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

人是天生恐高嗎?

任何父母都知道嬰兒並非天生就恐高。事實上,嬰兒在床或者換尿布台的邊緣表現出異常的勇敢。大約9個月左右,嬰兒就開始變得警惕防止摔落。最新研究表明,隨著嬰兒獲得更多爬行的經驗,他們逐漸建立了害怕從高處墜落的感覺。恐高具有明顯的優勢:它能保護嬰兒不摔落和受傷。

(徐風提供)

為何傳染病越來越多?

除H7N9之外,今年還發生過H1N1、H5N1、新型冠狀病毒等傳染病。公眾或許有疑惑,為何傳染病越來越多?迄今為止,全球超過半數的新發和突發傳染病,均為動物源性的病毒性傳染病,這一比例還有增大的趨勢。由於原有生態屏障被破壞,一些野生動物被迫離開棲息地,或者人類到林區旅遊、飼養寵物等,使人類與動物的接觸越來越多,一些原本隻寄宿在動物身上的病原體通過接觸會不斷地“搬”到人的身上。而人類之間的接觸則使病原體從一個地區“搬家”到另一個地區,人口流動促進了傳染病的暴發與流行。隨著交通發展以及人類交流增加,人口的流動性大大提高。500多年以前,鼠疫菌“坐在”商人和士兵的船上,從一個國家傳到另一個國家,引起一次世界大流行往往要花幾年工夫。現在,SARS病毒坐上飛機,幾小時就飛到了另一個國家,幾個月的工夫就使33個國家和地區都出現了SARS病人。(田涓提供)

目光交流能不能增加說服力?

不少人把目光交流看作增大語言“殺傷力”的秘密武器——家長責備孩子時會要求他們看著自己的眼睛,情人間信誓旦旦時“四目相對”也必不可少。不過,最新研究顯示,有時目光交流不但不能增加說服力,反而可能起到相反效果。研究人員發現,觀看錄像時,看演講者眼睛時間最長的人更不願意改變自己的固有觀點。專家認為,直視對方眼睛是一種“原始現象”,曾被用來“維護主宰權並震懾其他人”,研究證明,目光交流會削弱說服力。(林泉提供)

中國飛機為何不用地溝油?

最近有新聞報道,中國一家公司將為荷蘭皇家航空提供由地溝油等廢棄油轉化成的“0號生物柴油”1萬多噸。看了這條新聞,很多人可能會問,為什麼中國的地溝油不能用到中國的飛機上?這家公司提供“生物柴油”1萬多噸,經過荷蘭公司的技術再處理後變為航空生物煤油,供飛機使用。而這1萬多噸的生物柴油來源正是地溝油。地溝油實際上分為幾種,包括從下水道撈上來的油,餐飲、企業加工食品方麵的煎炸老油,還有就是餐飲企業用餐後過濾出來的泔水油。而用來轉換成航空燃油的這部分油呢,這幾種都包括了。把地溝油加工成生物柴油的技術國內企業已經掌握,但是要轉化為航空燃油,還需要經過兩道工序,而這兩道技術恰恰是國內企業所不掌握的。

(周露提供)

【責任編輯】蒲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