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抱怨地工作
抱怨沒有任何用處,處在職場裏,你就該閉緊抱怨的嘴,把所有的熱情和心思都投注到工作上。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工作,與其抱怨,不如改變心態。命運不會因為抱怨而改變,要想改變自己的命運,首先就要努力工作,不要抱怨。隻有不抱怨工作的人,才是最快樂的人;隻有不抱怨工作的員工,才是最優秀的員工。
在我們周圍,好像總是充斥著一大片抱怨聲。抱怨工作太辛苦,薪水卻低得可憐。明明是自己遲到了,卻抱怨鬧鍾不準時,塞車太嚴重;工作完不成,抱怨老板太苛刻;自己沒能力,就抱怨上司沒眼力,不提拔自己。實在沒什麼理由,還要抱怨命苦,上帝沒賜給自己一個好爸爸。似乎老天爺就是對他不公,似乎他就是這個世界上最倒黴的人。
可是,抱怨能解決問題嗎?抱怨能使你擺脫困境嗎?抱怨能使你的工作、學業、生意越來越好嗎?難道你的抱怨多,一切就會柳暗花明?當然不是。大家可以仔細想想,抱怨送給了你們什麼禮物?第一,大把被浪費的時間,直接耽誤了你解決問題的時間,情況會變得更糟。第二,給你自己造成了惡劣的影響,打擊自己的士氣,弄糟自己的心情、混淆思路,一次抱怨、兩次抱怨,越抱怨就越感覺自己的處境糟糕,變得消極被動。第三,給周圍的人、給上司帶來壞印象。拿同事、朋友來說,誰願意整天和一個滿口抱怨,天天愁眉不展的人共事?不僅事做不好,還影響心情。對上司來講,花錢是雇人還是買抱怨?怎麼能放心把事交給一個狹隘悲觀的人?
著名的成功大師奧裏森·馬爾登告訴我們:“不要老是抱怨。過多的抱怨隻是一個人衰老的象征,真正的強者是從不抱怨的。命運把他扔向天空,他就做鷹;把他置身山林,他就做虎;把他放到草原,他就做狼;把他投到大海,他就做鯊。”
不斷地抱怨,就是在排斥夢想的成功。
你一直都在說你不想要的東西,你所有的重心都放在不想要的東西上麵,而真正想要的卻沒有時間去想。久而久之,想要的沒了,不想要的卻循環往複地來了。
有這樣一個初入職場的女孩叫小A,她非常想在公司高層麵前表現自己。她有一個缺點,就是非常愛抱怨,公司每個季度都有一個歡迎新人的Party,小A的毛病又犯了。她抱怨自己沒錢買漂亮的晚禮服,等成功租到一套完美的晚禮服後她又開始抱怨自己身材差。節食減肥了一個星期後,小A還是抱怨自己沒參加過這種Party,怕會出糗,於是惡補了一些相關的禮節。她戰戰兢兢地去參加這次晚會,臨出門的時候還在抱怨裙子這麼貴,弄壞了賠都賠不起。
結果,本該輕鬆享受的舞會被她弄成了參加高考般緊張,她甚至連可樂都不敢喝。就在舞會快結束的時候,意外出現了。董事長經過她身邊的時候腳底一滑,將一杯紅酒灑在她的裙子上,她在擦裙子的時候因為心情太沮喪,還把裙子上的蕾絲弄掉了。結果,原價賠償了店老板一條昂貴的裙子。
其實,人是有奇怪的吸引力的。你會吸引那些符合自己思想模式的事物,同時排斥不協調的事物。你說的話都在表明和鞏固你自己的想法,你無時無刻不在告訴你的潛意識,這件倒黴的事一定會發生。而那些幸運的事,你從來都沒有提到過,也就變相地排斥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有這樣一個有趣的小故事。
一個“白領”心理谘詢室先後來了兩位顧客,他們來自同一家公司,一個是高管,一個是老總。高管情緒激動地嚷嚷:“我說我不想來這個破公司,這家老板非把我拉來,雖然工資高了點,職位高了點,但這家公司的問題這麼多,戰略不清晰、管理混亂、保險不健全、老板經常變化思路等等,而且老板還不聽意見,根本就是個一意孤行的暴君!我準備跳槽。”
而後來到谘詢室的老板也是滿腹牢騷:“我這兒哪裏是雇人?我是花錢請個挑毛病的大爺!對企業這也看不慣,那也看不慣,想請他走人吧,一筆獵頭費血本無歸;有心留下吧,又擔心他整天抱怨,成為公司的不安定因素。”
