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袁紹積極備戰,而張銘則等待袁紹開戰的情況下,大漢朝廷都城長安之中,劉協緩緩地從榻上起來,拖著日益消瘦的身體接受著宮女們的服侍,穿好了衣服並且洗漱完畢之後,他上了一頂小轎子,在宦官的抬轎下來到了大殿之中。
看到殿中的臣子,劉協第一個感覺並不是‘又是新的一天’,而是‘又活了一天’。想想昨晚感受到的痛苦,劉協不知道自己還能夠支撐多少天的時間,他仿佛看到了一個巨大的沙漏,裏麵上格的沙子就快要流盡了。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君臣之間公式化的問安之後,劉協身邊隨侍的宦官急不可耐地喊道。
在他的心裏,最好就是沒有任何事情,讓劉協盡快回去休養才是最重要的。什麼天下大事的,身為皇帝的劉協出了什麼事,再大的事情又有什麼用?
“臣有事啟奏!”從賈詡那邊接過情報部門的賈逹出列。
“說吧!”劉協揮了揮手,示意賈逹開始。
“根據潛伏在晉國和魏國的探子回報,袁紹治下的經濟已經開始窘迫,而且其臣子也迫切希望得到張銘的獨門技藝,所以在袁紹的意動,以及麾下臣子們的慫恿下,袁紹已經開始積極備戰,大概在秋收的時候,將要對張銘發起攻擊!
而張銘方麵暫時沒有出現任何應對,擁有世界最強情報組織‘天眼’的張銘不可能不知道袁紹要對他發起攻擊,所以微臣覺得張銘是在打算玩自衛反擊,而不是主動迎擊袁紹。”
放眼大漢,蜀國和楚國的國王都是大漢皇親,而晉、魏、吳三國的國王卻是逆賊。因此在賈逹的眼裏,這三個國家的大規模動態,是值得重視的。若非如此,他也絕對不會打擾劉協的休息時間。
“哦?終於打起來了嗎?袁紹此人隻注意名聲和政治,卻忽視經濟對政治的影響,能夠那麼快就明白過來,至少還沒有那麼蠢。”袁紹治下經濟的崩潰劉協當然早已知曉,如今應驗了,不由得對那身在角落不出頭的賈詡又高看了一眼。
“陛下,觀張銘的發際,雖以工藝積蓄了初期資本,但發家的根本在與商業的運轉。張銘對商業的運轉有非常之高的理論基礎,商業在他手中可以成為一把無形的屠刀。
想要戰勝他,必須先要了解他,了解他這把名為‘商業’的刀鋒。隻有去了解他,學習他,才有辦法去抵抗他,最後甚至以此反擊他。
張銘善用商業將敵人的經濟徹底破壞,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功效。哪怕是最終沒有做到,也能將對方最大限度的削弱。我等也是他的隱性敵人,所以必須做好足夠的準備,應付張銘的黑手!”自自己掌權以來,賈詡就將多年對張銘的研究向他分析了一遍,不得不說,很多地方他還有點懷疑,隻是如今這些懷疑已經變成了佩服。
因為賈詡的運轉,雍涼二州的牲畜、棉布等商品同樣運到了大漢全國各地,雖然有資敵的嫌疑,但不得不說為兩州換回了大量的財帛,而這些財帛又通過其他州郡的購買,變成大量基礎原料運了回來。
原料在二州的工坊之中會變成成品,然後又回隨著商隊運送到各地。而大量的利潤,其中也有很大一部分將作為技術研究的經費,不斷將商品的成本降低,同時提升商品的質量。
自此,劉協才明白了工商也好處。同時也利用了本土的經濟活動,抵禦住了張銘的經濟入侵,成為所有除張銘以外全部勢力之中,日子同樣越過越好的存在。
“關羽、李進和越兮三個將領那邊,最近有沒有什麼變動?”關羽鎮守函穀關,而李進越兮鎮守武關,這些都是通往長安的要害關卡,劉協當然必須看重。
“因張銘沒有做出任何反應,所以兩地守軍依然是該幹什麼幹什麼,沒有出現增兵,或者調動的情況!”賈逹說這句話心裏當然並沒有底,畢竟在天眼眾的幫助下,要瞞過情報部門的探子秘密增兵的話,自己如何能夠得知?
“再探,務必將兩地的軍事部署全部弄到手!呃,現在就去安排吧!”劉協當然聽出了賈逹語氣中的不安,卻也沒有責怪他,隻是讓他盡快查清。
“喏!”賈逹微微拱手行禮,麵對著劉協後退了三步,然後才轉身碎步離開了大殿。
“溫侯,張遼那邊怎麼樣了?”相比張銘與袁紹的戰鬥,劉協更關注的是漢中的情況。
“已經準備就緒,隻待陛下一聲令下,巴蜀便會成為我等囊中之物!”呂布也不客氣,直接出列大大咧咧地回答。
“很好!此等天府之國,自當由賢明之人經營。劉璋不過是一個蓋印工具,真正掌控蜀國的都是蜀地的世家!朕身為大漢天子,如何能夠看著這些賊子,一點一點地將大漢的財物放進他們自己的囊中?”說到這裏,劉協顯然將蜀地的世家放在了和張銘等人同等的地位上,不由得有了點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