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曆史記憶與民族複興(1 / 3)

曆史記憶與民族複興

環球視野

作者:李世輝

曆史記憶是國家進步、民族複興的重要條件。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中國將根據慣例並參照各國做法,在北京隆重舉行紀念活動,同時也將與俄羅斯共同舉辦二戰勝利70周年慶祝活動。在此大背景下,我們有必要對俄羅斯重視保存衛國戰爭曆史記憶的戰略思考進行係統分析。

俄羅斯的曆史記憶

在俄國幾千年曆史中,有眾多可以彪炳史冊、流芳千古的大事,但從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團結民眾、對外彰顯國威方麵,俄羅斯官方唯獨鍾愛1941—1945年蘇聯抗擊納粹德國及其同盟者的衛國戰爭曆史。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官方對這段曆史的高揚立場絲毫不動搖。注重從立法、行政、財經諸多方麵,千方百計保存、捍衛這段曆史。俄羅斯官方對這段曆史的重視程度引人關注和思考。這種重視程度可從以下幾個方麵凸顯:

一是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相繼立法確定衛國戰爭勝利、戰爭犧牲者、戰爭受害者、戰爭老戰士、戰爭紀念物的榮譽和地位。僅以20世紀90年代初期密集頒布的幾部法律為例:1992年10月《給予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法西斯主義分子及其同盟者建立的集中營、特定居住區以及其他強迫關押地的原未成年囚徒優惠》的總統令,1993年1月《緬懷保衛祖國犧牲者》法,1993年1月《蘇聯英雄、俄羅斯聯邦英雄、全部榮譽勳章獲得者地位》法,1995年1月《老戰士》法,1995年5月《永遠銘記1941—1945年偉大衛國戰爭中蘇聯人民偉大勝利》法。在立法方麵如此高度重視自己國家在二戰中的曆史,在世界各國中都較為罕見。

二是在俄羅斯人心中一年有兩個重要節日,分別為1月1日新年和5月9日衛國戰爭勝利日。從政治角度看,衛國戰爭勝利日是俄羅斯最重要的節日。俄羅斯規定,5月9日衛國戰爭勝利日是全民族的節日;勝利日係非工作日,每年閱兵和禮炮慶祝;閱兵在首都莫斯科進行,並使用衛國戰爭期間的象征物;鳴禮炮在英雄城市和部署軍區司令部、海軍的城市進行;各地區均要舉行紀念勝利的節日活動等。每逢衛國戰爭勝利整五、整十周年紀念日,在莫斯科紅場都會舉行邀請外國政要參加的規模盛大的閱兵儀式,而且一次比一次隆重。衛國戰爭勝利日紅場大閱兵成為俄羅斯向世界彰顯國威、軍事實力的重要平台。

三是在俄羅斯法定節日名錄中與衛國戰爭有關的節日達十多個,每個節日各地區、各部門都會舉行相關官方和民間的紀念或慶祝活動。初步統計,當前在俄羅斯與衛國戰爭有關的國家節日包括:1月27日“1944年列寧格勒市解除封鎖日”,2月2日“1942年斯大林格勒會戰勝利日”,5月9日“1941年—1945年偉大衛國戰爭蘇聯人民勝利日”,6月22日(衛國戰爭開始的日子)“記憶與哀悼日”,6月29日“遊擊隊員和地下工作者日”,8月23日“1943年庫爾茨克會戰中蘇聯軍隊擊潰德國法西斯軍隊日”,9月2日“俄羅斯近衛軍日”,9月2日“二戰結束紀念日”,9月的第二個星期日“坦克手日”,11月7日“1941年為紀念偉大十月社會主義革命25周年在莫斯科市舉行的紅場閱兵式日”,12月5日“1942年莫斯科會戰中蘇聯軍隊反攻德國法西斯軍隊日”。

俄羅斯重視保存

曆史記憶的思考

以下可以從國家、家庭和獨聯體三個層麵分析俄羅斯重視保存衛國戰爭曆史記憶的戰略思考。

一、激發俄羅斯民族自信心的輝煌曆史

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雖然作為蘇聯的國際法主體繼承國,但其在國際上的地位大不如往昔,一度麵臨著成為二流甚至是三流國家的險境。振興國家、恢複強國地位,爭取重新躋身於世界強國之林成為俄羅斯的當務之急。為達到此目的,需要振興經濟,更需要鼓舞士氣。在20世紀的所有事件中,衛國戰爭的勝利是俄羅斯人民應當為之自豪的最重要事件。在這場戰爭中,以俄羅斯民族為主體的蘇聯徹底擊潰了凶殘的德國法西斯侵略者,深刻影響著二戰的進程和結局。對衛國戰爭和勝利的記憶足以幫助俄羅斯各民族人民經受住種種新的考驗,國家需要進一步提高民族精神力量,衛國戰爭曆史對此大有裨益。[1] 2000年,受德國艾伯特基金會委托,俄羅斯社會和民族問題研究所就“俄羅斯人論20世紀俄羅斯的命運和對新世紀的展望”進行了廣泛的社會調查。調查結果證明,超過85%的俄羅斯人認為,蘇聯人民在衛國戰爭中的勝利是20世紀俄羅斯(蘇聯)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

美國總統羅斯福曾說:“從大的戰略角度來看,……很難抹殺這樣的事實,就是俄國軍隊所消滅的敵軍士兵和武器的數量,比其他25個國家所消滅的敵軍總數還多。”蘇德戰場戰線最長的時候達到6000公裏,範圍300萬平方公裏,相當於英、法、德、意等12個歐洲國家麵積的總和,北美和意大利兩個戰線總長也僅為300—350公裏。[2]在蘇德戰場存在的1418個日日夜夜裏,有93%的時間都在進行著激烈戰鬥。在二戰的其他戰場,戰鬥都沒有如此緊張和殘酷。蘇聯軍民對人類的貢獻在於,它對擊敗納粹德國及其同盟起到了關鍵性作用。蘇德戰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戰場之一,納粹德國在這裏損失了三分之二的人員、坦克、槍炮和飛機。在蘇德戰場上蘇軍殲滅了納粹德國507個師,以及他的同盟100個師。在北非戰場、意大利戰場和西歐戰場,被英美等盟國擊潰的隻有176個德國師。[3]絕大多數蘇聯及俄羅斯學者,以及很多西方學者在戰後都認為,如果沒有蘇聯的頑強抵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負將難以預料。1941—1945年蘇聯衛國戰爭期間,共發生大小戰役一百餘次,其中以列寧格勒保衛戰、莫斯科會戰、斯大林格勒會戰、庫爾斯克會戰和柏林戰役等最為著名,這些戰役直接影響和決定二戰的進程和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