職業顧問給這位“空降兵”開的藥方是:閉緊嘴巴,少說多做,少點抱怨,埋頭實幹。誰都喜歡有能力的人,最初的摩擦根源也不是什麼“私仇”,而是“公怨”——老板懷疑這個員工隻會抱怨,員工懷疑老板不能虛心納諫。員工現在最重要的就是先打一些“小勝仗”,幹出樣子來,再選擇合適的時機提出建設性的意見;給這位老板的建議同樣是:忍耐一下,看看往後的情況如何。
老板忍耐了幾個月,抱著業績表就樂開懷了:這位高管給公司節約了近百萬的成本。而這位公司的高管也看到了企業的潛力,看到了自己的施展空間,這對“歡喜冤家”終於對上眼了。
抱怨沒有任何用處,處在職場裏,你就該閉緊抱怨的嘴,把所有的熱情和心思都投注到工作上。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工作,與其抱怨,不如改變心態。命運不會因為抱怨而改變,要想改變自己的命運,首先就要努力工作,不要抱怨。隻有不抱怨工作的人,才是最快樂的人;隻有不抱怨工作的員工,才是最優秀的員工。
你是在為自己工作
你沒有理由不認真工作。你所在的公司不僅是別人的船,也是你自己的船,你在這裏投入了時間和精力,這條船怎麼會和你毫無關係呢?即使受到挫折,也不要氣餒,因為誰也搶不走你努力得到的——你的技能、經驗、決心、信心、能力。相信自己,付出必有回報。
在我們的周圍,經常會有這麼一些人,他們每天忙忙碌碌地上班、下班,領著固定的薪水,因為一些小事高興或者抱怨……他們機械而被動地工作著。為了工作而工作,為了微薄的工資去工作,朝九晚五,不光他們幹著枯燥無味,就連旁人都替他們感到無奈、絕望。他們從來不思考,到底什麼是工作,為什麼要工作,自己在為誰工作?答案是,當然是為了那個苛刻小氣的老板。錯!你是在為自己工作!你在工作中積累著經驗,鍛煉自己,熟悉技巧,掌握人脈,累積信任,在不知不覺中完成質的飛躍,獲得歸屬感和成就感。金錢不是目的,它隻是工作給你無數獎勵中的一個。你是在為了自己的前途,為了自己的人生發展而工作。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
一個建築師,幹了幾十年,因為專業、敬業深得老板的欣賞和信任。天長日久,這個建築師厭倦了為別人打工的生活,他想要自己開一家公司。他對老板說自己想辭職做一些其他的生意。老板十分舍不得他,再三挽留,但是他去意已決,不為所動。老板隻好接受了他遞上來的辭呈,但同時請他幫個忙,就是再幫自己蓋一座房子。這位建築師推辭不得,隻好答應下來。
但是他在這座房子上一點兒心思都沒用,不過是應付差事而已。整個房子做工粗糙,用料也不嚴格,設計有幾處紕漏他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想著趕時間——反正也不是給自己建造的房子。萬萬沒想到的是,房子建好後,老板把鑰匙交到這個建築師的手裏並說:“數年情誼,想送你座房子,想來想去,還是你幹活我最放心,但我沒想到……”
這位建築師悔之晚矣。他為別人蓋了那麼多精工製作的房子,最後卻為自己建了一座粗製濫造的破房子。他以為在為別人打工,卻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事就是為了自己。從表麵看來,你確實在為老板賣命,你辛苦也好,清閑也罷,你所做的就是為公司招攬業務,爭取利潤,偏偏你的利益又不能和努力及時掛鉤,或者根本不掛鉤。但實際上,身處公司這個係統,公司給你的工作報酬是金錢,而且這金錢可能還達不到你的期待。但你在工作中實際所得到的報酬還有最珍貴的經驗,良好的訓練和展示的舞台,你越優秀,鮮花和掌聲就會越多。所以,盡快放棄那種為了薪水而工作的念頭吧,它是你成功路上最大的絆腳石。
