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禽流感來襲
時政
作者:呂天玲
非典十年後,H7N9禽流感爆發,考驗著政府加大疫情播報透明度的承諾。十年來,中國衛生應急體係有了長足進步,為信息及時公開提供了物質支撐;政府對疫情也形成了一套規範透明的程序,避免信息瞞報和漏報。
27歲的吳亮亮第一個被H7N9禽流感打倒。吳來自江蘇鹽城,在上海做豬肉攤販,從開始“自覺感冒不適(2月27日)”到被宣布死亡(3月10日),時間不到兩周。
他的妻子吳曉雅一直不明白,一場感冒為何能奪走丈夫年輕的生命。直到3月31日,國家衛生與計劃生育委員會通報,在上海市和安徽省發現的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為全球首次發現的新亞型流感病毒,吳亮亮的名字就在其中。
和吳亮亮有一樣遭遇的還有38歲的浙江建德人洪明。他於3月27日去世,同樣也是至去世都不清楚自己的真正病因。
冰冷的數據不斷增加。截至4月11日17時,全國確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增至38人,10人死亡。其中,上海18例(6例死亡)、江蘇12例(1例死亡)、浙江6例(2例死亡)、安徽2例(1例死亡)。
真相是否被遮蓋
非典十年之後,應對H7N9,上海市政府被外界評價為“十分靈敏”,但也有媒體報道稱,真相也曾經被掩蓋。
據媒體報道,2月19日,上海李姓父子三人發病,到上海第五人民醫院(上海五院)就診。
3月4日,李先生死亡。同日,第一家P3級實驗室證實了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專家盧洪洲關於禽流感的判斷,從病毒樣本中檢出H7N9病毒。之後,病毒樣本又被送往第二家P3級實驗室複核。
3月7日下午,有微博稱“上海第五人民醫院出現了幾例不明死亡病例,初步診斷為流感,有呼吸衰竭症狀,希望院方公布真相。” 但隨後原帖被刪除,博主也更改了微博名。
據知情者稱,當日17時20分,上海五院官方微博發布“網傳不明原因死亡病例事件的真相”,稱2月14日至24日期間,李姓一家三口因發熱、咳嗽先後來院就診。87歲的李某因高齡出現多器官功能衰竭,於3月4日醫治無效死亡;55歲的李某小兒子因“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於2月28日醫治無效死亡;69歲的大兒子病情穩定。與患者密切接觸的醫護人員和家屬均無發病。
然而一小時後,上海市衛生局官方微博稱,經衛生部門核查,沒有一家三口突然發病,醫院未上報及第五例病例出現。上海五院曾先後收治李姓一家三口,經流行病調查和實驗室檢測,已排除非典等傳染病。
上海市衛生局稱,專家認為2人死亡(年齡87、55歲)係因患有多項基礎性疾病,加上肺部重度感染所致。
3月10日,第二家P3級實驗室從病毒樣本中檢出H7N9病毒。
3月22日,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將病毒樣本送交中國疾病預防和控製中心進行複核確認。
8天後,中國疾病預防和控製中心從上海一周前提交的病毒樣本中分離出H7N9禽流感病毒。
3月31日,新成立的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通報,在上海和安徽發現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這是全球範圍首次發現人類感染H7N9病毒,而此病毒此前僅在禽間發現。
隨即,上海市政府決定,從4月2日起啟動上海市流感流行應急預案Ⅲ級響應。當日17時15分,上海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上海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