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製造業新型化測算體係構建及應用(2 / 3)

將旋轉後的標準化數值代入因子表達式計算得分,並將得分按照各自的方差貢獻比例加權綜合,即F=(59.841*fac1_1+29.200*fac2_1)/89.041,得到江蘇13市製造業在科技能力方麵的綜合得分和排名。

江蘇省作為高科技較發達的省份,近年來也一直不斷的加大科技經費(B1)的投入,製造業的專利申請量(B3)由2000年的8210件增加到2009年的件,產出與投入比已經超過了20。看來,政府這十年對科技創新能力的改善已經卓有成效。從橫向上看,由表2可知,蘇州仍以1.77的高分位居第一,蘇南五市全部在前五名,六到八名為蘇中三市,蘇北五市排名倒數。由此可見,科技創新能力對製造業發展水平有很大的影響,從而間接決定了各地的經濟發展水平。

(3)環境保護能力。對有關數據進行因子分析,首先進行KMO值和巴特利特球度檢驗,發現KMO值為0.630,大於0.5。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公因子後,隻有前三個特征根大於1,因此,SPSS隻提取了前三個因子,第一個因子的方差占所有因子方差的46.265%,前三個因子的方差貢獻率為85.602%,也就是說,可以解釋85.602%的方差,所以選前因子就足夠描述製造業發展的環境問題。其中,因子1中的C1、C2、C4、C5的指標係數比其他幾個指標係數大,所以三廢綜合利用產品產值、工業廢水排放達標量、工業二氧化硫去除量和工業煙塵去除量對環境保護能力的影響較大;因子2中的C3、C6、C8的指標係數較大,即第二個因子中的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和資源綜合利用指數對環境保護能力的影響較大;因子3中的C7指標係數較大,所以單位增加值能耗對環境保護能力的影響較大。

將旋轉後的標準化數值代入因子表達式計算因子綜合得分,並將得分按照各自的方差貢獻比例加權綜合,即F=(41.706*fac1_1+27.949*fac2_1+15.947*fac3_1)/85.602,得到江蘇13市製造業在科技能力方麵的綜合得分和排名。

分析表3數據,雖然蘇州的環境護能力仍在排在第一位,蘇南五市的總體排名比較靠前,但是鎮江市的環境保護能力卻排在第十二名,這是因為鎮江市的工業三廢排放量高,達標率低,而且資源綜合利用指數隻有88.92%,排在了倒數第一位,影響了其環境保護能力的總體得分。相反的,製造業經濟創造能力和科技創新能力一般的徐州市,在環境保護能力的綜合得分上較高,排在第二位。分析2009年徐州市環境保護能力有關數據發現,徐州市雖然工業三廢排放量高,但是達標率也高,而且資源綜合利用指數為98.27%,為全省最高,也為其環境保護能力加了不少分。

三、江蘇製造業新型化程度的總體評價

如果單從經濟創造能力、科技創新能力或環境保護能力某一方麵來評價江蘇省製造業新型化程度,顯然是不客觀的,應從三個維度綜合評價江蘇省13個地級市的製造業新型化程度。

將21個指標進行處理後顯示,前四個因子的累計方差貢獻率達到85.919%,將21個指標的標準化數值代入因子表達式計算F得分,從而得到2009年江蘇省13個地級市製造業新型化程度的綜合得分和排名。通過表1與表4的對比發現,除了徐州、鎮江、鹽城等個別城市,大多數城市的製造業經濟創造能力與製造業新型化水平大體相當,說明了在評價製造業的新型化程度中,經濟創造能力占了很重要的一部分,間接決定了各地區製造業新型化的最終排名。通過對照分析表2與表4,各地區的科技創新能力的能力大小與新型化排名大體相當,總體來說就是越重視企業技術創新的地區,製造業新型化程度越高,因為所謂新型化製造業,就是依靠科技創新,提高經濟效益,實現可持續發展,科技創新能力直接決定了經濟創造能力,經濟創造能力又可以體現出製造業的新型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