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有效閱讀的記人美文 11(2).(1 / 2)

學生有效閱讀的記人美文 11(2).

魯迅先生不遊公園,住在上海10年,兆豐公園沒有進過,虹口公園這麼近也沒有進過。春天一到了,我常告訴周先生,我說公園裏的土鬆軟了,公園裏的風多麼柔和。周先生答應選個晴好的天氣,選個禮拜日,海嬰休假日,好一道去,坐一乘小汽車一直開到兆豐公園,也算是短途旅行。但這隻是想著而未有做到,並且把公園給下了定義。魯迅先生說:“公園的樣子我知道的……一進門分做兩條路,一條通左邊,一條通右邊,沿著路種著點柳樹什麼樹的,樹下擺著幾張長椅子,再遠一點有個水池子。”

我是去過兆豐公園的,也去過虹口公園或是法國公園的,仿佛這個定義適用於任何國度的公園設計者。

魯迅先生不戴手套,不圍圍巾,冬天穿著黑士藍的棉布袍子,頭上戴著灰色氈帽,腳穿黑帆布膠皮底鞋。

膠皮底鞋夏天特別熱,冬天又涼又濕,魯迅先生的身體不算好,大家都提議把這鞋子換掉。魯迅先生不肯,他說膠皮底鞋子走路方便。

“周先生一天走多少路呢?也不就一轉彎到××書店走一趟嗎?”

魯迅先生笑而不答。

“周先生不是很好傷風嗎?不圍巾子,風一吹不就傷風了嗎?”

魯迅先生這些個都不習慣,他說:

“從小就沒戴過手套圍巾,戴不慣。”

魯迅先生一推開門從家裏出來時,兩隻手露在外邊,很寬的袖口衝著風就向前走,腋下夾著個黑綢子印花的包袱,裏邊包著書或者是信,到老靶子路書店去了。

那包袱每天出去必帶出去,回來必帶回來。出去時帶著給青年們的信,回來又從書店帶來新的信和青年請魯迅先生看的稿子。

魯迅先生抱著印花包袱從外邊回來,還得提著一把傘,一進門客廳早坐著客人,把傘掛在衣架上就陪客人談起話來。談了很久了,傘上的水滴順著傘杆在地板上已經聚了一堆水。

魯迅先生上樓去拿香煙,抱著印花包袱,而那把傘也沒有忘記,順手也帶到樓上去。

魯迅先生的記憶力非常之強,他的東西從不隨便散置在任何地方。

魯迅先生很喜歡北方口味。許先生想請一個北方廚子,魯迅先生以為開銷太大,請不得的,男傭人,至少要15元錢的工錢。

所以買米買炭都是許先生下手。我問許先生為什麼用兩個女傭人都是年老的,都是六七十歲的?許先生說她們做慣了,海嬰的保姆,海嬰幾個月時就在這裏。

正說著那矮胖胖的保姆走下樓梯來了,和我們打了個迎麵。

“先生,沒吃茶嗎?”她趕快拿了杯子去倒茶,那剛剛下樓時氣喘的聲音還在喉管裏咕嚕咕嚕的,她確實年老了。

來了客人,許先生沒有不下廚房的,菜食很豐富,魚,肉……都是用大碗裝著,起碼四五碗,多則七八碗。可是平常就隻三碗菜:一碗素炒豌豆苗,一碗筍炒鹹菜,再一碗黃花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