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常態』下第四年(1 / 1)

『新常態』下第四年

首頁言論

作者:邢海洋

中國經濟告別高增長,“新常態”進入第四個年頭。宏觀“微調”在每一次經濟急速下行時都大顯身手。循著2014年末經濟走勢的溫和回升態勢,你甚至可以得出結論,有了2014年11月的降息,再加上預期中若幹次降準,政府駕馭“新常態”的水平日益成熟,似乎無需下探新的增速,中國經濟已經可以在中高速中穩定過渡。可如定量化分析,一次降息,央行近萬億元的寬鬆,換來的隻是與上季度等速的增長。不難發現,“微刺激”雖然常態化,但政策效果卻出現遞減的跡象。

經濟運行進入“新常態”,一個重要的內涵是在“中高速”中換擋,不斷培育新增長點和新增長模式,逐漸替代老引擎。經濟增速的換擋不是一個短暫的過程,而是一個中長期的過程。自從2012年增速落入8%以下,決策者也不再以保“8”為目標後,中國經濟的“新常態”已經行至第四個年頭。拉動經濟增速的三駕馬車中,隻有消費引擎在穩定上升,置換固定資產投資和外貿的地盤,而經濟運行中積累起來的矛盾因素並未得到解決。至少,在號稱改革攻堅年的2014年,製造業產能過剩和融資成本高企兩個最顯著的矛盾並未解決,留給2015年的改革任務變得尤其繁重。

正因為要為改革預留出空間,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中國社科院無一例外下調了2015年增長預期。新常態下第四個年頭,改革這個不得不邁的坎迫近了。

(摘自《三聯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