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的時間,張銘做了不少的事情。
首先,親自前往了一次彭城拜見了一次陳圭,並送出了一個錦盒。在陳圭府上坐了一會,主要是表示自己有上任的意思,不過需要三天時間準備一番方可上任。對此,陳圭表示沒有問題,隻要張銘有興趣,縣丞之位隨時為他準備。
當晚,陳圭將錦盒打開,發現裏麵有幾塊絹布,展開一看,臉色赫然一變。無他,隻為絹上記載的是田地精耕細作之法。最後並給出了數據,這個數據是以今年陳誠田地稻穀的產量作為例子的。
陳圭自然會派人調查稻穀正常情況下會有多少畝產,不過他已經知道,隻怕上升了不是一點兩點。對於送上這個可以提高家族實力寶貝的張銘,陳圭對其又提高了一些評價。
心中暗想:有了這個好東西,隻怕家族之中,誰都不會對我將縣丞之位送給一個芝麻大點的小家族,有什麼異議了吧?
驀然發現,趙家最近家族地位的提升,隻怕是離不開張銘的貢獻。心中暗暗計較,是不是將張銘挖過來好一些?
此時此刻,他依然認為張家是趙家的附庸,而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也正因為這樣,在或許會惹趙家發火的情況下,陳圭最終還是放棄了這個想法。因為拉攏一個趙家,比一個幾乎沒有任何底蘊和根基的張家好得多。
隻是張銘今天送這個東西過來,是不是有轉投門戶的意思在內呢?
不由得,陳圭心中有了糾結。
至於為什麼張銘要送出這個東西,隻能說隻要陳家和趙家結盟,那麼陳家自然會對趙家的一切進行留意,這是出於防範他人對趙家的攻擊,以及防範趙家的需要。
那麼,久而久之自然會發現趙家田地裏麵收成,比別人高出許多的情報。對於不傻的陳家而言,自然知道趙家有什麼增產的秘方。最後會用各種手段,迫使趙家交出來。
到時候,不說趙家會不會將技術完全提交上去,自己這個真正掌握了技術的‘創造者’卻是一點湯水都不會得到。與其這樣,在對方還沒有知道的情況下,先一步獻上,那麼陳家自然會知道自己的好,自己在縣城的職位上,也會少點麻煩。
然後,張銘又上了一次山。無他,也是因為按照約定,某寫手的完本時間也該到了。
果然,來到那個山洞,裏麵已經沒有散發陣陣霞光了,走了進去,洞中空空如也,完全沒有之前看到的石室的模樣,仿佛根本就沒有經過任何人工雕琢一般。
還好,最深處的地板上放著兩冊竹簡,張銘打開一看,和之前的兩本書一樣,裏麵光芒一閃,裏麵的內容已經映入了自己的腦袋之中。查閱了一番,這兩本在腦內的書名,確實是南華說好要給的《魯公秘錄》和《神農百草真本》。
《神農百草》裏麵,記載了五百多種植物,每一種都經過神農親身嚐試。無論是藥效、屬性都記錄的非常詳細,甚至還有幾篇簡單的藥方。分別是:風寒(感冒)方、排毒(大部分弱性中性毒藥)方、外傷(外部創傷)方、內傷方和強體(增強體魄)方。
其中外傷、風寒兩個藥方對張銘來說最重要。所需的藥物比較容易得到,製作也不會很難。以後行軍打仗,或者在冬天行軍,傷亡率和非戰爭傷亡率可以下降了。
至於強體方讓張銘有點無語,因為他看到裏麵的一味藥,卻是傳說中的罌粟!而這個藥方的作用,就是讓勇士的戰鬥力立刻飆升三倍以上,隻不過十天後就會因為將生命完全燃盡的關係,直接掛掉。
驀然間,張銘想到了傳說中的黃巾力士。說是張角用秘術製作,每一個刀槍不入,悍不畏死,而且力大無窮,所到之處如若無人之地。
參照某寫手參考了這本書的內容,或許所謂的黃巾力士,就是服用了這個藥方之後,所製造出來的吧?
想想,這個藥方還是挺雞肋的。或許那些不顧人命的暴君,為了得到更多的勝利會不計後果使用,或者在危急時刻進行搏命一擊。否則這個藥方有點大腦的都不會輕易使用。
而《魯公秘魯》其實並不是全部,而是《軍械篇》的記載。裏麵記載了春秋時期的各種兵器的冶煉,其中也有關於弩的製作方法。當然,就那個時候的技術而言,弩的樣式自然是超級簡陋的,但至少給了觀看者改進的機會。
要不然兩眼抹黑的情況下,一般的這個時代的人誰會製作弩?
這本書最重要的還是鍛造的工藝,裏麵已經出現了關於鐵的冶煉方法。更介紹了三種將生鐵鍛造成為鋼的手藝,隻不過費時費力費錢,鋼的產量也低,唯一的價值就是提供了幾個新的冶煉方法,供給張銘改進的機會。
俗話不是說:‘創造的基礎是繼承’嘛!隻有繼承了前人的隻是,才能在這個基礎上進行創作。要不然一個農民你讓他寫書,恐怕他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更別說去寫書了。
最後一件事是,張銘托車夫趙能,在彭城縣衙附近買上一座大一點的房子。不過彭城畢竟是徐州治所,所以地價頗高。最後隻能在各家族居住的城東買了一座宅院,其他沒有什麼,就是後院比較大,這也是張銘不斷強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