家老娘還時不時地要請元娘子過來開方子調養呢,這節骨眼兒上他可不能丁憂。

沈明萱再是童府的侄子媳婦又怎麼樣?她能治病嗎?她能救下這麼多人嗎?更別說沈明萱還隻是一個繼室而已。

元娘子的事已經被他往上報了,這可是屬於他治下的大好功績,他的前程有一部分可是跟元娘子捆在一起;童太守心裏那一杆秤可是量得準準的,很快就將案件判了下來:

沈國煌事涉亂侖,且為指令常山買凶殺人的主謀,雖然事未遂,杖一百,判絞監候。

沈明鬆雖然是後來知情,但是卻一心為惡,催促聞香鼠和小金錢將元靜姝強擄過來,居心險惡,杖一百,判流放三千裏,充軍崖州。

錦城沈氏惡行太甚,沒其家產,家奴盡皆發賣,其餘從惡相應判了罪;並從沈氏家產中折算現銀一萬兩補償給元靜姝以作壓驚撫慰之費。

元靜姝哪裏會要這一萬兩?直接就以救賑鄉親父老、災後重建家園的名義,將這一筆現銀捐給了官府,又得了錦城百姓們的一片交口稱讚聲。

沈國煌本就病體纏綿,剛提上堂杖責了幾板子,就直接咽了氣;怕一連打死兩個不好看,再杖責沈明鬆時,差役們得了吩咐手下留了分寸,讓他捱過了一百大板,不過傷也沒讓他養,直接就打包流放了,才走出錦城不到一百裏,也嗚呼哀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