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的陽台 19.(1 / 2)

心靈的陽台 19.

化解心中之結

鑒真和尚剛剛剃度遁入空門時,寺裏的住持讓他做了寺裏誰都不願做的行腳僧。

有一天,日已三竿了,鑒真依舊大睡不起。住持很奇怪,推開鑒真的房門,見床邊堆了一大堆破破爛爛的芒鞋。住持叫醒鑒真問:“你今天不外出化緣,堆這麼一堆破芒鞋做什麼?”

鑒真打了個哈欠說:“別人一年一雙芒鞋都穿不破,我剛剃度一年多,就穿爛了這麼多的鞋子,我是不是該為廟裏節省些鞋子?”

住持一聽就明白了,微微一笑說:“昨天夜裏落了一場雨,你隨我到寺前的路上走走看看吧。”

寺前是一座黃土坡,由於剛下過雨,路麵泥濘不堪。

住持拍著鑒真的肩膀說:“你是願意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還是想做一個能光大佛法的名僧?”

鑒真說:“我當然希望能光大佛法,做一代名僧。”

住持撚須一笑:“你昨天是否在這條路上走過?”鑒真說:“當然。”

住持問:“你能找到自己的腳印嗎?”

鑒真十分不解地說:“昨天這路又坦又硬,小僧哪能找到自己的腳印?”

住持又笑笑說:“今天我倆在這路上走一遭,你能找到你的腳印嗎?”

鑒真說:“當然能了。”

住持聽了,微笑著拍拍鑒真的肩說:“泥濘的路才能留下腳印,世上芸芸眾生莫不如此啊。那些一生碌碌無為的人,不經風不沐雨,沒有起也沒有伏,就像一雙腳踩在又坦又硬的大路上,腳步抬起,什麼也沒有留下、而那些經風沐雨的人,他們在苦難中跋涉不停,就像一雙腳行走在泥濘裏,他們走遠了,但腳印卻印證著他們行走的價值。”

鑒真慚愧地低下了頭。

選擇泥濘的路才能留下腳印,不經曆風雨,沒有起伏的人總想在一片坦途上行走,終究不會有任何的收獲。隻可惜有許多人隻知道放棄而不懂得如何放棄。

玉米花

高爾文是個身強力壯的愛爾蘭農家子弟,充滿進取精神。13歲時,他見到別的孩子在火車站月台上賣爆玉米花賺錢,也一頭闖了進去。但是,他不懂得,早占住地盤的孩子們並不歡迎有人來競爭。為了幫他懂得這個道理,他們無情地搶走了他的爆玉米花,並把它們全部倒在街上。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高爾文從部隊複員回家,他又雄心勃勃地在威斯康星辦起了一家公司。可是無論他怎麼賣勁折騰,產品依然打不開銷路。有一天,高爾文離開廠房去吃午餐。回來隻見大門上了鎖,公司被查封,高爾文甚至不能夠進去取出他掛在衣架上的大衣。

高爾文並沒有氣餒,積極尋找著下一次機會。

1926年他又跟人合夥做起收音機生意來。當時,全美國估計有3000台收音機,預計兩年後將擴大100倍。但這些收音機都是用電池作能源的。於是他們想發明一種燈絲電源整流器來代替電池。這個想法本來不錯,但產品還是打不開銷路。眼看著生意一天天走下坡路,他們似乎又要停業關門了。高爾文通過郵購銷售辦法招徠了大批客戶。他手裏一有了錢,就辦起專門製造整流器和交流電真空管收音機的公司。可是不出3年,高爾文依然破了產。此時他已陷入絕境,隻剩下最後一個掙紮的機會了。當時他一心想把收音機裝到汽車上,但有許多技術上的困難有待克服。到1930年底,他的製造廠的賬麵上淨欠了374萬美元。在一個周末的晚上,他回到家中,妻子正等著他拿錢來買食物、交房租,可他摸遍全身隻有24塊錢,而且全是賒來的。

然而,經過多年的不懈奮鬥,如今的高爾文早已腰纏萬貫,他蓋起的豪宅就是用他的第一部汽車收音機的牌子命名的。

通向成功之路並非一帆風順,有失才有得,有大失才能有大得,沒有承受失敗考驗的心理準備,闖不了多久就要走回頭路了。一個成功的推銷員經曆的失敗往往是一二再,再二三的接踵而來,正是因為他們經受住了打擊,他們才能夠脫穎而出。

報紙

傑克和約翰去曼哈頓出差,由於在那天早上的第一個約會前有一點時間,兩個人可以從容地吃頓早飯。點完菜之後,約翰出去買報紙。過了5分鍾,他空手回來了。他搖搖腦袋,含糊不清地小聲罵街。

“怎麼啦?” 傑克問。

約翰答道:“我走到對麵那個報亭,拿了一份報紙,遞給那家夥一張10美元的票子。他不是找錢,而是從我腋下抽走了報紙。我正在納悶,他開始教訓我了,說他的生意決不是在這個高峰時間給人換零錢的。”

兩個人一邊吃飯,一邊討論這一插曲,約翰認為這裏的人傲慢無理,都是“品質惡劣的家夥”。他以後再也不讓任何人給找10美元的票子了。飯後,傑克接受了這一挑戰,讓約翰在飯店門口看著我,自己則橫過馬路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