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加索的兒子克勞德也因為不斷延期的工程而與巴黎政府鬧翻,他認為此舉是對自己父親的侮辱;禍不單行,還是在今年5月,畢加索博物館的5幅名畫失竊,一名蒙麵賊匪先是剪斷大門掛鎖,再破窗潛進博物館,避開3名保安之後偷走了牆上的5幅名畫。在失竊的名畫中包括畢加索的名作《鴿子與豌豆》以及法國“野獸派”大師馬蒂斯的《田園曲》……
不過這些還是沒能掩住畢加索博物館重新開張的光芒。在10月25日的畢加索博物館開幕式典禮上,法國總統奧朗德前來祝賀,並給出“改造工程很棒、展品很棒、布展方式也很棒”的評價。
畢加索博物館的這次改造將行政辦公區域移出了博物館,使展覽麵積達到之前的三倍。而參觀線路也有所調整,整個參觀沿線被樓梯、斜坡以及分別位於場館南北的兩部電梯構成,分散了客流,也讓觀眾更全麵地欣賞整個博物館。
全球巡展賺人氣
自開館以來,畢加索博物館也因將藏品慷慨出借而聞名業內。據該館館長巴達莎莉介紹,在畢加索博物館最初開放的20年中,得益於一項“非常慷慨的出借政策”,使得該館的藏品在世界各地不停流轉。
雖然關閉了5年,但畢加索博物館巡展的傳統並未停止。從2009年至2012年底,博物館在四大洲的9個國家進行巡展。這些價值不菲的名作通過巡遊全球贏得了廣泛的觀眾基礎,也因此今天的畢加索博物館才誇下日接待逾百萬觀眾的海口。最讓法國人得意的是,在法國總統隻撥款2000萬歐元的條件下,翻修工程的資金缺口竟通過全球巡展填補完成。
巡展每到一處都受到熱烈追捧。在美國,弗吉尼亞博物館承辦了畢加索巡展,美國人為展覽投保10億美元,並製作了一係列防水、防損壞的展櫃,同時配有安全鎖和紫外線過濾器。就連運輸用的櫃子也防水防震防撞,並且配備了跟蹤監測設備。超25萬人次的參觀人數為畢加索巡展帶來了極大成功。
隻是同全球其他城市的巡展相比,“畢加索”在中國卻遭遇寒冬。
2008年夏天,畢加索真跡在上海的巡展被中斷,2012年上海主辦方在場館和布展上大費周章,這場被稱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畢加索展”共有62件畢加索作品、50幅關於畢加索的攝影作品展出,總價值達60億元。
然而在國寶級待遇、密集宣傳、種類繁多的活動之後,觀眾卻不領情,人數甚至不及台灣的一半(30萬人次),這讓之前上海方麵交給法方的100萬歐元的借展費入不敷出,也令中國的藝術品市場尷尬至極。“80元一張門票看畢加索”至少目前中國觀眾還不能把兩者的價值等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