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熬爾之謎(1 / 1)

堯熬爾之謎

根據世界民族的概況資料來看,在全世界五大洲二百多個國家中,類似堯熬爾這樣人口極少的小民族或部族大約共有三億人……

神秘的名稱

裕固人自稱“堯熬爾”。

相傳在北方草原,“堯熬爾”一詞的產生是這樣的。古代亞洲北部遊牧人民世世代代飽受著暴力、戰爭、分裂、壓迫和不平,終於有一天一個英雄在他的草原人民幫助下,統一了許多分裂的部落。英雄宣布要在人間建立一個讓所有民族和部落的人民聯合起來的國度,就是那些在廣袤的大地上所有看得見和聽得到的人們的國度,這個美好的國度就叫“堯熬爾”。堯熬爾之意就是:全人類聯合起來。建立這麼一個國度,目的就是為了在世界上徹底消滅暴力、戰爭、分裂、壓迫和不平,讓人類永遠擺脫動蕩歲月之苦。英雄要率領人民走向這個理想社會。堯熬爾一詞的意義——全人類聯合起來,就是古代草原遊牧人民最好的理想。

當然,這個古代北方草原的理想國度類似烏托邦,但“堯熬爾”這個名稱卻被遺留下來,並且成為那個古代英雄的孑遺們的名稱。

堯熬爾與維吾爾源於同一個名詞,在古代漢文史籍中譯為“回紇”“回鶻”“韋紇”“畏兀兒”等。這個名詞最初是一個政治的而不是種族的名稱,和“匈奴”一樣,這個名稱的用法和意義是因時因地變化的。

堯熬爾一詞一般被認為是句突厥語。部分學者將這一神秘的詞作如下解釋:第一,“黏結、收攏、混合、凝固、摻雜”之意。第二,“聯合、聯盟”之意。第三,“智慧、文明”之意。第四,19 世紀著名的俄國布利亞特蒙古學者多爾吉 · 班劄羅夫認為它是蒙古語,由“奧義”和“熬爾”構成,合在一起就是蒙古語“森林百姓”或“林中的人民”之意。

《突厥語大辭典》中說這一名稱的出現和征服者亞曆山大大帝有關,說他在征服中亞的戰鬥中遇到一些叫“堯熬爾”的引弓之民,他們帽子的兩翅就像是鳶的翅膀,他們騎在馬上向後射箭和向前射箭的技巧同樣嫻熟。亞曆山大大帝非常驚奇。

古代伊朗、蒙古和突厥的曆史巨著《史集》中說:“當烏古斯汗占領了從塔剌思和賽藍到不花剌的地區後,這個地區歸附了烏古斯,他對這個地區的統治鞏固了以後,便紮下金帳,舉行盛大的慶典,對親族和異密們表示尊敬,並撫慰了全體士卒,諸叔和諸氏族,凡已歸附於他者,他都授以畏兀爾(堯熬爾的異譯)之名,因為這個詞在突厥語中是聯合和幫助的意思。”

所有畏兀兒部落都出自他們的氏族。他把另一個部落稱作康裏……對那些歸附於他並成為他的協助者的人,烏古斯賜以畏兀兒之名,這是一個突厥詞,用波斯語來說,它的含義為:他和我們合並,並協助我們。

堯熬爾,這個最少有2400年曆史的名稱,總是在中亞和北亞的人們身上喚醒自覺和不自覺的聯想。這一詞來自我最深情的語言——阿爾泰語係的母語。這一詞不同於“裕固”這一新名詞。

堯熬爾一詞像是浮在冰冷海麵上的冰山,在她下麵還有些什麼呢?那幽暗的深度,那聞所未聞的、生機勃勃的和驚心怵目的東西有多少?她像即將沉沒的泰坦尼克號巨輪一樣,蘊含、預示著不幸、災難……

堯熬爾是一首蒼涼的古歌,靜穆而深遠,熱烈而憂鬱。

堯熬爾一詞的輔音像晚風掠過空曠的大草原,回憶著失敗的英雄,單槍匹馬鏖戰的騎士,自由自在而友愛祥和的牧人,大河兩岸珍珠般的畜群和壯麗的遊牧生活。堯熬爾就是回憶,她延續著一個漫長的草原史。

堯熬爾,這是來自北國天空的聲音,散發著蒼鷹、太陽、自由的風、燦爛的星光的氣息,還有高山大河和駿馬的味道,她似北極星遙遠而親近的閃爍,她注視著下麵蔚藍色的萬頃哀傷草原。在她永恒的注視下,草原的勇士永不迷路。

堯熬爾就是美好的理想,殷切的希望,熾熱的愛情,真摯的友誼,是激動、擁抱和心的狂跳。

堯熬爾是遠方傳來的一聲歎息。

堯熬爾,是最後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