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美之為美(1 / 3)

第二章 美之為美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恒也]。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譯文】

天下的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醜的概念也就形成了;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也就知道什麼是不善了。有和無相對而生,難和易互相成就,長和短相互比較而顯現,高和下相對而存在,音節和旋律相互和諧,先和後相隨而有序。所以聖人用無為的態度來處理世事,實行不發號施令的德政教化。讓萬物自然地產生而不去人為創造,任其自由發展而不強加自己的意誌,功業成就了而不據為己有。隻因不據為己有,所以也不會失去。

【解析】

我們作為宇宙中的一個可以忽略不計的小分子,和宇宙中的其他事物一樣,都是由同樣的肉眼看不到的分子、原子、中子、中微子等玄而又玄的東西轉化或組合而來的,由此可以看出人和其他事物是同源的,沒有本質上的不同,都是由大道衍生出來的,所以也都處於永不停息的運動和變化之中,而且和其他物體相互依賴,互相轉化。

我們可以通過自身的發展變化說明這個問題。我們的生命開始於一個受精卵,其受精卵的形成本身就帶有很大的偶然性,也是很複雜的形成過程,我們在這裏暫且不提這一層。我們從受精卵說起,一個健全的受精卵在得到母體營養的情況下,會迅速地生長發育,形成胚胎,然後隨著各個器官的逐漸成熟,胎兒就有了聽覺、視覺、觸覺,為了滿足胎兒的需要,母親會增加各種營養,甚至開始實施胎教,比如聽音樂、欣賞美麗的風景,我們在媽媽的肚子裏吃得開心、睡得舒心,聽到外婆說:“小家夥長得好快啊!”我們不懂什麼叫快,就知道拚命大吃大喝大睡,偶爾伸伸小腿、扭扭屁股,弄得媽媽開心地說:“老公,寶寶又踢我了!嗬嗬……”我們不知道老公是誰,但我們絕對知道寶寶是誰。直到有一天,我們聽到醫生的聲音,我們就知道大事不好,我們要出生了,要離開這個安樂窩了,我們雖然有那麼多的不情願,可我們必須遵循自然規律,也就是現在我們談的大道。我們一天天長大,在此過程中我們生過病,因為犯錯被父母或老師批評過,當然我們也因為表現出色而被老師誇讚,我們知道了什麼叫對錯,什麼叫榮辱。

後來,我們成了家,有了自己的孩子,對生命的理解更趨深刻,我們在愛護子女的同時,不由得想起父母一輩子的艱辛,我們想去孝敬他們,陪伴在他們身邊,可現實不允許我們這麼做,因為我們要忙於養家糊口,要忙於實現自身價值,我們感到力不從心,感到矛盾重重,在矛盾麵前我們感到左右為難,甚至痛苦。

在工作的過程中,我們不可能一帆風順,我們會麵臨殘酷的競爭,勝利了我們狂喜,失敗了我們愁眉不展、痛苦彷徨。

日子無論是幸福還是痛苦,我們都必須一天天地過,即便是我們不願過了,可誰又能阻止太陽升起和落山呢?我們嫌日子過得太快,可日子不會為我們停留一分一秒,它像一輛快車載著我們向死亡開去,我們乘機想跳下來,那是枉然,是根本不可能的。

麵對這人生路上的矛盾,我們迷惘我們無奈,到頭來還不是同樣的結局,何苦給自己製造那麼多的苦惱呢?麵對榮辱、得失、成敗、哀樂、愛怨,為何不能泰然處之呢?矛盾的產生是因為我們的頭腦中有了知識的概念,它是一個由概念到對立,再由對立到矛盾的自然形成過程。矛盾導致兩個方麵的結果,一是好的一是壞的,可我們的特點就是隻能接受好的結果而無法接受壞的結果,因而我們痛苦我們迷惘,甚或悲痛欲絕。這種壞情緒會經常困擾著我們,因為我們生活的這個大環境裏矛盾無處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