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醫用化學實驗教學運行精細化管理的研究與實踐(1 / 2)

醫用化學實驗教學運行精細化管理的研究與實踐

實驗教學

作者:馬少華

摘 要 把精細化管理的理念融入醫用化學實驗教學運行工作中,用求精求細的工作理念來提高教學質量。其實施途徑包括醫用化學實驗教學目標精細化、教學內容精細化、教學過程精細化和教學考核精細化四個部分。實驗教學實施精細化管理後,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學習目標明確,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有效地提高了實驗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 醫用化學;實驗教學、精細化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2.42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4)04-0104-03

醫用化學是高等醫學院校相關專業的重要基礎課程,醫用化學實驗課不僅能鞏固理論知識,同時又能提高學生的操作技能和操作技巧。由於醫用化學實驗內容比較枯燥,部分學生做實驗時應付了事。為了提高實驗教學質量,根據學生的特點,在醫用化學實驗教學中引入精細化管理的理念。精細化管理的理念源於泰勒的科學管理,20世紀50年代傳入日本後,被日本企業家所采用,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精細化管理的精髓就是落實責任,把責任具體化、明確化,它要求每一個環節的參與者都要盡職盡責地把自己負責的事情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1-2]。要求參與者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到位,工作要日清日結,每天都要對當天的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及時處理等。精細化管理是通過完善規章製度,明確各自責任,在實施過程中強調監督管理,從而確保目標的實現。

目前,精細化管理在世界各國的企業和政府機構中得到廣泛認可,在高校管理和教學中也得到重視和應用[2-4]。為提高醫用化學實驗教學質量,把這種管理理念和管理技術移植到醫用化學實驗教學上來,在實驗教學過程中,要求每一個教學步驟都要精心,每一個環節都要精細,每一項教學工作都要成為精品[3-4]。本文從以下四個方麵進行醫用化學實驗教學精細化管理的探索。

1 醫用化學實驗教學目標精細化

以往的醫用化學實驗教學中,由於教學目標不夠具體,學生把做化學實驗變成了在教師監督下的被動的學習,個別學生甚至討厭做實驗。為此,把教學目標簡單化,精細化分。

知識目標 醫用化學實驗內容較多,有基本操作、性質驗證、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化合物製備等。根據精細化管理的理念,把醫用化學的知識目標歸結為簡單的四條:熟練掌握化學玻璃儀器的使用方法;驗證某些特殊化學物質的化學性質;熟練掌握滴定分析的方法和步驟;掌握製備化合物時化學儀器設備的選擇和操作。目標精細化後,所有的教學活動就可以圍繞目標而運作,而不必糾結於某次實驗現象是否正確,製備的產率是否高。

能力目標 能正確、規範、熟練地使用化學儀器和進行實驗操作,能依據實驗內容選擇合適的儀器裝置和設計簡單的實驗步驟。能力目標是對知識目標的補充,知識目標完成後,能力目標一定能夠實現。

素質目標 培養良好的溝通交流能力和團結協作能力。化學實驗過程中,學生需要相互協作,互相支持。實驗教學作為育人的一部分,在實驗教學過程中,同時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專業素質。

2 醫用化學實驗教學內容的精細化

實驗教學內容的“精細化”就是根據專業培養目標、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對實驗項目、實驗內容進行科學分解、規範表述和量化,方便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要實現實驗教學內容的精細化,首先結合相關專業的職業崗位要求,分析各專業不同崗位的工作對醫用化學實驗技能的需求,提煉各專業崗位典型工作任務和工作過程[5],然後對崗位工作任務進行分解,總結出完成工作任務所需的化學實驗技能,把崗位必需的化學實驗技能作為必須培養的核心技能,進而確定精細化的實驗教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