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淩心中甚急,並不乘轎,喚人牽了馬來,剛剛走出大門口,就見前方有幾個侍衛攔在那兒,前邊站了三個人,一男一女還牽著個孩子,看來是一家三口,那男人穿的是衛所官兵地服裝,看模樣品秩還不低。
楊淩拉住馬韁繩道:“什麼人在那兒喧嘩?”
幾個侍衛回頭一看,抱拳道:“大人,這人要見您……”
那被攔住的軍官跳著腳兒喊起來:“楊大人,欽差大人,是我啊,我劉浪啊,大人。”
楊淩聽了納悶:“流浪?又是衛所逃兵?找我這個欽差告狀來了不成?等等……流浪……蛤蟆山。”
楊淩一下想了起來,裏應外合拿下五都都山蛤蟆嶺的劉浪。這人雖曾立過大功,不過打下五都都自已就繼續進兵了,這人就交給李森處置了,所以楊淩對他實在印象不深。
楊淩換了副笑模樣,擺手道:“叫他過來吧。”
劉浪領著那個身材纖巧、皮膚白晰、眉眼挺俊俏溫順地少婦,牽著一個虎頭虎腦的男孩,走到跟前推金山倒玉柱,“咕咚”一下就跪倒了:“的馬上就要上任了,臨行前想見見大人,拜謝大人如山恩德,楊大人請受的三拜。”
劉浪罷,“咚咚咚”結結實實磕了三個響頭,一抬腦袋見兒子還傻嗬嗬站著,就在他**上拍了一巴掌,罵道:“混子,愣著幹嗎?快磕頭,沒有楊大人,你能有爹嗎?”
楊淩聽著直別扭,他咧咧嘴,正要上前扶起劉浪,劉浪扯著嗓子和那白淨少婦也嚷上了:“媳婦兒,這就是咱家的大恩人欽差楊大人,沒有他老人家,你就得守一輩子活寡,快謝過了大人。”
這都哪兒跟哪呀。楊淩聽地啼笑皆非,可是和一個如此真誠的粗人也沒法細講,否則是越描越黑,隻得受了這一家三口的拜禮,然後才上前扶起劉浪,笑道:“可別這麼。你能及時悔悟、棄暗投明,也是立了大功的,又不是本官私相授官。如果沒有你,本官就打下都都寨,死傷也不知要多少幾倍,你對朝廷,是有大功地。”
劉浪一聽楊淩誇他,咧開嘴笑了,拱拱手道:“還是得多謝大人,要不是大人。旁人根本就攻不到都都寨,的就是想為朝廷立功,也沒有機會呀。再了,地當初犯混,犯了大罪。也就是大人您,才能赦了我的罪,還給了我官做,我能找回老婆孩子,還能風風光光地做上守備。全賴大人的恩德,這分恩情我們一家永世不忘。”
楊淩心中有事,不想多談。便道:了守備是吧?去哪裏上任呀,已經走過一次錯路,這回可別再做錯事了。”
人”,劉浪恭恭敬敬地道,然後憨然一笑:“回我老家,保寧府,嘿嘿。有大人您關照,李指揮挺照顧我的,給我分了個好地方,可我偏要回保寧。那裏是賴點兒,窮山餓水的,啥也沒有,可是畢竟是老家,我犯了事,族裏上上下下都跟著丟人,這也算是衣錦還鄉了不是。”
淩點點頭,忽想起給朱讓槿寫信抱怨械鬥的苗家部落好友就是在保寧府,現在劉浪又那裏窮山餓水,看來地方確實不靖,便道:“你那裏的苗家部落好象彼此之間常起糾葛,和漢人恐怕也少不得有糾紛,我聽有個‘軲軲寨’常向四鄉挑釁,連同為苗家的部落都欺負,回了保寧做守備,你可要守得一方土地,保得一方平安呀。”