要明白,你不隻是在為公司工作,更是在為自己工作。如果你斤斤計較,就盯著今天少賺了多少錢,生怕吃一點點虧,往往會被這樣的短期利益蒙蔽心智,你一輩子都隻能在小職員的位置上掛著。工作中,比薪水更重要的是學習經驗、鍛煉能力、獲得成長的機會,千萬別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齊瓦勃小時候家裏很窮,沒錢接受教育,他從15歲開始就到一個山村幹活,做過馬夫、農民、打雜的,無論是多麼卑微、多麼令人難以忍受的工作,他都做得很出色。但是有著遠大抱負的他無時無刻不在尋找自己發展的機遇,三年後,他去了一個建築工地打工。
剛一到建築工地,齊瓦勃就抱定決心——一定要做這些人中最優秀的一個。當其他人都在抱怨工作太累,薪水太低,不好好幹活的時候,齊瓦勃卻默默地忍受著、努力著,他積累著工作經驗,自學建築知識。
有一次休息時,同伴們都在聊天、玩鬧,隻有齊瓦勃躲在角落裏看書。正趕上經理來工地檢查工作,經理走過來看看齊瓦勃的書和筆記,什麼也沒說就走了。第二天,齊瓦勃被提撥為公司的技師。有人不服氣,挖苦他裝樣子,他回答說:“我不光是在為老板打工,也不是完全為了錢,我是在為我自己打工,在努力完成我的夢想。隻有我的價值遠遠超出我所得到的薪水,我才能得到重用!”抱著這樣的信念,齊瓦勃一步步升到了總工程師的職位上。25歲那年,齊瓦勃又做了這家建築公司的總經理。
齊瓦勃的經曆表明,你最該清楚的就是你在為自己工作,而不應隻為薪水而工作,得過且過。你該有自己的夢想,工作隻是你前進的階梯。階梯穩,你才能登得高、走得遠。工作所給予你的,要比你為它付出的更多。如果你將工作視為一個你需要獲得實踐經驗的機會,那麼,每一項工作都包含著許多這樣的機會。
事實上,世界上大多數人都是為了薪水步履匆匆,頭腦麻木地活著。他們甘於瑣碎的生命,甘於混沌的日子,他們的夢想被現實磨平了,他們早就不為自己打工了。洛克菲勒說過,我們努力工作的最高報酬,不在於我們所獲得的,而在於我們會因此成為什麼。努力工作,看起來受惠的是公司,最終的受益者卻是自己。困難的任務能鍛煉我們的能力,拓展我們的才能,和同事的合作能培養我們的性格和適應能力。
要記住,能力比金錢重要,金錢會花光、會丟失、會被偷,但是能力不會,這是工作給你的一筆最寶貴的財富。也許有一天你墜入穀底,但隻要堅持不懈,你最終能重返事業的巔峰,俯瞰人生。為什麼呢?因為能力永遠伴隨著你。
無論是創造力、決策力、執行力還是洞察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長期認真負責的工作中積累和學習到的。老板能控製你的工資,卻不能限製你學習的眼睛和精神。我們不僅要為現在的薪水工作,更要為未來的發展奮鬥。
你沒有理由不認真工作,你所在的公司不僅是別人的船,也是你自己的船,你在這裏投入了時間和精力,這條船怎麼會和你毫無關係呢?即使受到挫折,也不要氣餒,因為誰也搶不走你努力得到的——你的技能、經驗、決心、信心、能力。相信自己,付出必有回報。
你對付工作,工作就會“對付”你
無論你從事什麼工作,都要把認真負責的精神當成呼吸,千萬不要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那樣不僅會害了公司,更會害了你自己。要知道,你已經把時間和精力都壓在工作上了,要是不能把工作做好,不能為自己的人生寫上“優秀”二字,這也將是一種遺憾。
在職場中,有一個很普遍也很可怕的現象:在公司,如果老板不在,很多人就忙忙這做做那,都是一些和工作無關的事。老板在的時候,他們想的不是更多、更快、更好地完成工作,而是考慮如何對付工作才會讓老板更不容易察覺,讓自己更輕鬆。能少幹就少幹,能推掉就推掉,總而言之,決不能“便宜”了老板。寧可不足,決不多幹一分,“給多少錢,就做多少事”。他們自以為很聰明,卻不知道自己對付工作,工作也在“對付”你。懈怠的工作態度讓你懶惰,思維慢慢地退化,老板對你的態度會越來越冷,同事們對你的意見也會越來越多。