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有效閱讀的敘事美文 18.(2 / 2)

他的長輩去了會客室,留下他一個人在這裏。

已經有一些同伴在教室裏,等候著考試;不過,他並沒有與他們之內的任何人交談,一則認生,二則不知道能否考取,他沒有勇氣去與他們談話,三則他在納悶著,老師是要出怎麼一個題目。

等得不耐煩了。他打開盒來,蘸筆,在帶來的紙張上寫字。他的手有一點顫抖。他不寫字了;腹誦著前幾天所讀的一篇古文。腹誦了有一半,便梗住了,在第一天腹誦時候所梗住的那個地方;再也想不起下文來。

便是這時候,監考的老師進來了。他看見同試者都站了起來,在老師上了講壇的時候,行一鞠躬禮,再坐下,他也跟著照樣作了。他向老師望了一眼,似乎是心裏慚愧,不知道這種儀節,又似乎是心虛,適才的那篇文章沒有腹誦出來……還好,老師並沒有向他看。

老師,沿了前排的座位,在分散著試題。他焦急的等候著。他很懊悔,進來教室的時候,為什麼要靠了門坐上這一排的最末一個座位,為什麼不去那邊,坐在那邊外麵一排的第一個座位上,因為,那樣,他便可以第一個接到試題,趕早作文了。

一張油印的試題,帶著一張打稿子的紙,與試卷,由前桌的同試者交給了他。

是一個他所不曾作過的題目。不過,還不算是頂難。他把試卷放進抽屜裏去了,怕的打草稿的時候,一不當心,會在那上麵沾了墨漬。

他看見同試者有許多是用鉛筆在打草稿,那是快得多了,他想;所以,他很反悔,為什麼不把家裏給他買的那枝鉛筆帶來。不過,再一想,鉛筆斷了鉛的時候,削起來是費事的,他又心裏輕鬆了。

老師的腳步聲過來過去個不停,除此以外,隻聽見紙張的窸窣聲,與偶爾的一聲抽屜響。

……會客室在那裏呢——他一邊打著草稿,一邊這樣的想——交了卷以後,他怎麼去他的會客室見他呢?他並不是一個人在這裏,也用不著去愁會客室是在什麼地方,他想,他的文章一定會作得很好。他在想家了。

草稿雖是不算十分滿意,為的怕時候不早了,來不及謄清,他便隻得從抽屜裏麵去取出試卷來。一句,一句的抄,那是很吃力的一件事,因為他想把文章抄得很工整,並且一個字也不錯,而他的小楷卻是寫得極慢,極不好的。老師從他麵前走過去的時候,他的手動了一動,想著把他的文章掩蓋起來;並且,臉忽的紅了,心勃勃的跳得厲害。他以為老師是在看他的那一段自己頗是得意的文,心裏有一點自傲。老師在他的一旁站了很久。他所坐的座位;加上他那種慌張的神情,著實是可疑的——不過,他自己並不覺得,他並不知道老師守望了許久是為的這個。

已經有幾個人交卷了。這時候,他的文章也已經抄得隻剩一兩行了。他的心裏寬暢了下去。同時,他反悔,早知道是如此,何以不把文章作得長一點呢?已經謄好了,它是難得再加的。

不過,為了心裏已經不慌亂的緣故,他的神智清醒了:他可以慢慢的謄抄著剩餘的文章,等候著下一個交卷的人,一同出教室,那樣,會客室便不愁找不到了。

他到了會客室。他的長輩向他要草稿看。那個,他並沒有帶出來,是被他放在試卷裏麵,一起交進去了,這是他的糊塗之處,因為,他既是在等候著旁人交卷,他應當是會知道旁人是把草稿給帶走的。多麼不幸的事情!

他不能知道,試卷究竟是作得如何,它究竟能否教他考入這個學校!

他走過長廊的時候,向著教室、操場望了一眼;他那顆心裏的一種滋味是異樣的。

門外的蟬聲十分喧噪;這是一個熱悶的下午。他很想到塘邊去拋瓦片。不過,他還是坐車回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