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閻王索命(1 / 2)

吃罷早飯,老喬扛著鋤頭下地幹活,平常不在家,好不容易回來一趟,能給家裏搭一把手幹一點是一點。

老喬想著不成器的兒子喬大維,心中就窩火,二十五、六的大小夥子,也不安安生生成家過日子,成日裏就在省城跟一幫無業遊民廝混,真怕他哪天惹出大亂子,把自個兒搭進去。

屋裏兩個女人看家,忙裏忙外,怪不容易的。

唉——老喬歎了一口氣,心想:等閨女嫁人了,我也該回來了,守著一畝二分地,刨出兩個人的口糧就心滿意足了,錢賺來賺去,左手進、右手出,啥時候是個頭。把老伴兒獨自丟在家裏,也於心不忍啊!大維若是成器一點兒,娶一房媳婦回來,娘兒倆好歹還能做個伴兒,我也能多掙幾年錢——罷了,那不成器的東西,怕是沒指望!

老喬爬上一個土坡,橫著穿過兩座山之間的一條峽溝,沿著蜿蜒曲折的羊腸小道走了十來裏路,停在了一處陡坡的邊緣,他家的地在坡下,靠著懸崖邊。

老喬用鋤頭杵在地上,慢慢的朝坡下移動步子,有些日子沒下地裏了,腳下不如以往穩當。

走進自家的地裏,老喬抹了一把汗,開始揮動鋤頭挖地。

日上三竿,他已經挖了半箱地,坐下來歇氣,點了一根旱煙卷,吧唧吧唧抽兩口,覺得可香了,頓時有了力氣。

他望著對麵的山頭,內心對這片土地有一份獨特的眷念。

祖祖輩輩在這片土地上生活,就是這座山頭,這片土地,養育了一代一代老老小小。

老一輩人都說,家裏的這方土地是聚寶盆,守著它,一家人就不會餓肚皮。

到了老喬這一代還堅信這一點,可是,到了下一代人的眼裏、嘴裏,就完全變了味兒。

喬大維曾經嘲笑老人們的愚昧無知,他說:“兔子都不拉屎的地方,又缺水、又背陽,還聚寶盆,白送給人家,都沒人要!”

娃兒大了,有自己的主意,死活不肯在家裏呆,嫌棄家裏的房子又矮又破,嫌棄村子裏冷冷清清,沒意思,說哪怕是在城裏要飯,也不肯回來。

有些時候,老喬也想過橫下一條心,就去當沒生過這個忤逆不孝的兒子。可是,兒子跟娘親啊,老伴兒慣著他、寵著他,硬是把他慣成了混世魔王。

老喬看不慣,有時總是想:還說人家城裏人嬌慣娃兒,我看啦,大哥不要說二哥,一個樣兒,甚至,在農村,重男輕女思想嚴重,許多家裏都把兒子捧成了寶,到頭來,還不是坑苦了自己。

胡思亂想一大堆,老喬有些不舍的看了一下煙屁股,下決心一般,在泥巴坨坨上杵滅了,站起身挪了幾步,繼續一鋤頭一鋤頭的刨地。

不知不覺中,他已經靠近了懸崖邊上。為了安全起見,他轉過身去,麵朝著懸崖戲一步一步後退著鋤地。

他抬頭仰望天空,太陽當頭照,已到了中午,來之前就跟小桃說好了,中午他不回去吃飯,她負責送飯來,抓緊時間,今兒一天把地鋤了,明兒背一些幹糞捂捂地,就可以下洋芋種了。

這塊地裏長出來的洋芋,個兒大,又麵又甜,好吃得很。想著這些,老喬開心不已,仿佛已經看到了大豐收。

他聚精會神,幹勁兒十足的幹活兒,總覺著自己還停留在年輕的時候。

……

喬小桃做好午飯,伺候老母親吃了飯、吃了藥,又喂了豬、喂了雞,這才拎著裝著飯菜、水的竹籃子,朝山上走去,這條道兒他走習慣了,約摸四十分鍾,就能爬上山坡。

一路上,她哼著小曲兒,心情愉快,這些活兒,原本都是她幹的,父親一回來,倒讓她落得清閑。

喬小桃原本阻止父親,不讓他去地裏幹活兒,讓他好生養病,可他硬說自個兒不礙事,執拗的扛著鋤頭走了。

喬小桃心想:父親說是回來養病,咋看都不像是有病的樣子,隻是仿佛藏著心事。

她特意給父親煎了兩個荷包蛋,犒勞他,還背著娘給他帶了一壺燒酒。早前,父親就對她說過,人乏了,喝一點兒燒酒,解乏。

喬小桃跨過峽溝,高高興興的在羊腸小道上慢跑,想要給父親一個驚喜,她沒有喊他。

突然,她的腳下被一棵高山植被絆了一下,跌跌撞撞朝前撲了幾步,竹籃子差一點從手中飛出去。

待她站穩腳步抬頭,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有一個身材魁梧的黑衣男人,正伸手推她父親的後背。

“爸——”隨著喬小桃悲天動地的一聲呼喊,老喬整個人朝懸崖外飛去。

男人沒有回頭,橫著朝山坡上跑,飛速鑽進了茂密的樹林子裏。

“爸——爸——”喬小桃撕心裂肺的哭喊著,踉踉蹌蹌的跑到懸崖邊,全身軟踏踏的跌跪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