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贔屭一下子卡殼,搖頭晃腦好一會兒,才道,“本大王知道的都是上古修行法門,萬餘年來,誰知現在地靈氣啥模樣,興許修真界日趨衰落,進階艱難,又或是丹鼎派欣欣向榮,研製出一批又一批丹藥來再興許丹藥改了名,也未可知呢?”
見贔屭如此解釋,連河想想也有道理,遂未再言。
贔屭似想補救,開口又道:“本大王乃上古龍子,本屬妖修,自與你等道修不同。隻是當年追隨大道君日長,知道一些道修法門,至於準不準你子可莫聽了就信,驗證了再。不過關於道修來曆,本王可是知之甚詳,你可要聽?”
連河見他這般問,也給個台階道:“暫不必了,以後遇疑再。”
“也是,不過白日裏你得的《大道籙文全解》,端非俗物,乃三位大道君合力編纂,估計這世間,早已失傳。”
連河一邊聽他,一邊繼續看囊袋裏東西。
除了丹藥,還有十幾張符,除了兩張他一時認不出,其餘都是寧神、淨身、神行這三大常用符。
而那兩張符,隨後也在明河前世記憶幫助下,辨別出根由。
一張是主攻擊的爆炎符,另一張則是金剛符,主防禦。
見連河仔細看符,贔屭又在一旁嘮叨顯擺道:“到丹與符,可是道修的兩大利器,你不知道修一門,是先有神通法術,再有義理,最後才出得科儀吧。”
“你意思是,先有丹藥、符籙及各種法術,再有大道功法,最後出現各種修行規範?”連河接話問道。
“孺子可教,是也。”贔屭對連河的知一會三的領悟能力,甚覺滿意,點頭繼續顯擺。
修真百藝,煉器、煉丹、製符,甚至陣法,毒術,幻術等等,都是傳自太初時期。
追根溯源,可至道祖時期的洪荒三千大道。
至於修行的根本功法,是三位大道君時期各自傳下,有專門的煉氣士,也有佛家的煉心,儒家修身養性,妖族的煉體,可以三教九流,流派凡多。
而科儀規範,則是封神末期,宗門出現後才漸次出現,煉丹的門派定有規範,煉器有程式,製符有方法,那陣道自然也有門路
“老龜沉睡前,封神已畢,下最盛的道修流派,無外乎丹鼎與符籙,前者重內丹,後者重技藝,至於以後如何演變的,就不得而知。”贔屭到這裏,竟也打起嗬欠。
連河沒理睬,繼續整理賀禮。
有見一個長方形盒子,打開一看,居然是柄寶劍。
雖明河也有把寶劍,但自入玄真觀後,就沒甚機會修行劍法。平日裏不過是練練基礎劍招,不至於荒廢。
而那把劍,也是當初楚躍隨便為其購置,當不得寶劍之名。
眼前這把劍,雖比不得楚躍腰間靛藍長劍,卻也相差不遠。
劍身上刻著“青蓮”二字。
“嗬!”贔屭看到連河抽出寶劍端詳,不屑道,“還以為什麼東西,居然大言不慚,自名‘青蓮’,嚇得本王心肝直跳,差點看成‘青萍’,還以為是靈寶大道君的成道法寶。不過一把俗世寶劍爾,勉勉強強,湊合能挨著法器的邊。”
連河與贔屭接觸半日,也見慣這廝的大口氣,知其來頭大,眼界高,遂不理睬。
反倒:“你既看不上,就送我把好劍來,法寶先不,一柄極品的法劍,也好。”
“這?”
贔屭一下子被連河的話噎住。
對它來,材地寶,法寶功法什麼的,也不是沒有,但要讓它拿出個法器,還真沒有。
一時大窘的贔屭,撇嘴道:“連子別將本大王的軍,你且聽好,日後你若玉液還丹,練就本命法寶,需要什麼材地寶,隻要本王有的,全包了。”
見贔屭這般財大氣粗承諾,連河心下偷著樂不算,還打蛇上棍道:“你的,可要寫個字據?”
“還立甚字據,本王堂堂龍子,一言九鼎。”贔屭不屑道。
不認為連河屆時會用到什麼罕見的材地寶,依它的身家,定能滿足。
卻不料今日大意之言,成了他日割大肉,流大血的讖語。
收拾完今日所得之物,連河看著角落裏一堆物事,有些愁如何保管。
總不能每日背個包袱般,四處攜帶,那自是極不方便。
大概是看出了連河煩惱,贔屭再次不屑道:“這是什麼鬼修行道觀,居然連個儲物用的乾坤戒也沒有,再不濟,也有個乾坤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