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格森案也凸顯美國內嚴重的槍支泛濫問題,以及與其相伴隨的國內治安狀況嚴重惡化的問題。
槍支泛濫與治安狀況惡化一直是美麵臨的老大難問題。雖然美國人口僅占全世界的5%,但各種嚴重暴力犯罪與在押人數所占比例卻占到四分之一。據統計,自20世紀60年代末以來,美國國內死於槍擊的人數超過了因南北戰爭造成的死亡人數,而黑人、西班牙裔則占據了死亡人數的一半左右。
奧巴馬上台以來,一直致力於通過更嚴格的控槍法案,超過九成的美國民眾也對此持支持態度。然而,在美國內兩黨惡鬥、政治“極化”不斷加劇的情況下,受到槍支製造商等利益集團影響的共和黨及其他一些相對保守的黨派,對控槍法案采取了極力阻撓的態度。
調查統計顯示,反對控槍法案的民眾及政治團體大多來自中西部地區和相對富裕的階層,要求嚴格控槍的民眾則主要是中下層民眾,而這也從一個側麵反映了美國社會嚴重的分化,以及社會治理的相對缺失。
根據美國政府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目前美國貧困人口已經達到5000萬,可以預見,如果美國政府繼續由於國內政治撕裂在一係列社會經濟問題上缺少作為,未來美國類似的案件與騷亂還將進一步上演。
美國在弗格森案中所遭遇的課題也值得其他國家借鑒。一些新興大國也可能麵臨類似的問題。
一是如何讓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成果更多惠及廣大民眾。
金融危機以來,中美兩國分別是經濟增長複蘇最快的新興大國與發達國家。在美國,頁岩氣、3D打印等新能源與新技術的推廣普及使其成為最快走出危機衝擊的發達國家。然而,這一過程並未伴隨美國社會舊有基本矛盾的緩解,相反美國社會的貧富差距、種族矛盾、兩黨惡鬥帶來的政治僵局仍在持續深化。這固然有資本主義社會生產關係基本矛盾的原因,也與奧巴馬政府在推進新政過程中缺少對弱勢群體關注的做法有關。如在本次騷亂爆發的弗格森地區,長期聚居大量的黑人民眾與中低收入階層,當地警方與民眾關係緊張,曾多次發生各種摩擦,暴力犯罪率居高不下。
二是如何進一步健全、完善國家的社會危機治理機製、方法已經成為世界各國普遍麵臨的重大課題。
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各種社會風潮、騷亂不斷席卷世界各國,其中既有俄羅斯、印度、巴西、南非這樣的新興大國,也有美國、英國、法國等發達國家。在此次騷亂中,美國地方與聯邦政府都在應對中暴露出相關機製與能力建設的不足。一方麵,在騷亂醞釀與發生的起始階段,缺少必要公共輿論引導與管控。一些右翼團體與傳媒甚至公開將騷亂稱為“種族戰爭”,進一步激化了衝突。另一方麵,在處置方式上,過於強調使用強製手段,盡管增派大量警力,但收效甚微。對此,美國福克斯新聞網在分析中指出,麵對群眾的規模聚集騷動,聰明的政府應該通過加強情報工作,有針對性地抓捕羈押運動的“領導者”,而不應盲目采取“針對所有人的強硬措施”。
三是有關國家加強社會治理經驗的交流溝通已經成為重要課題。美國《紐約時報》在分析中指出,此次發生在弗格森的騷亂,與近年來發生在法國、英國,乃至巴西、阿根廷等國的騷亂都有許多相似之處。例如都是因普通案件或個體摩擦引發大規模聚集、騷亂,互聯網新媒體也都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各國所采取的應對方式也都有共通之處,如此次美國警方在應對騷亂中就借鑒了倫敦警察2011年在應對暴亂中的做法。
同樣,印度、俄羅斯等新興國家也可能在未來遭遇類似的挑戰,這些挑戰在很大程度上可能與具體的政治意識形態無關,而更多是社會治理過程中出現的挑戰,因此加強各國在治國理政方麵的交流正成為對各方都有益的做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