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衣錦還鄉家中瑣事(1 / 3)

184年12月中旬,張銘帶著黃忠和何曼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沛郡。

這裏依然是他的,郡守的職位已經被張銘買下,並且交給了田豐。另外提拔武安國為守將,鎮守沛郡;提拔張忠為留縣太守;另外提拔了黃巾將領吳敦、孫禮、昌豨三人,其中昌豨為偏將,輔助武安國,其餘兩人為正副守將,鎮守老巢留縣。

本來張銘打算讓張紘擔任沛郡郡守的,可戲誌才一句話讓張銘改變了主意:“子綱乃沛郡留縣人,讓其坐鎮沛郡是否不妥?”

在唐朝以後的封建時代,科考中舉之後,也是沒有回鄉為官這個說法的。一般而言,都是異地為官,為的就是不讓舉子返鄉後,因私忘公,以權謀私。

所以張銘無奈隻能在幾個親信之中,選擇了世家出身,舉過孝廉當過官的田豐擔任這一職位。而他的履曆、年歲與經驗,都足以擔任這個職位。

回到闊別了差不多一年多的家,張銘有種急不可待的感覺。心中暗道:沒想到,來這裏十六年的時間,已經將那裏完全當成自己的家了……

或許是有家丁提前通知的關係,張銘的二十來個學生、家眷全部來到了門前,恭候著張銘的到來。

看著這些已經成長為翩翩少年郎的學生們,張銘百感交集。那麼多人,除了任伍以外,其他的資質都是平平,文係能當一縣之長就頂天了;武係當個縣尉就差不多了,也就是還有個別可以當個偏將;商係就更別說了,一點創造力都沒有,學了那麼久的數算,除了會用卻不會自己改良和創造,所以成就而言能夠當一個合格商人,也就頂天了。

張銘不由得感慨,自己是不是太沒有教學的本領了?

下了馬車,弟子們率先拱手拜道:“弟子恭迎老師!”

然後才是幾個小屁孩跑了過來,一個熊抱抱住了張銘,大叫:“爹爹!你可回來了!”

張銘將幾個小兒子依次抱起,狠狠親了他們一下,笑道:“爹爹回來了!”

然後摸了一下次子張舍的腦袋,說道:“舍兒,最近功課可有長進?”

張舍微微一笑,說道:“下次父親出征,兒子自然會在戰場上讓父親明白!”

張銘嘴角一翹,說道:“那如果爹爹一輩子都不出征了,難道就不能明白了?”

張舍沒有任何困窘的感覺,隻是笑道:“那麼看看誰不知好歹打算打我們家的主意的話,舍兒也不介意讓他們後悔一番!”

不用他真去做,張銘其實也在近段時間田豐給他的書信裏麵了解到了一些。

年紀11歲,因為是庶子的關係所以比嫡子的張瓏還要賣命學習。兵法謀略已經基本上手,隻是走的陰險路線越來越成熟,搞得田豐不止一次抓狂,大罵為什麼這個天賦那麼好的學生,偏偏和自己的路線完全相反。

張銘摸了摸張舍的腦袋瓜,對他說道:“年後你和我去兗州,到時候我叫誌才和郭嘉兩人給你當老師!他們兩個的路線和你差不多,估計會對你有幫助的!”

張舍目光一亮,笑道:“換句話說,爹爹很長時間不會出征了?”

張銘笑了笑,說道:“不愧是我家蛇兒,洞察力一流啊!不錯,大概會有三四年不會再出門了!”

說完這句話,不僅僅是張舍,其他女眷也紛紛露出了高興的表情。她們這些女眷,不能和夫君一起上陣,所以隻能默默在家裏等待夫君平安回歸的消息。生怕的,就是某一天夫君沒有回來,隻有一壇骨灰回來了……

趙鈺此刻也是充分發揮了大婦的職能,站出來說道:“夫君,外麵風大,有什麼進去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