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科技之謎與奧秘 一、科技的存在之謎 6.
16設計精巧的人間第一古城——耶利哥
傳統觀點認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是5000年前蘇美爾人在美索不達米亞兩河流域建造的。耶利哥古城的發現,把人類建城曆史提前2000年。
耶利哥古城位於耶路撒冷和安曼之間的約旦河穀平原中央,是地球上最低的城市(低於海平麵244米)。據《聖經》記載,早在約書亞接替摩西成為以色列人的領袖,率領以色列人攻陷和摧毀耶利哥之前,耶利哥就已經是一座名城了。
《聖經》上說,耶利哥城牆是被以色列人攻城的呐喊聲和號角聲震塌的。城牆倒塌後,以色列人一擁而上,攻入城中,除了妓女喇合一家之外,全城的人,不分男女老幼,全被殺死。最後,以色列人在掠奪了城裏的金銀財寶後,又縱火焚燒了房屋和其它建築物,顯赫一時的耶利哥城就這樣化為一片灰燼。
自19世紀60年代起,考古學家們開始搜尋耶利哥古城遺跡。可是經過近百年的發掘,仍沒有找到被以色列人摧毀的城牆遺址。到了二十世紀50年代,這項工作有了突破性進展,英國考古學家凱思林·凱尼恩博士在1952年到1958年間,發掘出一些更古老的城牆遺址。經測定,這些城牆建於公元前7000年。史學家們認為,以色列人攻打耶利哥之役是在公元前1400年到公元前1250年之間。因此,耶利哥古城在被以色列人摧毀以前至少已經存在了5500年。
古城耶利哥遺址在現今耶利哥城市郊一個綠洲旁的土丘下。凱尼思博上發掘時,挖出了一層又一層古城遺址。曆代古城大多數都是這樣層疊而建的。從發掘出來的各層城址的情況推斷,幾千年來,幾乎世世代代都有人在這裏居住。
建於公元前7000年左右的耶利哥古城牆用雕鑿整齊的小石塊砌築而成,沒有用灰泥。牆基厚達1.8米,斷垣高低不一,最高處超過6米,一般高過3.65米。在城牆外的岩石中還發現了一條掘開的大溝,寬達644米,深2.43米。城中央有一座高大的石塔,類似歐洲中世紀時期城堡的主壘。此外,還發現了防禦工事一類建築物。
考古學家們估計,在公元前7000年左右,耶利哥城區的麵積大約有10英畝,居民近3000人。考古學家們在這裏還找到了一個最早的城市居民的顱骨。頭蓋骨上覆有一層粘士,眼窩裏嵌有貝殼。這件“雕塑品”式的人頭骨可能與耶利哥人祭拜祖先的習俗有關。
學者們認為,耶利哥古城的第一批居民是屬於“那圖夫文化”時期的巴勒斯坦人。“那圖夫文化”存在於公元前8000年左右新石器時代陶瓷器期之前。起初,居民們住在用曬幹的拱背形士坯砌成的圓形房舍裏。到公元前6500年左右,居民們建造了長方形房屋,但仍然襲用幹土坯。不過,這時已改用扁平狀的幹土坯,在地麵和牆上還開始有了石灰粉飾。
從已經露出真麵目的兩層耶利哥古城遺址來看,房屋不論是圓形還是長方形,麵積都很小。房屋惟一的開口就是大門。而且,這些房屋彼此靠得都很近。
這就是我們所了解的古城耶利哥,但仍有許多令人不解的地方,如:為什麼設計麵積比較小且都是長方形或圓形?還有沒有比它更古老的城市呢?
17中國羅馬城是羅馬軍隊建造的嗎
上個世紀50年代,在我國一個曆史文獻中,記載了一支百餘人的神秘部隊,有部分史學家認為它是中國境內的一支羅馬軍隊,在中國有一座羅馬城,但至今仍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問題是由《漢書·陳湯傳》引起的。《漢書·陳湯傳》中記載,在公元前36年的秋天,由西域都護甘延壽和副校尉陳湯率領的4萬漢朝軍隊,分兵兩路,在康居與匈奴郅支單於率領的軍隊短兵相接。書中寫道:“望見單於城上立五彩幡幟,數百人披甲乘城,又出百餘騎往來城下,步兵百餘人夾門魚鱗陣。”這“魚鱗陣”三個字,引起了史學家們的極大興趣,因為在我國的曆史典籍中,關於“魚鱗陣”的記載隻此一處。學者們分析,要想把軍隊排列成“魚鱗陣”,需要高度的組織訓練並有相應的陣列條規來指導。這對於任何遊牧部落或其他未開化的民族來說,都是難以做到的。尤其像匈奴這樣的遊牧部落,打仗隻是靠勇敢的精神,從未經過什麼嚴格訓練。而這支訓練有素、陣列周密的部隊到底是哪裏來的呢?有人分析它很可能是一支羅馬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