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三路出擊楊後問策(1 / 3)

次日,張銘就通告了天下,起兵攻入長安清君側。

通告指出,太後乃楊家人,政治非為大漢謀利而是為楊家謀利;董家霸占朝廷三分之一的話事權,蠻橫霸道,有可能成為董卓第二;有言呂布不聽天子命令,兵權獨立在大漢統治之外,擁兵自重。

張銘乃是先帝義弟,大漢魏王。不忍大漢江山因為這些奸臣禍害,導致大權旁落甚至有廢立之危。因此,起兵討伐呂布等奸臣,迎接陛下前來治下,總領天下,大興漢室。

反正一句話,就是‘漢帝我要了,誰搶打誰!’

通告完畢,整兵行動立刻開始進行。雖然不少人覺得剛剛打完袁紹,疲憊都還沒有消除就攻打別的勢力,甚至因為這次攻擊形成長期對戰狀態,是不是有點太勞民傷財了?

但經過宣傳部門的宣傳,大家才明白這次是為了迎接漢帝前來張銘治下的戰爭。換句話說,就是目標僅僅限於長安的攻擊。甚至可以說,就算打下長安也並不占據它,而是隻將裏麵的漢帝取出就算了。

如此,不少將領和士卒就安心了。至少大家明白了,這次戰鬥不會太長。其實也是,要不是那封詔書引起的風波,這次戰役甚至都不會發生。

最先行動起來的還是豫州的張舍,接到命令之後,率先派出趙雲為主帥,李進、黃敘為副將,荀攸作為軍師南下,目標對準了剛剛占領了襄陽的呂布大軍;

隨後張銘派遣田豫為先鋒,黃忠為主帥,太史慈、曹洪為大將,郭嘉、滿寵為軍師,自武關出擊與第三路軍會合之後攻打長安。

第三路軍則是一直盤踞在函穀關的關羽和李通二人,原本張銘打算另派軍師,可戲誌才毛遂自薦請求作為軍師,張銘拗不過這個老臣子,就答應了下來,隻是另外派遣了兩個軍校畢業的參謀官從旁協助一二,對此戲誌才感激涕零。

這個在張銘起兵就跟隨他東征西討的老軍師,雖然年不過四十幾歲,但因為原本體格就弱,就算有華佗張仲景的不斷治療,身體還是一天比一天差了。張銘不給他出征,無非是讓他好好養養身子,可戲誌才也明白自己的身體情況,所以他選擇死在戰場之上,而不是死於病床之上。這位老臣子如此堅持,張銘當然隻能忍痛答應了下來。

隨著關羽軍隊一起出發的還是太史慈的惡魔騎,之前在幽州戰場殺的不過癮是他最大的遺憾,如今得知可以和呂布、張遼等將一決高低,自然費盡心思在張銘那邊討了調令,跟上了大部隊前來長安消遣一番。

張銘起兵了,朝廷也震動了。

急得跳腳的楊太後此刻腦子裏一片空白,自己明明沒有下過那麼一份詔書,到底是誰那麼混賬,在這個關頭居然將張銘給引過函穀關了?!

在怎麼想都弄不明白的情況下,最終楊欣隻能求救自己的娘家,於是楊修就這樣入宮了。

“參見太後!”雖然眼前的是自己的妹妹,但如今兩人一個是太後一個是臣子,所以禮節那是一定要到位的,尤其在這個董家想將楊家打落塵埃的時期裏。

“免禮,過來說話吧!”雖然焦急,楊欣也算是沒亂了禮數,淡淡地吩咐到。

楊修緩緩起身,來到楊欣身旁,等待著楊欣的詢問。

楊欣則是歎了口氣,問道:“兄長,如今張銘三路齊出攻打我等,為今之計要如何處理?”

“這個先別說,首先臣需要知道的是,太後您是否下過那個詔書?”楊修淡淡地看向了楊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