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天長地久
【原文】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久]。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
【譯文】
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生而且永久,是因為天地順應自然而生存,而不是單純為自己而生,所以能長生。聖人謙虛謙讓退身於別人後麵,反而能居前列;把自己生死置之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正是由於他不自私,所以反而能保全他自己。
【解析】
自從我們出生的那一天開始,我們就看到天高懸在我們的頭頂,他雖然高高在上,但他並不自高自大;雖然有時候也會發怒,會在我們的頭頂上電閃雷鳴,但他多數的時候還是晴空萬裏、溫文寬厚。他像極了我們的慈父。地則相反,她甘願位居人下,胸懷包容萬物,她默默地承受著眾人的踐踏甚至粗暴,她從不輕易顯示自己的威力,她堅韌、勇敢、無畏,就像我們的母親,一直默默無聞地奉獻著自己的愛,從不奢求回報。他們是那麼的高深莫測,是那麼的深奧玄秘,仿佛離我們很遠卻又離我們很近,我們無法真正地理解他們,但又無時無刻不生活在他們的身體內,無時無刻不在受他們的影響和製約,但這種影響和製約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上一章我們提過,天地不仁,天地對我們是沒有仁愛和恩惠的,所以對我們也就沒有約束。
在我們所能觀察和理解的範圍內,唯有天地是長生不老的,他們無所謂年輕和年老,他們是永恒的,因而人們常常用“天長地久”來表達自己美好的祝願。
為什麼萬物都有消亡的那一天而獨天地壽命悠遠長久呢?老子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即“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久]”。如何理解呢?天地之所以能長生不老,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他們沒有意識、沒有思想,不知道自己在生,沒有生的概念也就無所謂死了。正因為天地沒有意識,壓根就不知道自己正處於生存的狀態,當然也就不會有死亡的到來,所以長生不老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天地是按照大道的規律運行的,他們的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存在的。
然而,我們人類根據自己的主觀臆斷來理解宇宙萬物,並試圖用自己的智慧改變大道的自然形態,也就是說人類想要成為宇宙萬物的主宰,支配宇宙萬物。我們給宇宙萬物命了名,所以宇宙萬物無不打上了我們人類的主觀印記。老子在第一章中就點明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我們自私地將宇宙萬物強加入自己的主觀判斷和命名,就難免會走入理解的誤區,使宇宙萬物失去原本的真意。
聖人知道什麼該為什麼不必為,他們能摒棄人性的弱點——自私,做到謙虛退讓,與世無爭,反而能在眾人中表現出尊貴,而居於人先。他們遵循大道的發展規律,將宇宙萬物的發展變化看成自然而然的,不對萬物強加自己的意誌,所以就能與大道共生共存。
我們說天像父,地如母,天地生養了我們,他們還會保佑和懲罰我們。為什麼這樣說呢?當我們違背自然規律的時候,天地會毫不留情地懲罰我們人類的無知,因為天地是嚴格遵循自然規律的,盡管他們遵循自然是無意識的行為,但正是因為遵循了自然的發展規律,所以他們才得以長生不老,這是天道。推而言之,我們人類要想與世長存,就必須遵循天道的根本,心存無私,要經常想著別人,而不唯獨考慮自己,隻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地擁有自己,才能得到他人的敬重。自私自利雖然能得到一時之小利,但會失去許多成就大事的機會,因而是得不償失的愚蠢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