劉浪訝然道:“難怪人家大人是諸葛武侯再世,原來真的是……真的是……連軲軲寨這種地方大人都知道,真是神了,大人放心,那裏是人地家鄉,我別的不圖,就圖給劉家族人爭口氣,給大人您露露臉,也得把事兒幹好。”
楊淩點點頭,心頭卻暗暗一歎:“自從皇上登基,就下詔官員不得在家鄉本地任職,這條令自古有之,可是到了現在也隻有三品以上的大員也顧忌一點,地方上根本沒推行下去呀。這政令當初自已也是讚同者之一,可這位大兄弟當著自已的麵嚷嚷著要回老家當官,好象還生怕旁人不知道似的。”
楊淩隻好裝糊塗道:“好好,你們一家團聚,也是樁大喜事,本官在這裏也先恭賀了。我還要去蜀王府,有件要事待辦,你也早日回家鄉上任吧,等以後有機會,本官去你那兒遊覽一下。”
他隻是隨便,可劉浪卻當了真,難堪地笑道:“地那兒實在沒什麼風景可逛,大人見多識廣,怕要失望了。”
楊淩奇道:“那裏不是有個劍閣嗎?從秦入蜀,必經劍閣,大大有名的地方呀。”
劉浪道:“保寧府領二州八縣,劍州確是其中之一,可是距我那兒可不近,不過的家鄉雖沒什麼可以遊賞的,山林中卻有老虎,的以前打過,大人要是去了,地一定想辦法再弄一隻來,請大人嚐嚐老虎肉。”
他的媳婦兒羞怯地扯扯他的衣袖,輕聲嗔道:“大人有事要忙,你倒是瞎扯些什麼呀,大人是欽差呢,什麼東西沒嚐過,還稀罕老虎肉?”
楊淩嘿嘿一笑,心道:“那是,堂堂郡主地腳丫子,本官都啃過。常言道秀色可餐嘛,當然也算吃的,底下還有誰吃過?”
趁著劉浪媳婦兒這句話,楊淩趁機拱手告辭,翻身上馬,帶著侍衛們一陣風兒似地卷向蜀王府。
楊淩剛剛趕到蜀王府,就覺不對勁兒,宮禁森嚴,一隊隊士兵刀出鞘、箭上弦,一副如臨大敵的模樣,許多王府衛兵跑來跑去,大叫著“抓刺客。”
楊淩牽著馬站在紅照壁前,都有點不好意思再進去:刺客不常有,今年特別多。自打我到了四川,這兒是真不太平啊,要是郡主看到了,十有**又要罵我是大掃把。
呆了一會,他才硬著頭皮派人上去明來意,宮禁森嚴。衛兵也不敢擅自放他進去,當下派了人去通知蜀王,過了半晌,才見蜀王府內務大總管滿頭大汗,親自趕出來相迎。
楊淩進了門兒,一邊和他往裏走,一邊問道:“大管家,這是出了什麼事?王府內怎麼也出現了刺客?”
內務總管憤怒之極地道:“這些膽大包大地歹徒,真是不知死活,王府是那麼好闖的麼?大人放心。王府自有一套訊號可以迅傳出去,王爺剛剛遇險,訊號就通知了各處宮禁,那賊人逃不出去!”
楊淩聽他隻喊抓刺客,卻不提蜀王傷勢。估計蜀王是有驚無險,便道:“王爺吉人相就好,隻是那刺客不知怎麼混進王宮的,不曾傷了王爺吧?”
內務總管不屑地冷笑道:“哈哈!歹人雖有本事混進宮來,卻不知道王爺身邊的聆子公公是一等一的高手。昔年縱橫西域……,有幾個人能在他的眼皮底下傷了王爺。”
“又是一個高手,現在這高手不值錢了麼?怎麼隨時都能蹦出幾個高手來?世子是。二殿下是,就連蜀王身邊一個不起眼地老太監也……”
幸好內總管馬上就接了下去:“世子和二殿下的功夫,就是和聆子公公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