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數字水印算法的研究與應用
商界論壇
作者:王向陽
摘要:數字水印是信息隱藏技術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使目前研究的熱點。由於我們對數字水印技術在認識上大多時候還處在原始階段,視覺上沒有得到打開,至今,仍然有很多專業人士花了大量時間去研究數字水印技術,希望能夠很好的應用到實際生活中來,造福人類,這個局限性正在轉變。作為一種依靠技術形成的作品,其主要還是在不影響作品原本用途的條件下對某些地方進行技術改造,導入一些較細小的誤差,這種誤差常常被成為水印。本文主要講述了多功能數字水印在日常數字產品中的運用,來達到某種目的,分析了多功能數字水印技術的幾種關鍵技術。
關鍵詞:水印;算法;魯棒性;透明性;安全性
1.1課題研究目的與意義
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信息技術發展迅猛,計算機、Internet技術、多媒體等快速融入到我們的生產和生活中,豐富了我們的多彩世界。作為一種數字水印技術,運用到媒體中後跟其他媒體還是有先天性優勢:(1)工程師可以輕鬆對信號等技術進行編輯,減輕了他們的工作量;(2)可遷移性能強,傳輸速度比較快,並且在傳輸複製過程中不會發生失真;(3)隨著現在光纖等傳輸條件的改善,這些文本、圖像和聲音等很容易傳輸,同時費用也很低,為後期的電子圖書館、在線信息服務等提供了廣大發展空間。不過其缺點也不容忽視,尤其是通過Internet進行作品、數據、文本等傳輸時,有潛在的風險,那就是一些有版權的數字產品可能會未經允許就被別有用心的個人或者團體做盜版之用。
1.2目前國內外該技術研究及進展情況
隨著社會的發展,數字水印也是順應時代而產生的,能夠滿足大眾的某種需求,它的到來標誌著人類科研水平又取得了一次重大突破。數字水印廣泛的運用於現代社會的各個方麵上,比如說:密碼學的研究、通信理論的研究、還有一些圖像數字信號的處理等等。目前國內外的專家學者都在廣泛的研究這個領域,力爭取得更大的突破和發展。
1.2.1國際學術界的研究情況
最早提出數字水印這一名詞是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更早一點的雛形是在五十年代了,當時有一家美國公司的員工在1954年申請了該專利,作為最早的電子水印技術,其主要表述為針對將一種能夠讓大眾感知這種標識在數字產品裏並通過這種標識表明其所有權的方法。直到晚些時候的九十年代,數字產品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這種水印研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範圍也逐漸擴大,“數字水印”這個詞第一次被提及,是R.G Schyndel等人在1994年召開的IEEE國際圖像處理會議(ICIP94)上,而這也被看做是現代信息隱藏技術研究高潮的開端。
1.2.2國內研究情況
數字水印學術研討會由國家“863”智能機專家組和中科院的一些專家帶頭組建的一個研究領域的探討,參與數字水印研討會的專家學者都是目前國內我們國家的一些相關領域的知名的專家和學者,這些專家學者主要來自於中國社科院、中國科學院、以及國內著名的211、985院校;在研討會上這些專家學者們都積極的深入討論了,並發表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這一次研討會的探析成果,為今後我們國內的專家、學者、工程師在數字水印這塊的研究起到了基礎性的指導作用,指明了後期研究方向和重心,確定了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將作為主要研究工作,突破一些國內技術難題,加快與國際技術的接軌。
1.2.3目前國內外常用數字水印算法
空間域算法如LSB;變換域算法;壓縮域算法;VQ域算法。這些科學的算法主要是運用在三維模型水印技術上、還有數字視頻技術上、數字語音演變中等,運用的領域都和人們生活息息相關,在這些領域技術上的突破能夠極大的方便人們的日常生活,豐富人們的物質生活,極大的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
2.1學術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