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還進行了超聲波穿透岩石的地震研究。使科學家們了解到了岩石受風化和侵蝕的程度。從而知道岩石暴露在暴風雨中的時間有多長。
研究揭示,獅身人麵像的“尾部”是在海夫拉統治時期刻在石床上的,它的年齡隻有巨像前麵及兩邊的壕溝年齡的一半。即是說,海夫拉隻是對已經有幾千年曆史的獅身人麵像進行了整修,並納入他的墓群之中。這一結論令考古學家大吃一驚,因為這說明了獅身人麵像的頭部在海夫拉出世時就屹立在那裏幾千年了,顯然,這與他們所持的觀點是相矛盾的。
地質學家於1991年10月22日在聖地亞哥舉行的美國地質學年會上提交了他們的研究結果。認為巨像的實際修建年代在公元前5000年到7000年之間。
針對這一觀點,考古學家爭辯說:就他們所掌握的知識來看,在海夫拉統治埃及以前的幾千年間,生活在該地區的人根本不可能掌握建造這一建築物的技術,甚至沒有這種願望。顯然,地質學家的結論與考古學家和埃及學家對埃及了解的一切情況都是背道而馳的。
至於埃及學家的另一證據,獅身人麵像酷似海夫拉,則有的認為,海夫拉在把這一現有的建築物納入其墓群時,讓人整修成他的臉型,但是,在沒有確鑿證據時,不能排除任何一種可能。
考古學家們堅持說,獅身人麵像的修建技術比已確定年代的其建築物的技術要先進得多,因此,將獅身人麵像建築年代再提前幾千年是不可思議的,也是不可能的。除非修建這一建築的不應是當時的埃及人,而是另一群高級智慧生物。
獅身人麵像到底是地球人建的,還是外星人建的,這個問題也同金字塔一樣成為當今的難解之謎。
5獨石教堂為何建在荒涼山區
埃塞俄比亞是一個山地高原國,海拔在2500~3000米,有“非洲屋脊”之稱。這裏的高山幾乎全是火山,火山灰同熔岩凝合在一起。石匠們在岩石上開鑿出一座座教堂,最著名的是拉利貝拉岩石教堂群。初看起來,這些教堂像是用石塊一塊塊砌起來的,但實際上每座教堂都是用一整塊巨大的岩石鑿出來的,因此也稱這些教堂為“獨石教堂”。建造獨石教堂時,首先由經驗豐富的工匠選擇好麵積達50~100平方米的大岩石,四周挖出溝壑,使它和山體分離出來,然後根據周密的設計,把它中間鑿空,並精心地鑿成教堂的模樣。
拉利貝拉岩石教堂共有11座,分成3群,它們在布局、比例、風格上都各有特點,教堂間由地道、深溝和涵洞相連,這些教堂至今仍在使用,到教堂禮拜已成為當地村民生活的一部分,禮拜者多得驚人。
這些雄偉的教堂為什麼要建在荒涼的山區呢?有人認為,這是為了安全和隱蔽,以防備入侵者的破壞;也有人認為,這是宗教上的原因,教堂必須同大地連成一體,伸向天空,從而把上界和下界連接起來;還有人認為,當時阿克蘇姆王朝的一些先進建築技術失傳了,因此隻能開鑿岩石來建築教堂。看來,荒涼山區的獨石教堂還有許多奧秘未被揭開。
6巨石林是用來幹什麼的
在法國北部布列丹尼的卡納克村外,豎立著近3000塊石柱,排列成幾條平行的直線,這些石柱屬於史前遺跡,高度從54米至6米不等,參差錯落,蔚為奇觀。
這個石林在公元前4000年前後出現,在郊野上綿延近48公裏,非常壯觀,其中一塊稱為“巨石柱”,原本高18米,重340噸,如今已崩裂為4塊。
這些石柱為何立在卡納克村已無從稽考。由於缺乏圖文資料,石林的確實意義也無法得知。考古學家發現,附近有些用石頭搭成的史前墓葬,所以猜想這些石柱是為了紀念死者而豎立的,在布列丹尼語中“卡納克”的意思正好是“骨殖墳場”。
石柱沿東西方向排列,位置顯然與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個節氣的日出方向一致,因此許多考古學家推測,布置石柱的人是崇奉太陽的。
有人又推測,石林是占星祭司所設置的觀月台,用來觀察天象,預測月蝕的時間;又可能是生育能力的象征,因為當時的人念念不忘獲得豐收和健康的子女。據說到了19世紀,膝下猶虛的育齡夫妻還會到卡納克村,裸著身體跳舞,祈求能生兒育女。
如今,考古學家仍在繼續研究,希望有朝一日能揭開這些石柱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