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書育人 讓愛相伴
多媒體之窗
作者:王晶
時光荏苒,轉眼間我已在教書育人的崗位上奮戰了三個年頭,雖然沒有前輩們豐富的教學經驗和治班管理方法,但我和孩子們一起度過了充實、快樂、豐富多彩的三年。今年九月份,他們成功步入小學四年級,在為他們的成長感到快樂的同時,也感到莫名的酸楚——三年了,小學階段走過了一半,還剩兩年多的時間,就剩兩年了?真不敢相信!於是,每當我閑下來的時候,就在思緒中翻看那一張張老照片,回憶那一段段酸甜苦辣……
時光倒轉到三年前的九月一時。那天,一群活潑可愛的孩子走進了我的生活,看著一張張純真、稚嫩的笑臉,我的教育激情油然而生,真想立刻將我知道的一切都告訴他們。但沒想到的是,第一次考試就把我的激情澆滅了一半。針對班裏成績不理想的學生,我使出了渾身解數,似乎不太奏效。剛踏上工作崗位就遇到這麼一道難題,我愁壞了,歡笑少了,樂觀少了,歎氣、皺眉漸漸多了。
在幾個學困生中,有一個小女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叫小陽,已經轉走兩年了,她是個特殊的學生,需要借助聽器才能隱約聽到外界的聲音。我將她安排到第一排的座位上。對她我沒少下工夫,但效果卻不明顯。從跟她姥姥的談話中我得知,她和姥姥生活在一起,姥姥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她的身上。小陽平日裏少言寡語,但其實是一個愛唱愛跳的孩子。為了她,我召開了題為“我的愛好”的主題班會,看著同學們一個個展示自己的愛好,小陽也按捺不住了,上台唱了一段《上學歌》。雖然沒有音樂的伴奏,但卻有同學們的掌聲。她笑了,笑得那麼燦爛、那麼開心。從那以後,小陽漸漸敞開心扉,跟同學們交流、玩耍。但由於小陽的聽力持續下降,姥姥決定帶她去特殊教育學校。辦手續那天,小陽的姥姥告訴我,小陽不想走,想一直跟同學們在一起,但是沒辦法……
我和小陽的緣分就這樣結束了。教育提倡“有教無類”,起初,我不能理解得特別充分、深刻,但是,“每個人身上都有太陽,主要是讓她如何發光”。蘇格拉底的這句話聽起來很簡單,要做起來卻不容易。
在我的班裏,有一些單親家庭的孩子,每當我聽到這樣的事情,我的內心就一陣酸楚。對於這樣的孩子,我隻能安慰、勸導,給他們母親般的關愛,讓他們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而這些孩子也很懂事,令我很安慰。有的孩子給我寫小紙條表示感謝,有的在周記中把我和他之間發生的故事記錄下來,我也給他寫了回話,就像師生對話一樣,此時此刻,我覺得我們是平等的。原來,老師和同學也可以成為朋友,這是我從未感受到的。
也許每一個老師都有與我類似的經曆和感受:當我們挑燈夜戰,精心備課,辛辛苦苦傳授學生知識時,有時卻發現他們的熱情不高,眼神不夠渴望;當我們認真投入對他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卻發現這些調皮的孩子依然我行我素。每當這個時候,我的心就一點點冷卻下去,甚至有說不出的惱火和傷心。但幾乎與此同時,這些孩子又能表現出讓人欲罷不能的欣慰和感動,又一次次地溫暖我的心。在過去的一年裏,我就經曆了很多這樣的事。就說我當一年級班主任時學校組織的那次觀影活動吧,幾名剛上一年級的孩子在上完廁所後洗手時遇到了難題。說實話,由於我們學校的孩子眼界不夠開闊,知識麵比較窄,很多比較先進的、新鮮的事物沒有見過,因此,那天在洗手時遇到了摁壓式水龍頭,孩子們就摸不著頭腦了。在老師的指點下,學生才順利地洗手,令我感動至極的是,洗完手後孩子們一直等到水流結束之後才將手從水龍頭下拿開。那一刻,我心靈之中最柔軟的部分被深深觸動了,我當然沒有嘲笑他們的無知,相反的,我從孩子們身上學到了許多難能可貴的童真。正是這件微乎其微的小事在我的腦海中久久不能散去,從那以後,我更加愛我的學生,同時也懂得了如何去愛我的學生。我要感謝我的學生們,就像剛才說到的那樣,他們的一舉一動都令我欣慰,令我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