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您認為他寫這些日記有沒有可能呢?”絡腮胡追問道。“您經常和他在一起工作,覺得日記裏寫的內容可信嗎?”
“說實在,從我第一眼看到日記的內容開始,我就不相信這些東西是他寫的。”孔孟章用堅定的語氣回答道。“因為據平時的觀察,我認為婁滿家同誌不但工作認真負責,在其他方麵也都小心謹慎,為人處世並不張揚。像他這麼一個人,怎麼可能把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事,事無巨細地都寫在日記上呢?特別是那些男女問題的事,記者朋友們,不是我替他說好話,你們想,就算他真有這方麵的問題,他怎麼可能傻到把這種醜事都寫到日記上,等著人家來調查呢?”
“這麼說,您認為網上出現的日記是別人偽造的?”最先提問的小姑娘問道。“您憑什麼作出這樣的判斷?”
“我剛才說了,一個正常人是不可能作出這種事情的。”孔孟章耐心地解釋道。“即便他真有那些齷齪事,也不會去寫日記。除非一種可能,那就是神經不正常,是個神經病!更何況,憑我對他多年的相識相知,我認為他根本就不是這種人,根本就不可能做出這些事!”
“您這樣說會不會過分呢?”另一位記者問。“現在網上各種說法都有,全國各地的網友們議論紛紛,而紀委也正在調查當中。可您卻替他打包票,認為他根本就不可能會有這種事。那麼,萬一到時候調查出的結果證明,一切都屬實,您又將作何解釋呢?”
“是啊,我也隻能說說我個人對他的印象,其實我並不能替人打包票。”孔孟章道。“萬一紀委調查證明此事屬實,婁滿家確實做了一係列的苟且之事,那就證明我平時看人看走眼,是被他蒙敝了。但是朋友們,至今為止,我還是非常相信自己的眼光,我認為他不是這種人。所以,我在此呼籲媒體的朋友們,請大家耐心等待,等紀委調查結果出來以後,我們再來討論這件事。希望大家既不要包庇一個壞人,也不要冤枉一個好人。畢竟,現在一切都還在調查當中。”
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前來辦公室打聽的人來一撥又一撥,什麼人都有。可是,婁滿家還是沒有回來,沒有回到孔孟章的身邊。終於,他忍不住了,打電話給紀委書記,責問道:“滿家的事情究竟怎麼樣啦?為什麼還不讓他回來?”
紀委書記有禮有節地回答:“這事我們跟郝書記彙報過了,本來是想讓他馬上回來的。可是,因為有好多事情沒有調查清楚,他自己一時也無法說清。如果采取‘兩規’措施,對他可能更不利,至少影響更不好。所以我們紀委內部的意見是,仍然不采取‘兩規’措施,但讓他繼續留在我們紀委這裏,直到講清問題為止。”
“他的問題有那麼複雜?現在情況究竟怎麼樣啦?那些日記真是他寫的嗎?”孔孟章問。他知道,在案子沒有調查清楚之前,不能問太多。可他身為市委副書記兼市長,同時又是婁滿家的直接上司,他覺得既有責任保護婁滿家,又有理由問清楚點。
“我們也在懷疑,覺得這裏麵有不少問題。”紀委書記不置可否地說。“所以,就更需要我們認真調查,不能有絲毫含糊。另外,此事牽扯到的人不光是婁滿家,還有許多當事人,包括網上發帖的人。所有這些人,我們都得一一找到,調查清楚,希望孔市長多理解。”
“好吧,既然這樣,你們就繼續調查吧,隻要實事求是就好。”孔孟章無可奈何地道。
接下來的日子裏,孔孟章切身感受到了輿論的殺傷力。每天打開電腦,翻開報紙,所有的新聞裏麵,幾乎都能找到有關霍家灣市政府辦公室主任婁滿家的內容。標題都是什麼“香豔日記”、“性愛日記”、“主任日記”等等,還有《這個主任真奇怪,日記裏麵啥都寫》之類的。至於裏麵的內容,直接把網上的日記都附在了報道後麵,部分內容還仿模某部小說的手法,關鍵地方打上XX,給人以無限聯想。
