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社會和諧是實現經濟社會健康有序發展的重要保證。在經濟發展和改革深化的影響下,不同利益主體之間也呈現出大量矛盾。構建和諧社會,就要通過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為社會建設提供堅強的政治保障,支持人民當家作主,最廣泛地調動和組織人民群眾依法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堅持以廣大人民最根本的利益作為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堅持用人民擁護不擁護、讚成不讚成、答應不答應來衡量一切決策,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係、利為民所謀,真正滿足人民的需要、實現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總之,隻要社會全體人民平等友愛、融洽相處,就會使社會充滿創造活力,進而推薦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
5、構建和諧社會是實現充分就業的必然保障。就業是民生之本,居民要參與到社會經濟生活中,並獲得收入來源、提高生活質量,就隻有通過就業來實現。實現充分就業,才能使每個社會成員都能享受到改革發展的成就、分享到經濟增長成果,這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目前,我國就業形勢並不樂觀,這也將阻礙到社會經濟的長遠發展,同時威脅到社會的安全運轉。因此,應該大力發展服務業以吸納勞動力就業。相比較而言,服務業更容易發展起來,就業問題也會隨之緩解並逐步得到解決。構建和諧社會,就是將擴大就業作為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徑,保證經濟的不斷發展,實現社會穩定。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和諧社會是一個經濟富裕的社會,是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而且環境優美的社會,是實現充分就業,每個社會成員都能分享經濟發展成果的公平合理文明的社會。社會和諧是中國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新時期加強黨的領導的重要保證。我們必須認識到社會和諧的重大意義,紮實的做好每一項工作,推動社會的全麵進步。
參考文獻:
[1]鄭倩、張亮《論社會和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J],《文學教育(中)》2014年02期。
[2]吳玉波《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內在要求分析》[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10年09期。
[3]李丹《社會和諧體現了人的全麵發展的內在要求分析》[J],《廣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3年10期。
[4]李秋影、張琳《淺析人與社會和諧發展的辯證關係》[J],《中共樂山市委黨校學報》2009年03期。
[5]林忠宇《論社會和諧的道德本性》[J],《中國科技博覽》2010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