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道亦樂得(1 / 2)

第二十三章 道亦樂得

【原文】

飄風不終朝,暴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天]者同於失[天]。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天]者,失[天]亦樂得之。

【譯文】

狂風刮不了一個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誰製造的狂風驟雨呢?是天地。天地形成的狂風暴雨尚不能長久,又何況人的狂妄行為呢?所以,從事於道的人合於道,從事於德的人合於德,失德失道的人,就會失去它們。合於道的人,道會樂於幫助他。合乎德的人,道就會使之有德,合乎失的人,道就會使他失道失德。

【解析】

這一章接著上一章的道和德講起,論證了人們必須與道和德相一致才能真正順應自然,隻有做到天人合一,才能從自然中受益。

對於統治者而言,少發號施令是合乎自然規律的。為什麼這麼說呢?自然界的狂風都刮不到一個早晨,暴雨下不到一整天,這是因為自然界的萬事萬物都是相對平衡的:疾生疾滅、遲生遲滅、有生有滅、無生無滅……

老子在這一章裏論述了統治者實施不言之教的重要意義,並通過自然界的變化來說明問題,比喻貼切,具有很強的說服力。他通過大家都熟悉的自然現象來闡釋遵循自然規律的大道和大德,我們人類隻有合乎自然法則才能長久,具體而言就是少生分別而合於自然,合乎自然也就是按照大道和大德來行事,按照大道來行事的人,大道也樂於得到他,願意和他和諧相處;按照大德行事的人,大德也樂於得到他,和他永遠在一起,而不合乎道德的人,道德自然遠離他,最後什麼好處也得不到。

天地在我們的眼裏是神秘莫測的,而且蘊涵著巨大的力量。即使蘊藏著巨大力量的天地,也必須遵循自然的道德規律,我們人類無法和天地相比,天地的巨大都無力對抗自然,更何況藐小的人類呢?我們隻有不違背自然規律,做到合道合德,才能和大道德融為一體,並從中獲得無限的益處;與之相反,如果我們違背大道大德不但得不到益處,而且會受到大道大德的遺棄,和大道大德相背離,必然會遭遇痛苦和災禍。人具有主觀能動性,正是這種主觀能動性決定了人類會受到自然的獎懲,當人的行為合乎自然規律時,人就能從自然中受益,一旦違背自然規律行事,必然會受到自然懲罰。很多事例無不證明了這一點,比如人們為了眼前的小利,對森林亂砍濫伐,最後導致泥石流滑坡,死傷慘重。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這裏不再一一列舉。總之,違背大道大德就等於自我毀滅。

【智慧典例】

從政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