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頑童皇帝(1 / 2)

夏皇後攏金龍紋黃色大袖,頭,盡在手打網

夏皇後雖然心中不忿,可是想想萬貴妃一介宮女出身,沒有什麼能扳倒了皇後,要不是她年紀太大,當時的太後堅決不允她入主中宮,恐怕連皇後都當上了。

如今皇上迷那姓唐的狐狸精迷得神魂顛倒,她又有一個大權在握的表兄,三宮彙集把他叫進來訓斥一番倒不難,真起動他一個外廷臣子談何容易,這報複的心也就淡了。

可是這時劉瑾一激,她的俏臉漲紅,麵子上有些掛不住了,忍不住嬌斥一聲道:“本宮什麼時候裝聾作啞了?雖有皇上的旨意,可是楊淩竟敢目無本宮,不通知本宮和內務府就將公主**宮去,逾矩犯上,本就該受到懲處的。至於兩位公主……”

夏皇後遲疑了一下,兩位公主是當今皇帝的胞妹,當朝太後的親生女兒,如果真的嚴加懲處,豈不是裏裏外外都得罪遍了?

劉瑾看在眼裏,皮笑肉不笑地道:“老奴心裏都明白,娘娘不作懲治呢,以後其他的公主呀、貴妃呀,全都自作主張不聽號令,這後宮裏還有規矩麼?予以嚴懲,又怕傷了皇宮裏的和氣。娘娘真是一番苦心呐。”

他近前一步,道:“老奴倒是有個兩全齊美的法子,不知娘娘意下如何?”

夏皇後正在為難,聞言一由喜道:“劉公公快快講來。”

劉瑾哈著腰道:奴以為,這公主們嘛,不懲戒一番是不成的,可是太過分了也不成,不如著內務府削減兩位公主宮中的用度,就當作懲罰了,皇後娘娘再傳懿旨,禁足十,也足以令後宮知道規矩了。至於楊淩……”

他看了一眼夏皇後,細聲細氣地道:“這事涉及公主,可就不隻是國事了,內務府總管羅祥是有責任上奏折彈劾的,可是他人微言輕,沒

個得力的大臣同時進言,皇上就不會片懲戒他,以後他豈不是更加得肆無忌憚?如果有夏大人同時上書,皇上駁不開麵子。怎麼也得把他叫訓斥一番,他一個臣子,還敢因為這事就嫉恨娘娘?如果娘娘擔心……”

大袖一拂曉,秀眉揚起,夏皇後嬌斥道:“擔心什麼本宮旨意,令內務府削減永福、永淳宮中用度!命尚宮司女官督管公主府,兩位公主禁足十日!”

“老奴遵皇後娘娘懿旨!”劉瑾慌忙大禮參拜,內廷相如此恭瑾,夏皇後的自信不由尋回了幾分。她冷哼一聲,率著六名宮女姍姍走向後宮,劉瑾從地上爬起來,諂媚地神色盡去,唇角露出一絲陰冷的笑意。

*********************

在東洋使者進京的前一,西洋人的京西大教堂落成了。

一座紅磚、圓閱讀

韃靼大敗,剛剛統一草原的伯顏可汗必定勢力不穩。內部政局變得不可琢磨,此消彼長之下,大明就有了化防禦為進攻的戰略能力。如果整個草原和遼東的勢力分配因此生了變化,將直接影響到朝鮮國,這一來勾起了他的興趣,難道這位耽於酒色嬉戲的正德帝竟要做一鳴驚人的楚莊王?

可是正德在豹房隨之而來的種種荒誕不經的行為,再次打破了他的幻想。他實在很難相信眼前喜怒形於色、一路談笑輕浮毫無帝王尊嚴的正德會是個有為的君王。

旁邊安南使者阮大佑見他沉思佇步,扯了扯他的衣袖道:“皇帝已經走了,快跟上。”

樸恩熙這才反應過來,急忙隨著舉步進了教堂的院落。

由於大明的‘朝貢’政策主張凡貢使至,必厚待其人;私貨來,皆倍償其價。所以異域國隻要口頭上承認是大明藩屬,這買賣簡直是穩賺不賠,帶來的商品都以比市價高出數倍的價格賣給大明皇朝。

這一來有些國嚐了甜頭,三不五時就來朝貢,明朝本來規定安南三年一貢,使者不許過五人,可是安南幾乎每年都派人朝貢,派出的使團達一二百人,大明不堪重負。可是人家打著向朝進貢的牌子,又不好把使者拒之國門之外,隻好啞巴吃黃蓮。

這位阮大使就是來大明打秋風的,至於皇帝是英明還是昏庸,對安南來,遠不及朝鮮那般重要,所以他毫不在意。

正德走在前邊,他已聽了火者亞三介紹,還好奇地問了幾句彼國見麵時相互問候的語言,嘻笑著正想邁進教堂。雅各思忽然伸手從門口潔白石盆中用手指蘸了幾滴水,向正德屈指一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