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性格的美就像藝術上的美一樣,就在於它的流線型沒有棱角,線條始終保持連續、柔和的弧形。有很多人的心靈之所以不能更上一層樓,向世人展示更優美的品質,正是由於個性中存在的棱棱角角。無論有什麼樣出色的品質,一旦表現出粗暴、唐突,不合時宜,其價值自然而然就會受損。而實際上,隻要我們多加修飾,注意舉止文明,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據說,古希臘著名畫家阿佩利斯為了畫好日後風靡希臘的美神圖,事先曾專程到各地遊曆,以便仔細觀察各類年輕貌美的女子,將她們的長處都彙集到他畫的美神身上。整個過程曆時數年之久。同樣的道理,一個舉止文明的人,應當注意觀察、研究他所接觸的各種文化圈子的人,擇其善者而從之,這才能使自己擁有真正的教養。
一個聰明人曾經打過一個比方說,我們扔一塊骨頭給一隻狗,狗會撲過去用嘴銜住,不過它的尾巴並不會擺動;但如果我們把狗喊過來,撫摩它的腦袋,親手把骨頭遞給它,狗就會做出感激涕零的樣子,尾巴來回擺個不停。連狗都懂得好歹,知道用什麼方式表示感激之情;但一些無情無義、不懂得分辨是非好壞的人竟然從來不會表示感激之情。
心得
良好的修養,是自身的一筆財富,它能彌補一切自然的缺陷。
有修養的人,在受到打擊時,仍然不失大將風度;在受到委屈時,仍然不失君子風度;在受到表揚時,仍然不失謙讓的風度。
有修養的人,從不強詞奪理,有理的時候得理讓人。
有修養的人,在逆境或挫折中總是麵帶微笑。
有修養的人,即使獲得成功,也不會咄咄逼人,顯出小人得誌的醜惡模樣。
名言格言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中〕荀況
修其心治其身,而後可以為政於天下。
——〔中〕王安石
聞外議,隻當自修自省。
——〔中〕薛瑄
有教養的人的遺產,比那些無知的人的財富更有價值。
——〔古希臘〕德謨克利特
性情的修養,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自己增強生活能力。
——〔日〕池田大作
一枚金幣的代價
塞爾旺
適用作文主題
做人、做事、互相理解、重義輕利。
在某個大島上,有一天,一個商人在沿著一條公路散走時,發現地上有一個小包。他撿起小包,發現裏麵有三枚金幣,而且每枚值一兩黃金。
這時,過來一個散步的人,說這個包是他掉在這裏的,他當然要求商人把裝有三枚金幣的小包還給他。
商人卻沒有絲毫退還之心,他聲稱:“誰撿到就是誰的。”
兩人都據理力爭,吵得麵紅耳赤。盡管他們倆都是那樣全神貫注,然而,卻在不知不覺中調換了他們在爭吵中的位置。
金幣原來的主人說道:“既然我已經把小包丟了,那金幣就不再屬於我了。”商人則說:“這金幣是我偶然撿到的,但這錢不屬於我。”
這樣,他們的意見仍然完全相反。一個決意要還錢,一個再也不想要。他們又吵了起來。
“這些錢是你丟的,應該把錢還給你。”
“千萬別這樣,你撿到的就是你的了。”
他們又像起初一樣,沒完沒了地爭吵起來,不過彼此互換了角色。
他們最終也沒有吵出個解決方法,於是便一致決定請第三者裁決;對於他的裁決,他們都將不再表示任何異議。
他們拜訪了當時最著名的法官。
法官仔細地聽取了他們兩人的申訴,毫不猶豫地作出了裁決:“官方沒收你們倆都願意讓給另一個人的這三枚金幣。既然你們都放棄了這筆錢的所有權,想來二位都不會反對本裁決。”
說完,這位大法官拿起三枚金幣,走進了他的辦公室。
兩個人聽罷,都呆在那裏發愣,思索著什麼,像是有點後悔似的……這時候,法官又回來了,手裏拿著兩個小包。他又對他們說:
“你們每個人都堅持自己有理,所以你們兩人都失去了這筆錢。
“盡管你們失去了一筆錢,你們卻得到了一個很好的教訓:頑固堅持自己的想法,而不試圖理解對方,那就會受到損失。我也同樣得到了一個重大的教訓,那就是你們的謙虛和你們的慷慨所給予我的。因此,我要送給你們每人一份禮物。”
他遞給每人一個小包,每個包裏裝著兩枚金幣。
接著,大法官總結這件事:
“你們倆現在拿到的這四枚金幣,就是你們帶給我的那三枚,再加上我為了感謝你們對我的教育從自己口袋裏拿出來的一枚。在這之前,你們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有三枚金幣;後來又都失去了。從現在起,你們兩個人都有了兩枚金幣,而且可以保存下去。你們每個人都失去了一枚金幣,我給添了一枚,因此我也失去了一枚金幣。這就使得我們大家都失去了同樣的東西——一枚金幣。這也是我們三個人為了剛剛受到的教育所付出的同樣的代價。”
