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古跡之謎與奧秘 一、古跡的存在之謎 1.(2 / 3)

另外,外族的多次入侵,也都給巴比倫城帶來毀滅性的破壞。現代強盜以考古為名的掠奪,更使巴比倫遭到徹底的毀滅。1901年德國人以“考古”挖掘為名義,用了18年時間,把阿什塔爾門搬走了,甚至一條近百米長的瀝青和磚塊路麵也被挖走了,然後複原於柏林帝國博物館的門前。

如今我們隻能在巴比倫的遺址上想像當年空中花園帶給人們的美麗壯觀。

3亞曆山大燈塔是什麼形狀

亞曆山大大帝是一個短命的國王。20歲繼承王位,在位13年,但就在這13年裏他東征西戰,南討北伐,竟建立起一個地跨亞、非、歐三洲的馬其頓大帝國。

亞曆山大是一個有抱負、有才智,而且勇敢過人的國王。他曾經師從被恩格斯稱之為“最博學的人”的亞裏士多德,被認為是古代最具有科學素養、最懂得科學價值的統治者之一。亞曆山大在各次遠征中,都帶著工程師和地理學家等科學工作者,以便測繪被征服國家的地圖,記載這些國家的資源,收集有關自然、曆史、地理等方麵的資料。公元前331年,亞曆山大在埃及尼羅河口一個地理位置優越的無名漁村建起了一個希臘化的城市,並用他自己的名字命名為“亞曆山大城”。

亞曆山大城裏的居民很複雜,有埃及人、希臘人、敘利亞人,也有猶太人、羅馬人、波斯人,但其文化在本質上是希臘文化。公元前323年,亞曆山大去世後不久,他的將領托勒密在埃及稱王,把亞曆山大城定為首都。

在托勒密統治時期,亞曆山大城不僅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最繁忙的港口城市,而且成為希臘藝術和科學中心。

托勒密在亞曆山大城創建了當時世界最大的一座圖書館,藏書曾達70萬冊,幾乎收藏了所有的希臘著作和一部分東方典籍,其中大部分圖書是用希臘文抄在紙草上的。不幸的是,這座圖書館在公元前47年被火焚毀了。

托勒密在亞曆山大城還創建了國家博物館。這個博物館既是研究機構,又是一座大學,它分文學、數學、醫學和天文學4個部,並設有動物園、植物園、天文台、解剖室和圖書館,聘請了當時最有學問的人在那裏工作和居住。從公元前4世紀到公元前1世紀,希臘的學術中心一直在這裏。當時想學科學,想成為科學家、醫生、工程師和建築師的人,都會從希臘各地,從地中海沿岸,風塵仆仆地來到這裏,向世界上一群最傑出的學者們求教。

至於建於公元前280年的亞曆山大大燈塔,早在公元前2世紀就被腓尼基旅行家昂蒂帕特列入“世界七大奇跡”了。這座燈塔建在亞曆山大城附近法羅斯島防波堤南端,頗具巴比倫風格。燈塔高達120米,分4層。第一層是方形,高69米;第二層為八角形牆,高38米;第三層是圓塔,像個堡壘;第四層是塔頂,放有一隻大火盆,熊熊火焰日夜不熄,後麵有一塊磨得光光的花崗石做的反光鏡,使在遠處航行的船隻也能看到。塔內共有房間近300間。塔身用白色大理石砌築,石縫之間用熔化的鋁彌合。塔基則用能耐海水腐蝕的玻璃塊填實。

這座雄偉壯觀的大燈塔,隻能讓人們從典籍中去想像它的廬山真麵目了,因為在1302年和1357年兩次大地震中,亞曆山大大燈塔被徹底摧毀了,甚至草圖都沒有留下。

4獅身人麵像的秘密

古代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古代埃及人表現出了高度的智慧和技術,這裏不僅有令人稱奇的金字塔、神廟、宮殿,還有充滿神秘色彩的獅身人麵像。

據考古學家研究,獅身人麵像是在大約公元前2500年,處於古王國時代第四王朝的埃及法老海夫拉統治時期修建的。這個國王的陵墓內部雖然比其父胡夫的金字塔遜色,卻以其外部分布有致的建築群而略勝一籌。海夫拉巡視墓碑時,為沒有一個體現其法老威儀的標誌而不滿,一位石匠投其所好,建議利用工地上一塊2000噸重的巨石雕一座象征法老的威嚴與智慧的石像,遂有了馳名世界的斯芬克斯獅身人麵像。

然而,有的科學家們和地質學家則認為獅身人麵像的年代比上麵所說的可能要早,地質學家斷言,獅身人麵像的年代肯定更久遠,波士頓大學的地質學家羅伯特·M·肖赫對吉薩遺址進行了第一次地震方麵的研究,結果表明,在獅身人麵像最初雕刻和其裸露在外麵的這座巨像周圍的石灰石床岩,受風化和侵蝕的時間要比人們認為的長得多。另外,獅身人麵像和其它年代確鑿的建築物侵蝕程度的差異,也表明獅身人麵像要古老得多。

獅身人麵像是刻在石灰石床岸上的,所以它坐落在一個壕溝裏。壕溝的四壁給地質學家提供了令人感興趣,但又不確鑿的證據。它們被水嚴重侵蝕的事實,表明這個壕溝是在公元前5000年前開鑿的,因為曆史上這一地區的降雨量隻有那時是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