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職院校校企合作中各方動力機製分析及對策研究(1 / 3)

高職院校校企合作中各方動力機製分析及對策研究

實踐·實訓

作者:任琦

摘 要 通過分析校企合作各方動力機製形成原因和動力製約因素,總結出合作動機的激發和維持途徑以及合作驅動力的強化方式。

關鍵詞 高職院校;校企合作;動力機製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5)10-0165-02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 Study on Motivation of Parties in Vocational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REN Qi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ormation reason and restricting factors of motivation of the parties i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sums up the ways to stimulate and maintain cooperation motivation, and the way to strengthen the cooperative driving force.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otivation

1 校企合作各方動力機製形成原因及有效激發途徑分析

校企合作的涉及各方包括社會、政府、企業、院校、教師、學生等,多方共贏既是校企合作的切入點,同時也是落腳點。由於各方有著各自不同的利益基礎,在多元校企合作過程中各方能夠滿足自身發展的需要和獲取利益,即為產生的動力支持。這種動力支持是校企合作運行機製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推動校企合作的正常運行是必不可少的。通過分析和比較,動力機製形成來自以下方麵。

政府方麵

1)政府動機形成原因。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受人口增長、院校擴招、市場競爭等各方麵影響,高職院校和眾多企業都麵臨各種機遇和挑戰。一方麵是每年大批量的高職畢業生無法按時就業;另一方麵是企業因為大量的職位無法招到滿意的畢業生而影響企業生產和發展。如果能將院校的師資、設備與企業的技術、管理經驗進行有機整合,則可以縮短知識轉化為生產力的運作周期,也可以縮短學校人才供給和企業用人的過渡時間,有效節約校企雙方人力物力成本,有利地推動社會的不斷發展。

2)政府動力激發途徑。假如校企雙方形成戰略聯盟後,從整體的政策環境上沒有獲得支持和引導之力,合作將受到限製。政府部門要密切關注社會發展對一線從業人員的類型和結構需求的變化,分析相關專業人才的需求規格,研究並提出相應的指導意見提供給職業院校,為企業和高職院校提供重要信息,充分發揮指導和協調作用,使校企合作的合作內容更加切合實際,提高合作的效率,降低資源浪費。同時政府通過行政力量進行經費支持、師資培養,製定優惠政策,通過立法強化企業的職前、在職等培訓責任,完善勞動用工製度,通過稅收優惠等措施合理解決企業和高職院校的職業教育利益關係[1],給校企合作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構建高職校企合作的外在動力機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