一時間,全國各地的報紙銷量大漲,尤其以大篇幅報道婁滿家香豔日記的報紙最為暢銷。其他一些報紙的總編不甘落後,紛紛派記者殺奔霍家灣而來,爭取采訪到最新的動態。
據媒體報道,“最近,嶺西省霍家灣市政府辦主任婁滿家的‘香豔日記’已經成為近期最熱門的話題,紀檢監察機關對他進行調查的消息傳出後,在當地引起轟動。除了‘情人們’的身份,日記是何時、如何流出來的,是該事件另一大疑點。”
有報道說,“坊間普遍認為,日記的流傳應該出自婁滿家情人小唐的前夫。此人一直覺得自己的老婆很漂亮,故而疑心很大,怕人家一看到他老婆就動心。婁滿家擔任市政府辦主任期間,此人曾到市政府大院裏來鬧過一次,門口的保安勸說無效後,由警方將其帶離。但奇怪的是,此人與小唐已離異,為何最近才傳出日記呢?據小唐本人說,該日記並非她前任老公泄露,網上唐某的博客也非她所開。”
另一篇報道則說,“日記是婁滿家的老婆掛上網的。至於她出於什麼動機,則不得而知。”
不過,最雷人也最讓人信服的內容,則出自以下一篇報道:“關於日記來源的另一個說法,是婁滿家陷入了權力鬥爭。因為婁滿家即將被推薦為副廳級幹部,霍家灣市裏有很多人不服,特別是他的政治對手,早就想拿他開刀。這次發現了他的日記後,便將它捅到網上,向全國網民公開。由此,婁滿家被提拔的希望也將立時化為烏有。”
還有許多報紙的報道說:“這次的日記事件,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霍家灣市最大的醜聞。市委書記郝束鹿表示,霍家灣對公職人員的行為規範是有要求的,若‘香豔日記’屬實,婁滿家的行為是公職人員行為規範所絕不允許的,至少其個人操守是失範的。目前,這件事正在進一步的處理之中。如果屬實,紀檢監察機關一定會作出嚴肅處理。”
根據孔孟章在官場數十年來的經驗,他深知,如果此事發生在十年前,隻要給宣傳部門打個招呼,就可以輕鬆擺平。可現在是猛獸洪水般的網絡時代,情緒化的憤青與閑著沒事兒幹的網民雜交出一股強大的網絡力量,他們每天守候在電腦旁,對各地發生的新聞事件作出點評甚至抨擊。他們最關心的並不是真相如何,而是看看事件的背後是不是有官員和富商牽扯其中,如果有,那就究追猛打,痛打落水狗。最大的願望就是在他們的網絡追殺下,每天看到一些勝利成果——政客們醜聞纏身、身敗名裂,富豪們公司倒閉、跳樓自殺。由此,使他們的內心深處獲得些許平衡,實現“等富貴、均貧富”的美好願望。
盡管這些年中國人的文化素質迅速提高,一大批的知識精英占據著各行各業。這些人認識問題比較深刻全麵,也不太容易情緒化。但他們往往工作繁忙,不太有時間上網,更不太願意每天對新聞事件進行點評和炒作,在各大網站的熱門帖子上拍磚頂瓦。所以,中國的網絡調查並不能等同於公民調查,網絡聲音並不能等同於公民聲音。這裏麵有真相,也有偽劣;有關愛,也有暴力;有學養,也有垃圾。
在數億網民當中,有一個年輕人勤勤懇懇地在網絡上拚搏,迅速成為中國的網民領袖,他叫牛喊喊。牛喊喊有著憤青的頭腦、出眾的文筆,特別是那手辛辣的諷刺筆法,非常適合於抨擊當下的各類貪官和奸商。數年前,他在某網站上注冊了一個博客,名為喊喊博客。其後,以此作為革命根據地,隔三差五地對網民們關注的新聞事件進行點評,贏得了上億網友的關注,從而一舉成名。
讓孔孟章擔心的是,婁滿家的日記事件,還是驚動了牛喊喊。
現在官場中人最清楚,什麼大小事件,不怕各地報紙在新聞版麵上登一登,就怕牛喊喊在博客上喊一喊。
他真喊了?真喊了?
這個喊喊,真不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