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智能硬件采集數據的準確性有待進一步提高。盡管在一定程度上,現有的移動醫療服務和功能可滿足用戶的問診需求,但通過監測數據進行行為幹預,進而預防疾病的能力還有待提高。一旦數據出現較大誤差,給用戶造成壓力的同時,產品本身的推廣也會受阻。此外,由於相關廠商多停留在借助不同的產品功能培養用戶使用習慣的階段,用戶粘性難有較大提升。
醫藥物流速度較慢。今天的中國藥店跟便利店一樣在全國多如牛毛,覆蓋半徑不足3公裏。碰上急症就直接去醫院了。而網購藥品需要解決的是如何讓患者拿到藥品的時間短於傳統的取藥時間。國家藥監局對藥品的倉儲、配送都有嚴格的規定,目前參與醫藥物流的企業數量不多,目前的物流速度還沒辦法滿足用戶的急需用藥需求,特別是跨城市的物流配送速度。
業內普遍缺乏清晰的盈利模式。盡管互聯網醫療行業異常熱鬧,但業內普遍沒有找到適合自家的清晰的盈利模式。目前尚未有哪家互聯網醫療平台開始盈利,產業相關數據也不樂觀。很多公司通過交叉合作探索向患者收費模式,試水市場反應,比如從患者需求切入,如提供掛號、問診等服務,將其轉化為購藥行為,但無論是通過掛號、問診還是健康管理,患者需求的轉化率都極低,究其原因是用戶粘性不高,大部分購藥行為能通過醫療機構、實體藥店等渠道完成,因此沒能實現購藥行為的電商化。同時,由於各合作企業間為了保障自身利益,也不願意提供十分詳細的患者記錄和數據分析,導致合作以失敗告終居多。目前獨立運行的醫藥電商也無一家盈利,因為網上銷售的多為單價低、毛利不高的非處方藥,這也決定了該行業在短期內實現盈利幾無可能。
互聯網醫療行業發展策略建議
互聯網醫療行業的健康發展離不開國家的支持和企業、醫療機構、用戶等各方的努力,在整個行業正處於高速發展的當下,我們認為國家應加速出台相關監管政策、標準和相關配套改革,企業也應抓住大好時機,學習同行先進經驗,結合企業具體情況製定相關發展策略。
1.行業發展建議
建立和完善行業標準體係。行業標準體係的建立和完善主要從以下三方麵進行:一是統籌和推動全國互聯網醫療信息標準化工作,加快實現數據交換和共享,構建醫療信息大數據平台;二是規範互聯網醫療硬件和軟件產品,加快實現設備標準化生產;三是加快出台互聯網行業準入標準,規範行業準入條件,防止低水平重複開發。
改革醫療保險體製。醫保經辦部門應該通過盡快引入醫保醫師製度助推醫生自由執業,使得醫生不必再依靠公立醫療機構身份獲取醫保資格,引導優秀醫生分流到社區、民營醫療機構乃至線上機構,利用包括互聯網醫療在內的新型醫療服務組織的競爭和分流能力,形成充分競爭、分工診療的醫療服務供給格局。
加強行業監管。我們認為應從三個方麵來加強行業監管:一是明確行業監管機構,加強對互聯網醫療行業的監管;二是出台相關細則,明確對互聯網醫療主體資格審查備案、知識產權保護、糾紛處理、消費者維權等問題的解決辦法;三是加強互聯網醫療的信息安全管理,確保醫療信息在傳輸過程中的安全性。
優化產業發展環境。在優化產業發展環境方麵,可從以下幾方麵開展:一是加強衛生、工信、工商、公安等部門的協作,營造規範有序的市場環境,促進醫療健康服務與互聯網的有效對接;二是推進優勢企業強強聯合,加大新產品研發力度,培育壯大互聯網醫療品牌;三是密切關注行業發展動向,切實將國家支持互聯網醫療發展的政策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