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 篇 家庭盆景的栽培與養護 第五、微型盆景栽培與養護(6)(1 / 2)

下 篇 家庭盆景的栽培與養護 第五、微型盆景栽培與養護(6)

吊蘭盆景

基本檔案

【學名】ChloroPHytum comosum (Thunb.) Jacques

【別名】盆草、鉤蘭、桂蘭、掛蘭、折鶴蘭。 西歐又叫蜘蛛草或飛機草。

【科屬】百合科、吊蘭屬。

【原產與分布】原產非洲南部,現在分布在世界各地廣為栽培。

【形態特征】吊蘭為宿根草本,具簇生的圓柱形肥大須根和根狀莖。葉基生,條形至條狀披針形,狹長,柔韌似蘭,長20~45厘米、寬l~2厘米,頂端長、漸尖;基部抱莖,著生於短莖上。吊蘭的最大特點在於成熟的植株會不時長出走莖,走莖長30~60厘米,先端均會長出小植株。花亭細長,長於葉,彎垂;總狀花序單一或分枝,有時還在花序上部節上簇生長2~8厘米的條形葉叢;花白色,數朵一簇,疏離地散生在花序軸。花期在春夏間,室內冬季也可開花。目前吊蘭的園藝品種除了純綠葉之外,還有大葉吊蘭、金心吊蘭和金邊吊蘭三種。前兩者的葉緣綠色,而葉的中間為黃白色;金邊吊蘭則相反,綠葉的邊緣兩側鑲有黃白色的條紋。其中大葉吊蘭的株型較大,葉片較寬大,葉色柔和,屬於高雅的室內觀葉植物。

【生活特性】其性喜溫暖濕潤、半陰的環境。

【生長特點】它適應性強,較耐旱,不甚耐寒。不擇土壤,在排水良好、疏鬆肥沃的砂質壤土中生長較佳。對光線要求不嚴,一般適宜在中等光線條件下生長,亦耐弱光。

上盆翻盆

【栽培優點】吊蘭雖稱不上名貴花卉,但吸收空氣中有毒化學物質的能力在花卉卻首屈一指,效果甚至超過空氣過濾器。在空調房間裏隻要放一盆吊蘭;在24小時內,便會神奇地將室內環境中的有異味的一氧化碳、過氧化氮和其它揮發性氣體吸收得精光,並將它們輸送到根部,經土壤裏的微生物分解成無害物質後,作為養料吸收。

【材料選用】吊蘭適宜栽種於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盆栽土可用3份腐葉土、2份堆肥、5份園土配製。家庭蒔養,可用廢舊君子蘭土加一半細沙土摻勻,經暴曬幹燥消毒後栽植最為理想。?

【栽培要求】吊蘭對各種土壤的適應能力強,栽培容易,可常年在明亮的室內栽培,避免強烈陽光的直射,需遮去50~70%的陽光。

吊蘭也可以水培,可將盆栽吊蘭從盆中倒出,用水將土洗淨,剪去老葉、老根,置於水培器皿中,倒上清水即可。水不要太多,剛好到根莖部為宜。為了生長旺盛,可向水中滴上幾滴營養液(可自製)。器皿可用廣口玻璃瓶、玻璃杯及其它容器。容器中的水可以隔幾天換一次,或者添加一些水即可。

【施肥方法】吊蘭是較耐肥的觀葉植物,若肥水不足,容易焦頭衰老,葉片發黃,失去觀賞價值。從春末到秋初,可每7~10天施一次有機肥液,但對金邊、金心等花葉品種,應少施氮肥,以免花葉顏色變淡甚至消失,影響美觀。在夏季吊蘭可適當施用骨粉、蛋殼等漚製的有機肥,待充分發酵後,取適量稀釋液,每10~15天澆施一次,可使花葉豔麗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