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天長地久(2 / 2)

天地之所以長生不死,是因為天地無意識,沒有“生”和“死”的分別概念;聖人的心中沒有“自私”的概念,所以他才能得到真正意義上的“自私”,成就了自己的利益。

【智慧典例】

從政之道

令狐楚降米價解民憂

唐憲宗時期,令狐楚被任命為兗州太守。

在他上任的時候,兗州正遭受一場嚴重的旱災,百姓顆粒無收、民不聊生。兗州到處都是一片淒涼破敗的景象:幹枯的禾苗,乞討的百姓,整個兗州沒有一絲生機。令狐楚看著,心情十分沉重。

到了兗州城,他看到街市上的糧店卻照樣掛著招牌,價格奇高,窮人們哪能買得起呢!令狐楚不禁惱怒,心想原來是這幫糧商趁機發不義之財,漲高物價啊!難怪當地百姓背井離鄉,乞討逃荒。他決心降低糧價,讓百姓吃上廉價的糧食,同時嚴厲懲處奸商。

遠遠的,他還沒有走到州府,那些官吏就前來迎接,爭先恐後地和他打招呼,套近乎,令狐楚便趁機同他們寒暄起來。他把話題引到旱災上,不慌不忙地問:

“現在兗州城內有多少糧庫?大約存了多少糧食?”

一旁的官吏大獻殷勤,為了表明自己對州內事務的熟悉,他們畢恭畢敬地回答:

“糧倉一共有二十個,平均一個存糧五萬擔,應該沒有後顧之憂。”

“那糧價多少?”

這次大家都絕口不提,陷入了沉默之中。令狐楚已經明白了幾分,其中肯定有鬼,一定是他們和奸商勾結起來,從中作梗,謀取暴利。

令狐楚仍然不緊不慢地說:

“現在旱災把百姓害苦了,這些糧食本來就是取之於民,也應該用之於民。明天就把糧倉打開以最低價出賣,救濟百姓,你們覺得這個主意怎麼樣?”

眾官吏見新太守主意已定,都附和著點頭,說:

“大人仁慈,這樣不僅可以救災,還能樹立朝廷愛民的形象。好主意!好主意啊!”

令狐楚立即命令隨從張貼告示,安撫民心。這個消息一傳出,百姓都歡呼雀躍,奔走相告,而那幫趁火打劫的奸商卻開始愁腸百結了。如果州裏的糧食價格低廉,自己囤積的糧食就會無人問津,時間一長,就會受潮黴爛,豈不是要賠錢?他們索性清倉處理自己的糧食,而且價格比州裏定得還低。百姓看到糧價一個比一個低,拍手稱快。令狐楚的幾句話、一個告示,就輕而易舉地安定了民心,穩定了形勢,手段可謂高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