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圖書館開展創新服務的對策
(一)創新服務理念。
創新服務,追溯其本意是指高校圖書館在服務育人活動中所具有的創新服務理念,從而不斷適應高校培養人才的需要。作為西部民族地區高校“三大支柱”之一的圖書館,是知識信息收集、整理、儲存和傳播的主要基地,高校現代圖書館強調服務育人為宗旨的理念,樹立創新服務意識。有了這種創新服務理念,才能激活圖書館的運作方式,推進圖書館的發展。因此,創新服務是圖書館建設過程中推崇的組織模式、服務模式、專業模式與技術理想模式的靈魂,是圖書館一切活動的動力。
(二)創新服務方式。
目前,西部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尤為重要的是利用網絡環境為本校用戶提供信息專業化、特色化的服務。這一服務主要是專業化信息導航工作,其工作的具體目標就是為本校用戶編製為教學和科研服務的目錄、索引、文摘、彙編、專題篇名數據庫等,特別是為本校重點學科專業、特色專業建立自己的特色數據庫。這一工作主要通過學科館員的力量來實現,他們對網上國內外各類圖書信息數據庫與館藏紙質圖書的相應學科專題的資源進行識別、篩選、過濾、控製、描述、評價,並組織成目錄信息或提供源站點地址供專業 用戶選擇。
(三)創新服務手段
服務手段創新應做好以下三個主要方麵:
1.服務手段現代化。通過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網絡技術、數字技術等現代化服務手段,為讀者提供多種檢索途徑,多渠道獲取文獻信息資源,提高查閱效率。
2.服務工作規範化。圖書館的每個工作環節必須建立在規範化、製度化、標準化的基礎上。
3.服務人員專業化。高質量的信息服務需要高質量的人才。圖書館服務的主體是“人”,管理的主體也是“人”,而衡量服務水平與質量,人的素質是關鍵,隻有提高自身素質,才能提升服務層次,從而更好地為讀者服務。因此,在創新服務這一係統工程中,創新人才的培養是至關重要的。
(四)創新服務資源。
西部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要利用好有限的資金,合理購進有效的資源載體,在加強基本館藏的同時,加強重點與特色館藏的建設,同時注意利用網絡資源補充館藏資源,不斷提高文獻資源收藏相對完備程度。開展圖書館資源增值服務,如出租演講廳、報告廳、音響廳等。打破傳統的封閉格局,充分利用館際互借、館間互補的功能,通過網上信息傳遞和信息獲取來擴大館藏信息資源,走聯合和資源共建共享的道路。
(五)創新服務模式。
在網絡環境下,西部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的服務模式應該由傳統的直接提供服務,逐漸上升為以讀者為中心的自助式服務。自助服務有利於揭示館藏,使用戶能夠全麵地利用館藏文獻信息,最大限度地滿足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用戶的個性化需求;有利於減少人員編製、減少文獻複本量、減少建築空間,並有助於工作人員與用戶的溝通,節約用戶的時間,提高文獻信息利用率。這是基於高校圖書館的讀者素質比較高的基礎上的。在一個開放式的網絡環境裏,讀者可以利用各種網絡資源,直接麵對圖書信息,利用自己的思維方式處理信息,從而實現信息服務的個性化。
總之,西北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作為本校教學和科研的重要支撐,其主動創新服務是在信息社會競爭中處於不敗之地的關鍵,我們應將主動服務規範化、製度化、個性化,並形成長效機製,使圖書館真正成為一個能主動提供全方位服務的現代化文獻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