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章 半隱居 聞道音(1 / 2)

“地玄黃,宇宙洪荒……”

“地火水風,先四靈……”

“十洲三島,物華寶……”

別連河吃驚,連河亦是詫異。 Ww WCOM

楚躍教連河念的第一本書,居然叫《千道文》。

此書,同連河以前私塾訓蒙時所念《千字文》,有些相像,卻差別甚大,大部分是問道求仙知識。

連河好奇覺新,連河也如獲至寶。

雖不知楚躍何處尋來的書,但連河隱約能猜出,楚躍決定逗留在此,定有其目的。

如今連河已然完全信賴楚躍,視楚躍如父如兄,有不懂地方就問,雖然大多數時候,楚躍也不懂。

此後數月,楚躍從製備筆墨紙硯,到學習禮儀規範,從為人處世,到王朝政事,可謂無一不教。

楚躍,非但是連河啟蒙之師,也算得上連河,這個孤魂在異世他鄉的開蒙之師。

穿越來,連河魂體受製,行動不自由。對這世界知之甚少,如今在楚躍教授連河過程中,漸漸對這世界有了全麵、清晰、係統認知。

唯一鬱悶的是,楚躍從不讓連河單獨出院,也並不外間情況,兩人一魂,過著深入簡出的半隱居日子。

楚躍一再強調,半年後就啟程去江州百蠻山,要連河多學點知識,免得到時不過關。

《千道文》早已學完,如今連河功課,換為背誦《三洞經》。

在連河看來,《三洞經》和原來世界的《道德經》、《黃庭經》一般,乃此間道家之根本典籍。

據,《三洞經》為三位至尊所傳。

三位至尊,就是太上無為大道君,原始無上大道君,靈寶無極大道君。

他們的形象、傳,簡直就是連河原來世界“三清”的翻版。

略微不同的是,此間流傳的太上無為大道君形象,其懷抱的不是原來世界的芭蕉扇,而是一柄拂塵;原始無上大道君捧著的則是一柄玉如意,而不是八卦圖;至於靈寶無極大道君,懷抱一柄寶劍,並非玉如意。

再一想,自己默念那《禹餘洞玄無極鎖神定心真法》,觀想出的那尊無名神祇,其懷抱玉如意,莫非就是這裏的原始無上大道君?

但仔細再想,又覺不對。一時間也鬧不清究竟怎回事,更不明白這方世界為何沒了“三清”的法。

光陰轉瞬即逝。

不知不覺,日照漸長,積雪化盡,冬去春來。

氣漸熱起來,楚躍又給他新開了課程。

日頭底下紮馬步,動輒就是半個時辰。

從起初隻能堅持幾刻,到如今輕鬆一個時辰,連河身體也不知不覺張開,以前育不良不但補回來,且個頭也躥高不少,早不是幾個月前麵黃肌瘦的豆芽菜。

如今看上去,倒和他十三歲的年齡,有些相符。

除了紮馬步,他還跟著楚躍學基礎劍招。曾一度,也纏著楚躍學劍法,卻被楚躍嚴詞拒絕。

“我的劍法是有師門傳承,未得師門允準,絕不可外傳。”楚躍異常嚴肅,“無論習武,還是求道,偷學別門別派功夫都是大忌,你須謹記。”

楚躍總時不時地教給連河一些道理。

雖然有些道理,在連河這個從文明法製社會過來的人看來難以接受,但至少適合王朝時代之人。

其實,楚躍的更多的卻是:“這世上,除了自己,沒有一個人可以讓你完全依靠,也沒有一個人可以讓你完全信任。”

“你也不能依靠,不能相信?”連河遲疑道。

“是,《易經》不是了‘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自強,自信,才是存活於世、出人頭地的不二法門。”

“噢?”連河有些蔫蔫地。

每每楚躍類似話,他心情都不怎麼好。連河自然明白這孩子對楚躍太過依賴、孺慕,雖已明白話的在理,但從情感上卻難以接受。

想到有一日楚躍不能相信了,對他來,是一個大恐怖。

晚春的夜裏帶著撩人的氣息。

自連河在一日夜裏跑馬之後,連河覺他和楚躍之間的關係有些許的變化,楚躍不再把他視作孩童看待,而連河也不再表現的那麼依賴楚躍,反之多了一份敬重與疏離。

眨眼功夫,半年時光,荏苒而過。

楚躍將連河生活照顧得無微不至,對他的學業也安排得滿滿當當,連河也脫胎換骨,不再是半年前,那個時不時都驚恐害怕的毛孩。

他學了很多知識,懂了不少道理,有時還能和楚躍就某個道理爭論一番,譬如習武一事。

每一次,楚躍都止不住扶額,問:“這是俗世武學,強身健體足矣,你學之更深,又有何益?你以後是要問道求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