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張銘將燉好的紅燒肉端上來的時候,自己有點懷疑是不是進廚房的瞬間又穿越了?仿佛自己剛進去的時候,還沒有開飯吧?怎麼從廚房出來到大廳,這都差不多可以散席了?
兩隻山雞如今除了骨頭貌似看不到一絲曾經有肉的影子,再加上三個有點意猶未盡但也算半飽模樣的食客在一邊感悟乞兒雞味道中。如果不是碗筷還沒有上,桌麵上除了雞肉沒有其他的菜肴的話,張銘絕對會那麼認為的。
不過自己目前的身份還是寄人籬下的小子,對這些老大老二的失禮行為,張銘選擇性地無視了,直接將紅燒肉端了上來,笑道:“這是我做的紅燒肉,嚐嚐?”
順便示意村婦,給這三位大人物上碗筷。也差不多直到這個時候,那些個隨侍一邊的村婦,才發現這幾個食客都吃了兩隻雞了,自己還沒有那碗筷上來。
很快,碗筷就端了上來,而這三個半飽的家夥總算是有了一絲絲大家族的樣子,知道這肉很香,但還是等待其他的菜色上齊了,這才動筷。
隻不過最後還是沒忍住,張銘最後貌似就吃了一塊肉外加一些青菜,其他的甚至連肉汁都沒有被他們三個錯過。
該感歎一下這些大家族的子弟,以前過的日子嗎?
但願別讓他們認為,自己活了那麼久,結果白活了才好……
“吃過這頓飯,我覺得我四十多年的年歲,都白活了!”趙青感歎了一句。
………………
還真有啊……
酒足飯飽,準確是說是甜酒不太足,飯絕對飽之後。一行人撤掉了碗筷,趙青難得拿出了茶餅,吩咐隨侍的村婦熬煮。
這個時候張銘才想起來,這個年頭的茶葉都是煮的,炒茶沒有出現。
想想那些加了蒜薑一大堆調料的茶水出現在自己麵前,絕對可以讓人明白,為什麼眼前的叫做‘茶湯’,而不叫做‘茶水’!
不過對於這個年代,蔬菜總類缺乏、維生素攝取幾乎歸零、肉食過量的現狀,喝點茶湯還是不錯的,尤其蒜薑這些還有一點點壯陽的效果……咳,應該說可以避免一點傷寒之類的小病的效果才對。
呃?張銘有點愕然,在自己發呆的時候,周圍的環境怎麼變了?沒有了剛才的隨意,反而多了幾分凝重。眼前兩位剛才比小孩還不像話的家夥,如今已經是道貌岸然的上位前輩了。
張銘不禁有點感慨,這是不是變得太快了?
率先打破寂靜的是趙佗,他捋了捋胡子,說道:“小郎君不知道祖籍何處?祖上有何人?”
不用想,查戶口的來了。最後一句話,隻怕是在看看,張家是不是真的世家大族,哪怕是寒門也可以,最好不是落落無名的庶民。
張銘早就想好了,直接回答:“祖上乃東方曼倩庶出子弟,小時不肖,犯了長者避忌,被趕出族中。後遷北平,今歲遇到鮮卑騎兵,村子死傷過半,餘者南下避難。後生一開始尚可緊隨大隊,後走失,胡亂之下來到了趙家村外。若不是村中趙氏婦人施粥救命,趙東家收留,隻怕不是餓死街頭,就是深山中喂野獸了!”
剛說完,周圍的氣氛就不對了,張銘卻是心中暗暗笑道:“就不信你們不被嚇到!不過說起來,張姓裏麵比較出名,而且學識比較雜也就是那位了!”
趙佗臉色一變,站起直呼:“祖上居然是東方朔,東方曼倩公?!他不是已經……”
後人在此,還是不說那些晦氣的話了,因此強忍住了。
張銘行了一禮,說道:“先祖隱居仙山福地,不想過問俗世之事。可肉身卻是凡胎,也有七情六欲。或許是命中應有,所以有了我先祖母,也有了我們一支的子嗣!
正如後生說的,先祖犯了避忌,被逐出族中,遂改回張姓(東方朔本姓張),一路遷徙才來到了北平定居。”
趙佗這才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樣,不在深究。本來就有相傳東方朔隱居仙山,得道成仙,如今想來成仙是沒有,成家倒是有了!
再看張銘,這小子也算是一個公卿之後,雖然後麵退休不幹了,但至少也是一個聲名顯赫的大人物。況且想想也是,除了那位,隻怕也沒什麼人學的那麼雜的了。
農學,算學,儒家,墨家,眼前這個張銘不得不說其閱讀之雜,有其乃祖遺風啊!
不知不覺之間,趙佗已經當張銘是東方朔的後人了,或許出於家族利益著想,一個沒什麼顯赫祖先的小寒門或者庶民,怎麼說都不比那位大能的後人強悍吧?
如此,小女也嫁得不算虧。隻是不知道才華如何,如果虛有其表,就算祖上顯赫,隻怕也隻能深表遺憾了。說到底,祖上在顯赫,後人不出仕,依然沒落到和庶民沒什麼區別了。如果再沒有才華,那麼祖先顯赫都沒有半點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