心得
金錢雖是身外之物,但因它對每個人都有用,所以我們仍要努力以正當的方式賺取,並且節約地使用。
不要接受別人的金錢,尤其是為了一時的虛榮或排場。如果沒能償還,那麼一時的虛榮或排場就會造成日後的苦惱和麻煩。
名言格言
金錢喜歡背叛,卻憎恨背叛者。
——〔古羅馬〕愷撒
金錢可以成為人的奴隸,也可以成為人的主人。
——〔古羅馬〕賀拉斯
金錢不是做奴隸就是做主人,二中必一,別無其它。
——〔古羅馬〕賀拉斯
金錢是個好仆人,但在某些場合也變成惡主人。
——〔英〕弗·培根
金錢就像肥料。你若把它撒在四周,它就大大有用。可是你若把它堆積一處,那就真臭難聞。
——〔美〕小默奇森
事業使你崇高,金錢使你卑下。
——〔法〕羅曼·羅蘭
心靈上的舒展
羅蘭
適用作文主題
平淡、樂觀、修養、成功、智慧。
人生最大的苦惱,不在自己擁有的太少,而在自己想望的太多。想望不是壞事,但想望的太多,而自己能力又不能達到,則會構成長久的失望與不滿。在對環境、對自己,都長久的感到失望與不滿的情形之下,就產生了自卑、疑懼、對環境的戒備和內心的緊張。
我常想,對那些太急於求好,或爭於求功的人們來說,他們需要學會一分“心靈上的舒展”。這種心靈上的舒展是讓自己能把一切看平淡些,看輕鬆些。不要巴望得太高,不要過分的求全苛刻。固然,在正常的情形之下,我們都應該要求自己上進,要求自己做事要精確、要成功、要勝利、要超越;但是在這一切要求之上,還必須有另一種要求來使它平衡。這要求便是使自己“量力而為”,要“輕鬆平淡”。
一個人的智力、體力、領悟力與適應力,都有一定的限度和範圍,不可能在每一件事上都一路領先,勝過所有的人。我們必須承認有自己力量所不能達到之處。必須承認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們可以在某一些事情上比別人略勝一籌,但當別人在另一些事情上勝過我們時,我們必須有為別人喝彩的心情;至低限度要有承認別人在某些方麵比自己好的雅量。而且即使對自己來說,當我們達不到自己所要求的目標時,除去準備繼續努力之外,也必須對自己能存幾分原諒。
我們常見有兩種人。一種人是太懶散,因此他們需要多催逼自己;另有一種人是太要強,因此他們需要略微放寬自己。對一個過分求全的人來說,他如想真正得到成功,必須先讓自己學會幾分平淡。否則單是那種急於求功的緊張焦慮,就會把他的精神無益地消耗,以致一事無成。
當你緊張焦慮、不可終日的時候,你不妨想想世界上那些盡人皆知、值得緊張焦慮大事。例如,太空人登陸月球的事。試著設想一下太空人所麵臨的考驗,科學家們所麵臨的考驗,以至於太空人的家屬們所麵臨的考驗等等,你會開始了解,你自己目前所引為緊張的事情實在很小;你所麵臨的成敗得失也實在並不那麼嚴重。
世上真正成功的人常能舉重若輕,履險如夷,臨危不亂。這是一分定力,也是一種智慧和胸襟。太空人在登月探險的過程中,還有心情說笑話,那一分輕鬆正是最高智慧的表現,也是成功者所必備的條件之一。
大成功如此,小成功亦然。念書、參加考試,除認真準備之外,必須能夠把得失置之度外。凡事在於自己盡力而為,隻要自己已經盡力,成功與否,或是否勝過別人,那就已經不是自己的力量所可操縱,多去憂慮反而分散了自己的精神與心力,削弱了成功的可能性。
“不問收獲,但問耕耘”,這句名言不但是我們做事為人的一個守則,也更是應付得失問題時的最佳箴言,同時也是一項真正幫助我們達到成功目的的信條。因為我們在耕耘時,如果分心去巴望收獲,或因急於收獲而不耐煩去腳踏實地的耕耘,都足以影響到正常的工作步驟,而減少或失去了應得的收獲。
個人的成就與競爭時的得勝,固然是值得快樂的事;但假如一個人處處想得勝、要爭強,則不但享不到成功的樂趣,反而充滿了惟恐被別人超越的苦惱。由於你時時想要勝過別人,則一切人都將成為你的敵人。生活中那些本來值得欣賞的項目,也都由於你急於求功,而變成了不受歡迎的幹擾。這樣,你的生活勢必內容枯燥、冷硬而乏味。由於你隻欣賞自己而不欣賞別人,難免使自己變為孤立而非常寂寞。那時,你即使成功,也會由於無人與你分享而不會覺得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