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外管理在沈陽機床 成功開啟“企業轉型標杆 遊學”第一站!等?(1 / 1)

“輕管理”並不輕鬆

《小米黃江吉:領導力進入“輕管理”時代》2015年第5期“重業務,輕管理”是眾多管理利器中的一把寶刀,在強調創新、注重服務、靠近市場的企業中尤其用得稱手。其實這裏所說的“輕”並不是真的就輕了,小米“輕管理”是把數據、報表、內部PPT、工作報告、工作總結的管理變成對業務行為的管理。換句話說,不是不管了,而是每時每刻把管理做到與業務有關的工作、言行中去。與其說“輕管理”,不如說是“近管理”,但管理者要有黃江吉一樣多年“近管理”的能力。

“輕管理”的關鍵點是直接把客戶的需求,轉化為對管理者和員工能力共同提高的要求,以客戶需求的滿意度作為衡量工作結果的標準,內無爭議有動力,外無抱怨有美譽。所以管理團隊還要有“黎萬強式客戶體驗”的堅定理念和實操經驗。

“輕管理”是把管理的績效直接體現在客戶問題的解決上,讓員工能力的成長直接作用於產品和服務質量的提高上,大家都有了久違了的成就感和成長感,結果好感覺也好。所以管理團隊還要有小米MIUI團隊“做一個偉大事業,而不是感覺自己在做一份工作”般的強烈事業心。

需要提醒的是,此寶刀雖好,並非人人適用!正如孫大聖,用如意金箍棒能降妖除魔,甚至大鬧天宮。但如果他改用奧特曼的斯派休姆光線,很有可能會燒到自己。

北京家和業谘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俊

當“領導力”碰撞90後

《擁有“平台領導力”,才擁有未來》2015年第5期在筆者參與的一個論壇上,討論到“90後員工的管理”這個話題時,現場馬上有“90後”提出了質疑,“我們不需要被管理,我們隻是需要引導”。2012年是“90後”入職元年:他們富有個性,追求挑戰,享受自我成就感……筆者致力於企業基層人才梯隊的引進與培養,感受頗多。“科層製”不僅在形式上影響了90後員工的發展空間,在實際內容上也限製了其建言及話語權——這恐怕是導致90後員工“職場不穩定因素”的“罪魁禍首”。

從“科層製”到“平台領導力”的過渡,正是順應職場“90後時代”的曆史必然。首先,90後員工的職場訴求更加複雜,與其施舍“價錢”,不如幫助他們發現並成就“職場價值”;其次,“平台領導力”更加看重的是“平行溝通”的力量。由於溝通成本降低,辦事和行動效率會顯著提高;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平台領導者”需要在平台中孵化產生,而不應施以任何“行政手段”——畢竟領導者不是管理者。

榮程鋼鐵集團榮程企業大學王愷

遇難題找領導,就如“孩子哭了,抱給他娘”

早晨從群裏看到我們董事長殷書建一條微信:“看來我不在公司,大家會幹得更好!”事情是這樣的:董事長因公赴美國出差已經10天左右了,“家裏”工作捷報頻傳,董事長通過微信隨時了解到這些情況,頗為滿意。所以發出上述感慨。

其實,領導“在”正是下屬責任心“偷懶”的借口和機會,凡遇難題找領導,就如“孩子哭了,抱給他娘”。這個時候,下屬把領導供奉為“神”,領導一鬆懈或者一離開,整個團隊就必然垮台。而我司董事長不是這樣,他把經營模式轉型與領導力轉型結合起來,推行適合“分之合”經營模式的領導體製,提高了企業整體效能。前不久,還收到董事長一封郵件:“今後XX事項不必再由我審核,請與分管領導協商即可辦理。”這不僅僅是領導力的放權,我的第一反應不是感到“鬆綁”了,而是感到責任加大了。領導力的徹底轉型意味著要進一步激活下屬的創造力,增加下屬的責任感;這不是簡單的放權,更不是放棄考核。

山東矽苑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程衛忠

“地基”沒打好,做不好“工業4。0”

“工業4。0”其實是德國人對正在發生的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稱呼,他們認為製造業麵臨新的產業要求和升級,這種互聯性質的轉型同前三次工業革命一樣大。但有一些專家說,互聯網仍屬於第三次革命也就是自動化,隻不過現在是逐步的升級。在美國,也有類似的革命與升級之爭。

不管怎樣,工業4。0是大趨勢。未來在智能化的工廠裏,客戶跟原材料、產品與設備都有互動和溝通,這是前所未有的。我們能夠快速、靈活地安排生產,據此來滿足未來客戶更加多樣化的需求,比如大規模定製。現在不少中國企業也想學“工業4。0”。但有人說了,中國企業“2。0”還沒有搞好就開始搞“4。0”。對此我也認為,如果“地基”沒有打好的話,不應直接去做網絡化。如果生產流程沒有精益化,就直接把工序連接起來,在這個基礎上實現自動化是不可能的,結果也不會理想。所以炒概念的同時,還是要做實事。

詩道芬商務谘詢有限公司高級谘詢師葛睿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