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國經濟正在隆起一道波及深遠的“分水嶺”。
這一年,經濟增速在7.5%附近的穩定波動,意味著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高速增長劃上了句號,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告別熱烈而躁動的“青春期”,開始向更加成熟的生命成長期進發。
這一年,消費貢獻率高於投資貢獻率近6個百分點,總消費率超過總儲蓄率,服務業躍居三大產業之首,中國經濟的自主性和協調性呈現出全局性轉變趨勢,抗擊外部不確定性風險衝擊的能力有了質的提升。
這一年,中國互聯網經濟爆發出井噴式繁榮,在金融、消費、製造業和文化生活諸領域,出現了引領全球的創新風潮;以高鐵、航空航天和高能計算機為代表的世界一流技術的大麵積應用和連續重大突破,一舉扭轉了中國製造的落後形象……國家傾力投資布局未來高新技術,國人掀起全社會自主創新創業熱潮,“中國創造”的雛形越來越清晰。
這一年,中國全麵深化改革啟動,中央深改組七次會議綿密有序部署重大改革舉措,從簡政放權的政府自我革命到強力反腐重造健康執政環境,從預算改革倒逼依法行政到依法治國、依憲治國的法治政府……一係列張弛有度、緩急有序的改革布局,使得中國成為全球變革大潮中最勇進的先鋒之一。
這一年,中國敞開“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大門,誠邀所有有誌於和平發展和共享繁榮的同路人搭上中國“便車”,向西開放為中國經濟的全球化進程打開了寬廣的戰略騰挪空間。
現在,類似這樣的新的趨勢性變化,層出不窮地綻放於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這些變化因素既是大國成長的必然規律,也是銳意變革的主動營造,從而構成了中國經濟跨過發展“分水嶺”步入新常態的曆史新現象、新特征,中國經濟也因此湧現出了一係列令人欣喜而值得寄予厚望的第一次。
《瞭望》新聞周刊在廣泛征集政策權威人士觀點的基礎上,遴選梳理出了十五個建立在新常態基礎之上的“中國經濟第一次”,比如自貿區、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淨資本輸出國等等,撥開迷霧以期發現中國經濟變革中能夠昭示未來壯麗輪廓的方向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