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拍”中描寫商人的作品很有特點。《轉運漢巧遇洞庭紅》是描寫商人出海經商的作品,反映了當時商人們追求錢財的強烈欲望和海外冒險的理想。《疊居奇程客得助》描寫了商人囤積居奇的手段,程宰囤依靠海神的指點,發了大財,反映了商人的幻想,表現了他們的精神世界和經營準則。《烏將軍一飯必酬》反映了市民階層對經商行業的重視。“二拍”中反映婚姻愛情的作品也較突出,如《滿少卿饑附飽颺》、《錯調情賈母詈女》、《李將軍錯認舅》等,描寫了青年人對愛情的追求和忠貞,並提出男女在愛情生活上的平等問題,表現了市民階層的婚姻愛情觀念。“二拍”中還有些作品,揭露了統治階級的荒淫腐朽和凶殘貪婪。如《青樓市探人蹤》揭露了官僚地主圖財害命的罪行。《趙縣君喬送黃柑》描寫了統治階級的荒淫無恥。
“二拍”中宣揚封建迷信和因果報應的思想比較嚴重,而且書中多有猥褻的描寫,有些作品利用前人題材近乎抄襲,以致成就遠比“三言”中的明人擬話本遜色。平山冷燕
《平山冷燕》,清代小說,書前署“狄岸山人編次”,據考,可能為康熙時嘉興人張勻所作。
小說20回,描寫才女山黛才華過人,每與慕名者比試詩文,皆勝人一籌,享譽京師,下至平民、上至皇帝都聞其名。同時,有女子名冷絳雪,也具才情,但為小人陷害,將其強行買下欲送與山黛之父為侍女。冷早已聞山黛之名,有心與她結識,便將計就計,前往山府與山黛相聚。二人結為知心,互敬互愛,終日相守切磋詩文。此時有書生兩人名叫平如衡、燕白頷,皆為有才之士,慕兩女之名,化裝來到京師,欲與她們較量詩文,後在科場會試中,平與燕均得高中,皇帝愛才,親自做媒,使平與冷、燕與山得成眷屬。
小說情節曲折,纏綿委婉,反映了當時社會的一些現實,在當時頗為流行,但其思想內容的膚淺、單薄,終未能脫出對才子佳人小說之窠臼。說嶽全傳
《說嶽全傳》,全稱《精忠演義說本嶽王全傳》,清代長篇小說,大約出現在康熙、雍正年間,由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錢彩編次,福建永福(今福建永泰)人金豐增訂。此二人生平均不詳。
嶽飛故事在民族矛盾尖銳的南宋時期就已廣泛流傳。明中葉後,權奸當道,國勢日危,借以寄寓“思良將”思想的各種“嶽傳”小說應運而生,先後出現熊大木的《大宋中興通俗演義》、於華玉的《按鑒通俗演義精忠傳》等書。這就使清代的錢、金二人能在一個較好的基礎上進行加工創作。他們描述“嶽武穆之忠,秦檜之奸,兀術之橫”,不僅為了安慰風波亭上的忠魂,還有借南宋之曆史教訓,宣揚民族意識,悼念明朝愛國誌士,譴責漢奸外寇之意,因而在乾隆年間遭到禁毀。
全書共20卷80回。前61回主要寫嶽飛,後19回寫嶽家後代繼續抗金,報仇雪恨的故事。
作者筆下的嶽飛是一位民族英雄和愛國將領的形象,他軍令森嚴而待人寬厚,經常以愛國思想教育激勵部下,以至嶽家軍作戰目的明確,同仇敵愾,所向無敵;更了不起的是他能平等待人,團結一切抗敵力量,共保宋室。這種描寫固然有一定曆史依據,但更主要的卻是作者順應時勢,通過形象描繪,把重視人民抗敵力量的卓識遠見賦予了嶽飛。這是前代“嶽傳”中不曾如此突出描寫過的。另外,書中對一群參加抗金鬥爭的草莽英雄也有出色的描寫,其中最突出的是牛皋。他的性格接近張飛、李逵,有著鮮明的愛憎,為人憨厚仗義,敢於直斥皇帝,寧肯重新落草,決不接受招安。他抗金不是為了效忠皇帝,而是為國為民排難。他的形象生動感人,極富個性特征。
小說的意義在於歌頌了以嶽飛為首的一群民族英雄,鞭撻當道的權奸及昏庸的皇帝。然而作品中也過多地宣揚了封建的愚忠、愚孝等道德觀念,同時,又把嶽飛與權奸、強寇的矛盾解釋為前世冤孽,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作品的思想意義和社會內容。
《說嶽全傳》的作者抱著“不宜盡出於虛,而亦不必盡由於實”的創作態度,廣泛汲取了前代“嶽傳”的精華,使作品充滿生活氣息和傳奇色彩,同時,也明顯地保留了民間話本的許多痕跡。它對後世的影響很大,不少故事情節被改為戲曲在民間流傳,如《牛皋扯旨》、《櫃中緣》、《挑滑車》等都在舞台上獲得長久的生命。聊齋誌異
《聊齋誌異》,清代文言小說集,蒲鬆齡作。全書共419篇,其故事大都取自民間傳說和野史佚聞,多半是花、妖、狐、鬼的故事,雖然荒誕離奇,情理卻十分真實,反映了當時廣闊的現實生活,提出了許多重要的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